P2P清盤背後的真相

P2P暴雷的原因,有“詐騙雷”、“期限錯配雷”、“無效擔保雷”等等,而最近多家P2P平臺發佈公告暫停業務進行清盤,於是P2P暴雷家族新添了成員—“清盤雷”。

什麼叫清盤呢?簡單來說就是平臺金盆洗手,不幹這行當了。

清盤和跑路不一樣,清盤是平臺正正經經做生意做不下去了,走法律程序良性退出,而跑路則是無良商家騙到錢就逃跑。

清盤的原因,那為什麼平臺會走到清盤的地步呢?

平臺清盤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有兩大原因。

P2P清盤背後的真相

第一,平臺本身運營出現問題。

對於一家P2P平臺,風控技術是很關鍵的。如果平臺在風控方面能力不夠,造成逾期和壞賬率增加,而平臺本身墊付資金又不足的話,平臺就崩了。

一些平臺將逾期和壞賬率增加甩鍋給“杜絕暴力催收”的備案政策,其實如果平臺本身在貸前、貸中和貸後都控制到位的話,又怎麼需要暴力催收?

另一方面,成本增加也使得平臺難以維持運營。

隨著國家監管政策趨嚴,面臨銀行存管等合規化要求,一些小平臺的經營成本水漲船高,同時在備案壓力下,平臺的收益也不斷縮水,平臺入不敷出,也就只好宣告清盤。

第二,平臺一開始就是想以清盤結束。

平臺一開始就沒打算正經做事,亂搞小動作,比如自融、期限錯配、資金池等等。

本來平臺應該是撮合出借人和借款人,但是平臺卻拿著投資人的錢做其他事情,最後把自己搞死了,卻又想以“清盤”的名義來結束,實際上就是變相的跑路。

清盤的3種方式

如果平臺清盤,會以三種方式來處理:分期清盤、股權轉讓和打折回購。

分期清盤

分期清盤意思是平臺分多個時間段按比例來兌付投資人的資金。

比如小灰熊金服的清盤方式,如下圖所示。對於投資金額在5000元到1萬元的,每個月兌付比例是20%,也就是說投資了1萬元,每個月兌付的本金是2000元。

當然詳細情況還是要看平臺的規則,我這裡只是給大家舉個例子。

股權轉讓

股權轉讓這種方式我覺得是個坑。

股權轉讓的意思是將投資人的債權轉換成平臺的股權,成為平臺的股東,說白了就是錢還不上了那就當合夥人吧。

本來就已經經營不下去的平臺,還要拉人入股,甩鍋技術一流。比如沃時貸的清盤三個方案中的方案二,如下圖所示,投資人可以用代收本金認購公司的門店的股權。

打折回購

打折回購對於投資者來說簡直就是割肉。打折回購意思是平臺打折歸還本金,比如說你投資1萬元,打個一折還給你就是1000元。

採用這種清盤方式的平臺,你都不知道它是一開始就蓄意預謀還是真的逼於無奈。

清盤了你怎麼辦?

無論哪種清盤方式,對於投資人來說都是有損失的,所以平臺和投資人都不願意看到這種結局。萬一平臺清盤了,投資人又該怎麼辦呢?

平臺清盤,投資人最關心的就是錢怎麼辦。有些良心平臺給出的清盤方案雖然讓投資人資金受損,但是起碼多多少少能討回一點,這算是比較好的結果了。

所以這時候投資人要密切關注平臺動向,加強和平臺的溝通和聯繫,最好加入平臺的投資人會員微信群和QQ群,聯合其他投資人一起追回自己的本金。

而對於那些清盤變跑路的無良平臺,加入投資人維權群,利用法律武器和平臺打官司,但是即使打了官司,平臺沒錢,投資人也拿不回自己的本金,這對於投資人來說無疑是極大打擊。

所以,在投資當初就應該謹慎再謹慎,多方面去衡量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