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真的是被空城計嚇退的嗎?他其實看破了,想明白之後撤了

是否曾記得諸葛亮唱的那出“空城計”呢?諸葛亮當時用兩上書童與一張琴便將司馬懿給嚇跑了,那時司馬懿可是帶了十多萬的精兵準備攻城,就這樣被諸葛亮給嚇跑了。從這以後,世人對於諸葛亮的機智佩服的五體投地,司馬懿的多疑性格也一直被世人所鄙視。難不成司馬懿當時僅僅是因為多疑而放棄了攻城?

司馬懿真的是被空城計嚇退的嗎?他其實看破了,想明白之後撤了

其實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司馬懿放棄攻城還是有其它的原因的。因為當時司馬懿與司馬昭所率領的大軍足以踏破西城,而且司馬昭仗著人數眾多並不畏懼諸葛亮使詐的,是極力讓司馬懿下令攻城。最終司馬懿選擇了退兵,他的行為讓世人一直無法理解。“吾事魏歷年,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驚駭。”這是司馬懿臨死前對後人說的話,也正是這短短的17個字道出了他當時放棄攻打西城的良苦用心。

縱觀當時的歷史情況就能明白司馬懿的處境是多麼的兇險,雖說他是魏國的大功臣,但是他怕魏王懷疑他不忠,有二心而拋棄他。倘若他當時真的率軍攻破西城並打敗了諸葛亮,那麼蜀國的滅亡就指日可待了。這樣的話魏國就失去了一個勁敵,那司馬懿也就失去存在的價值。說不定日魏王隨便安個不忠的罪名就將他殺了。可以說此時的諸葛亮就是他活下去的希望。

司馬懿真的是被空城計嚇退的嗎?他其實看破了,想明白之後撤了

自古以來君臣之間就有無數的猜忌,而且當時的魏國國內,曹家的勢力是很龐大的,無論是曹操、曹睿等人對於司馬懿的態度一直是表裡不一的,總是一心想將手握大權的司馬懿給除之而後快。所以說蜀國一旦被滅,那麼曹家就可以全力對付自己的強敵司馬懿了,凡是能讓君主感到有威脅的大臣在歷史是沒有一個有好的下場的。對於“空城計”來說,事實上諸葛亮並不是最大的受益者,司馬懿才是最後的贏家。他當時內心的疑慮是自己國內的紛爭而並不所謂的諸葛亮的伏兵。

司馬懿真的是被空城計嚇退的嗎?他其實看破了,想明白之後撤了

其實,司馬懿看破“空城計”,何嘗又不是諸葛亮在對他進行暗示呢?諸葛亮擺開空城計已經很明顯的告訴他,你只要衝進城中,蜀國可滅,但是在如此坦坦蕩蕩的情況下,司馬懿就需要靜心思考蜀國滅了之後的時局環境了。當他在城前反覆思考之後最終只會得出結論,若蜀國被滅,那以他當時的權勢來說也註定被打壓。想想赤壁之戰中諸葛亮故意放走曹操,何嘗不是為了鉗制孫權取得平衡。可以說司馬懿“看破”了空城計,但諸葛亮擺在他面前的不止是空城,而是暗示了他整個三國的時局,“空城計”其實是兩位智謀高人的一次隔空對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