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迫在眉睫,还给子孙后代一片青山绿水!

点击右上方红色字体,关注[科技农场],获取更多三农最新热点资讯!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乡建设进程加快和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农村也面临着多重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农村垃圾的污染。农村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农村垃圾成分复杂,产量巨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美丽乡村"的进程,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农村环境处理问题,期望到2020年,全国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要得到有效处理。

农村垃圾迫在眉睫,还给子孙后代一片青山绿水!

农村垃圾成分

目前,厨余、粪便、纸类、橡塑类等是农村垃圾的主要成分。首先,以瓜果、菜帮、菜叶等餐厨类垃圾为主的农村垃圾占垃圾总量的37.83%;其次,橡塑、玻璃、纸类、纺织和金属类等可回收垃圾含量占到垃圾总量30.66%;最后,以混泥土渣、燃料灰分、家禽粪便等灰土含量为主的农村垃圾占垃圾总量的26.49%。此外,电池、家用电灯等废品也不可忽视。

农村垃圾迫在眉睫,还给子孙后代一片青山绿水!

农村垃圾特点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量、成分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生活习惯、能源结构、季节、环境因素等有所变化。总体特点表现为:垃圾产生量和堆积量逐年增多,垃圾成分日趋复杂。与城市垃圾相比,农村垃圾面积广,产生源分散;人均生活垃圾产量偏低,清理过程简单,但垃圾收运难度大;虽户内外都有较高的消纳能力,但垃圾随意堆放现象非常严重。

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1、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

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垃圾处理经验和资金不足,处理技术五花八门,大部分地区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缺乏,仍未实现垃圾的集中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故农村垃圾根本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给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身体健康带来巨大隐患,影响新常态下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处理随意简单致使环境污染严重

农村垃圾产生量每人每天可达0.86公斤,年垃圾产生量可达3亿吨。但是由于农村环境长期以来缺乏管理,村民习惯于随地乱倒,致使大量的生产、生活垃圾存放于村头、公路边、田边以及沟渠里,农村被各种各样的垃圾包围着,形成了"垃圾中的村庄",导致严重污染环境。农村垃圾一般由村内自行收集,垃圾的处理主要采取单纯填埋、临时堆放、随意倾倒、焚烧等处理方式,垃圾的循环利用率较低,且易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部分农村地区开展垃圾处理实践性工作

环保部对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总结为"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是指农户首先将垃圾按照一定分类方法堆放、贮存,以村为单位将垃圾运输至乡镇垃圾中转站,乡镇环卫部门负责将垃圾集中运输至县级垃圾处理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

目前,全国已有部分地区陆续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工作,例如,湖南省长沙县果园镇拥有全国首个农村环保合作社。果园镇的垃圾一般分为三类: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和有毒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可堆肥垃圾由村、组保洁员督促农户丢入垃圾池中进行堆沤,待发酵后再还田处理;可回收利用垃圾以及有毒有害不可降解垃圾,由村保洁员以政府指导价到农户家上门收购。由于成果明显,果园镇的分类处理模式在长沙县得到全面推广,如今,长沙县每个镇都有农村合作社,建立起了"分户收集、分户处理、村民自治、政府补贴、合作社运行"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了城乡垃圾处理全覆盖。

农村垃圾迫在眉睫,还给子孙后代一片青山绿水!

各个地区试点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分类的类型和具体分类的细节,也就是说要真正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必须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和资源回收系统制定分类细则,配备专门的收运工具,建立分类存储设施,对收运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发动专业人员引导农民。总之,垃圾分类的方法要科学,可操作性要强,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化、减量化的目标。

传播农机新思路,开创农业新格局!

文案:经新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