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梨衣:透過房地產層層迷霧,看「放水」本質!

又一個十字路口

2001年中國入市WTO、2008金融危機“四萬億”、2015年供給側改革…….

2018年,大國似乎又來到了一個事關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大洋彼岸,前一秒還翻臉無情的特朗普,轉身就對歐盟領導人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美、日、歐世界四大經濟體的其中之三另開新群、團結一致,“共同致力於保護美國與歐盟的公司,以更好地保護他們免受不公平的全球貿易行為的侵害。”,目標是誰,不言自明。

三大經濟體的結盟究竟會掀起怎樣的風雲、對我們產生怎樣的壓力,目前還尚未可知。但無論如何,在美國來勢洶洶的貿易戰之下,我們的經濟壓力已經開始顯現。

鯉梨衣:透過房地產層層迷霧,看“放水”本質!

在國際局勢風起雲湧的同時,國內環境正在發生一場深刻的鉅變,政策風向,似乎已然轉向。

前幾天,在央媽與財爸的史詩級互撕之中,央媽先抗不住認輸,向市場投入了5020億的天量貨幣;緊接著,財爸也立即跟上,“積極的財政政策”來了!

7月23日傍晚,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這話特別耳熟),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在全球寬鬆週期結束,美國加息縮表箭在弦上之時,我們再度定調寬鬆,逆勢而上的刺激,再度將我們推向了一個難以預料的未來。

鯉梨衣:透過房地產層層迷霧,看“放水”本質!

一切都是似曾相識

經濟受挫、寬鬆歸來。一切都是似曾相識。

•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央行 5 次降息 4 次降準。

• 2011 年歐債危機之後,央行 2 次降息 3 次降準。

• 2014 年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央行 6 次降準 6 次降息。

十年時間,究竟投放了多少貨幣?放出了多少大水?

在1990年的時候,中國的貨幣M2發行量是1.53萬億,截止到2018年3月,中國的貨幣M2發行量達到173.99萬億元 ,這意味著28年的時間,人民幣的發行量增加了100多倍!

自2007年1月以來,中國貨幣供應總量M2連續超越日本、歐洲和美國幾大經濟體,目前相當於歐洲和美國的兩倍,日本的三倍。而中國的GDP和國民人均收入遠遠沒有達到這個驚人的增長水平。

一輪大水之後,成就了什麼?

2012年之前商品房銷售額每年都在當年新增廣義貨幣的一半左右,但2016年這一數值卻超過80%,而2017年商品房銷售額直接超過了新增的M2(廣義貨幣供應)!

也就是說,放出來的水,幾乎都去了房地產裡。目前,中國的房地產總市值已經超過400萬億,近8倍碾壓中國A股55萬億總市值!

在成就一個史無前例偉大產業的同時,我們失去了什麼?

首先,自然是不斷被碾壓的實體經濟,3800家上市公司的企業家早已湮沒在幾千萬房地產炒房大軍中。

於是,在實體遭到碾壓的同時,無論中小型民企,還是一些大型的知名企業,都選擇了“跨界地產”。

比如主營空調業務的寧波奧克斯,卻成為了當地最具規模的地產企業;主營業務為紡織服裝的雅戈爾,房地產開發的業績多年超過其主營業務;而美的和TCL,地產已成為企業生產鏈的重要一環;海爾集團還聘任地產界名人擔任公司高管…….

潘石屹曾經一語道破天機:央行發那麼多錢,不往房地產跑,跑蔥上去啊?

其次,是不斷透支的居民實力。2007年-2017年,十年時間,居民槓桿率由18%上升至50%;而居民儲蓄率,卻由48.8%下降至7.7%!

除此之外,日益膨脹的債務,嚴重過剩的產能,規模龐大的銀行壞賬,填不滿的地方債窟窿,不斷萎縮的居民消費,生存艱難的中小民企,不斷加劇的貧富差距……

放掉的一波大水,放掉的或許是國運。

一減速就刺激,一刺激就危險,一危險就剎車,一剎車就減速。時至今日,我們仍然陷入了這樣一個死循環。那麼,為何明知放水無效,明知刺激貽害,卻仍要重蹈覆轍?

鯉梨衣:透過房地產層層迷霧,看“放水”本質!

魚和熊掌豈能兼得?

每當到了十字路口,明知道對的道路,可偏偏總是走偏了,因為,正途太難走了。而偏道總是充滿誘惑,讓人們總是充滿幻覺。

想要療傷、就必須經歷刮骨般的陣痛!想要重生,就必須經歷涅槃期的痛苦!

這個世界上哪裡有那麼多的“既要…….又要…….”一方面要去槓桿,另一方面經濟增速要穩定,真是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又想吃粽子,又想划龍舟,殊不知甘蔗沒有兩頭甜。

總結前四輪放水,無論是亞洲金融危機、還是次貸危機,以及次貸危機之後的12年、15年,有一個共同點是:每一輪放水都處在全球量化寬鬆的大環境之下。15年,我們幾乎是踩著美聯儲加息的尾巴,在12月底美聯儲宣佈加息之前,完成了放水。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美元加息步步緊逼,全球流動性的持續收緊,若是我們再度大水氾濫,

若是再度降息,若是資產水位差持續拉大,就會有資本外流的風險。在外匯儲備已如驚弓之鳥的狀態下,我們怎能再放上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整個經濟,美日歐聯合抱團,說明中國過去發展,好走的路已經走完,靠打價格戰、靠複製模仿、靠國家補貼的道路已經封死。

那麼,在發達國家的圍追堵截之下,我們該如何殺出重圍?難道要靠地產和基建?難道要靠共享單車?

我們需要的,是實體經濟的底層創新,是技術支撐的大國重器!而資產泡沫,就是制約實體發展的最大絆腳石!

無論如何,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不放水,社會經濟太難受,但即使放水,也要誓死保證,水不能流進房地產。

畢竟,泰坦尼克號的例子已經告訴我們,一旦大船進了水,無論是大船最底部的工人,三等艙的老百姓還是上等艙的貴族階級,都要被撞上冰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