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四川軍閥的情況具體是什麼樣的?

用戶4633405243601


民國建立後,立即陷入新舊軍閥混戰的局面,四川也不例外。

從1912年到1935年中央軍入川,四川共發生大小戰爭400次以上,幾乎是連年混戰,但20多年始終未能達成全省統一。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1918年掌握四川軍政大權的熊克武,推行了“防區制”。四川各軍按駐防地劃分防區,擁有防區的軍政大權,形成一個個“獨立王國”,彼此展開混戰。不過四川軍閥混戰有幾個特點,一是勝利者從不對失敗者趕盡殺絕,打完仗還是好兄弟,坐下來繼續擺龍門陣。二是如果有外省軍閥打四川的主意,川軍各派會聯合起來一致對外,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四川軍閥混戰有點像“過家家”,大家點到為止而已。

四川各派在經過長期混戰後,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這四人展露頭角,共分四川,而劉湘則為川軍之首。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這4人,

一、劉湘

劉湘(1890-1938)字甫澄,四川大邑人,1909年畢業於四川陸軍速成學堂,“速成系”首腦。曾隨熊克武參加護法戰爭。1921年任川軍總司令兼四川省省長。1932年發動對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文輝的戰爭,獲勝後控制全川,兼任四川省政府主席,成為四川軍閥中最有實力的人物,人稱“四川王”。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劉湘即電請纓抗日,先後任第2預備軍司令長官、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等職,並抽調川軍主力部隊奔赴抗日前線參加對日作戰。1938年初,劉湘與韓復榘密謀阻止蔣軍入川,事洩,憂懼吐血死於漢口。

二、劉文輝

劉文輝(1895-1976)四川大邑人,1914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回到四川,為“保定系”首腦。劉文輝平時注意擴展地盤,壯大實力,1922年升任第九師師長,

1927年,劉文輝加入國民革命軍,任24軍軍長。這時劉文輝幾乎和劉湘(21軍軍長)並駕齊驅,劉文輝擁有軍隊幾十萬,擁有防區70多縣,囊括大半個四川,劉文輝的勢力僅僅次於劉湘。不過1932年,劉文輝被劉湘擊敗,勢力受到巨大打擊。1939年,西康省建立,劉文輝就任第一任西康省政府主席。

1949年12月9日,劉文輝率部在彭縣宣佈發動起義。新中國建立後,他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林業部部長等職。1976年因癌症在北京去世。

三、鄧錫侯

鄧錫侯(1889-1964)四川營山人。1909年,被保送到保定陸軍軍官學堂所屬的南京第四陸軍中學堂,辛亥革命前夕回川,曾先後出任過護國軍營長,團長、旅長、師長。1924年為四川省省長。

1926年加入北伐軍,鄧錫侯任二十八軍軍長。倒楊之戰後,鄧錫侯已成為四川軍閥"四巨頭"(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之一,獨霸一方。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鄧任為第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川康綏靖公署主任及四川省政府主席,西南長官公署副長官等重要職務。1949年 12月9日在彭縣率部通電起義。1949年後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兼國家水利部部長、四川省副省長,國防委員會委員,民革中央委員、四川省委副主任委員、第一與二屆全國人大代表。1964年3月30日在成都病逝,享年75歲。

四、田頌堯

田頌堯(1888年-1975年),龍泉驛人,1910年加入同盟會,曾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1912年任川軍第4師參謀。1924年任21師師長,駐潼川。1925年任四川軍務幫辦,佔據以三臺為中心的大片防地。

1926年參加北伐,田頌堯為川西北屯殖總司令、第29軍軍長。1933年,率部圍剿紅軍,但遭到慘敗。田頌堯因此被蔣介石撤職查辦,田頌堯就此離開軍界,寓居成都。1949年12月9日,田頌堯與劉文輝、鄧錫侯等人聯名起義。歷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參事室參事等職,並任四川省政協委員。1975年10月15日病逝於成都,終年87歲。


四川軍閥雖然內戰不斷,但抗戰爆發後,他們能夠迅速摒棄前嫌,共赴國難,百萬川軍更是為抗戰做出了巨大犧牲,值得尊敬。不過川軍畢竟不是蔣介石的嫡系,解放戰爭時期,川軍淪為蔣介石的炮灰,勢力受到嚴重削弱,所以川軍將領紛紛倒戈起義,四川軍閥歷史就此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