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種「冰箱殺手」專挑孕婦、寶寶、老人下手!

前幾天,在逛網頁的時候,被一則新聞吸引。

“最近,南非李斯特菌大爆發,自去年起,共確診李斯特菌病例767例,41%為新生兒,已致81人死亡,高度懷疑與一種食品有關,還在調查中。

北京疾控中心也表示,已經開展針對李斯特菌的監測,李斯特菌雖然兇險,但仍可防、可治、可控”。

那麼李斯特菌到底是個什麼鬼?到底怎麼個兇險法?又如何控制呢?

1.

李斯特菌是個什麼鬼?

李斯特菌又被稱為單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或李氏菌,是一種兼性厭氧細菌,是造成李斯特菌病的病原體。

李斯特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主要以食物為傳播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

小心!這種“冰箱殺手”專挑孕婦、寶寶、老人下手!

2.

“冰箱殺手”李斯特菌

絕大多數食物中都可以找到李斯特菌的身影,已被證實是李斯特菌感染源的食物有:肉類、蛋類、禽類、海產品、乳製品、蔬菜等

李斯特菌具有不怕冷的特性,就算在冰箱冷藏的環境下仍可生存繁殖,因此具有“冰箱殺手”的稱號。

而且,它耐乾燥、耐高鹽環境能力也很強,家庭大部分食物都有被李斯特菌汙染的風險。

如,一些未被高溫消毒的乳製品(奶酪、黃油等);未經殺菌的蛋黃醬;存放時間較長的雞肉卷、牛肉;未煮熟的豆芽;蔬菜沙拉;雪糕(軟質冰淇淋);未滅菌的牛奶等。

小心!這種“冰箱殺手”專挑孕婦、寶寶、老人下手!

3.

李斯特菌病症狀、表現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食用被李斯特菌汙染的食物後,一般不會有什麼症狀。可能只是輕微的胃腸道症狀,很快自愈。

但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孕婦、新生兒、老人、免疫缺陷患者或處在特殊時期的人群被感染後,可能引起血液和腦組織感染。

一旦感染李斯特菌,輕則出現發燒、肌肉疼痛、噁心、腹瀉等症狀,重則出現頭痛、頸部僵硬、身體失衡和痙攣等症狀。

受感染的孕婦可能出現早產、流產,嬰兒健康也可能受到影響。

妊娠感染

孕婦感染李斯特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數十倍,妊娠女性要佔到李斯特菌患者的三分之一那麼多。

感染李斯特菌可發生在妊娠的任何時期,常發生於後3個月最為多見。

據世界各國文獻數據,孕婦感染單增李斯特菌後,流產比例在30%左右,新生兒(早產兒)出現敗血症、腦膜炎等症狀,死亡率高達30%~70%。

感染後孕婦可能出現畏寒、發熱、咽痛、背痛、腹瀉、痙攣腹痛等症狀。

腦膜炎

腦膜炎型李斯特菌感染,主要發生在出生3天后的新生兒及免疫力低下的成人(糖尿病、肝硬化患者)身上。

有起病急,嚴重頭痛,眩暈,噁心,發熱等症狀。重症可於24~48h內昏迷,少數起病慢,病程長而有反覆。

敗血症

敗血症型李斯特菌感染,多見於成人及新生兒,成人主要為免疫力低下者,新生兒多見於出生後3天發病,多於分娩過程中經胎盤受感染,稱為“肉芽腫性嬰兒敗血症”。

小心!這種“冰箱殺手”專挑孕婦、寶寶、老人下手!

李斯特菌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從幾天到數週不等,隱蔽性較強,不易被發現。

很多時候,甚至出現胎停、流產和新生兒死亡,都不會發現和李斯特菌有關。

雖然李斯特菌隱蔽又可怕,但由於它不耐高溫,所以可通過巴氏滅菌、蒸熟煮透的方法來應對。

孕婦人群尤其要注意飲食衛生,至關重要。如果你朋友圈有孕婦朋友,一定記得分享哦~~

4.

如何預防李斯特菌?

日常生活遵守世衛組織 “食品安全五要點” 原則:生熟分開;保持清潔;燒熟煮透;安全溫度;安全原料。

如此可有效將李斯特菌感染風險降到最低,另外以下幾點對於高危人群預防李斯特菌感染也非常有效。

不喝未經消毒殺菌的奶和乳製品;

不吃未徹底加熱的冷餐肉類熟食;

不建議吃生的水產品;

不吃未徹底熟透的肉類和海鮮;

不吃未完全熟透的雞蛋

儘量少吃冰激凌、雪糕等冷凍製品(無法保證的情況下,孕婦儘量不吃);

不吃包裝破損、臨期的食物;

生食瓜果、蔬菜前徹底洗淨;

生肉與蔬菜、熟食等即食食品分開存放;

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砧板分開;

手、刀和砧板接觸生食後要清洗;

冰箱裡的剩菜不能直接吃,需徹底加熱。

冰箱定期清理並做清潔,無論是對預防李斯特菌感染還是腸道疾病都很關鍵。

小心!這種“冰箱殺手”專挑孕婦、寶寶、老人下手!

5.

使用冰箱注意事項

(1)冰箱內食物生熟分開,分類存放,擺放時留有空隙,大塊食品切開放。

(2)定期清理,存放時間較久的食物不要再食用。

(3)根據食物屬性選擇存放區,冷藏區食物不宜存放時間過長。

(4)剩飯菜覆上保鮮膜或放在有蓋的保鮮盒裡,分裝存放。

(5)所有生食獨立包裝,蔬菜可以包兩層衛生紙再套上保鮮袋。

(6)冷藏室先除霜再清潔,用較軟的毛巾沾著洗滌劑清洗,再用清水沖洗乾淨。

(7)冰箱門、門把手、密封條、擱架、抽屜等細節處也要清潔到位。

(8)奶粉、米粉、餅乾、堅果、熱帶水果、鹹菜、調味料、臘肉、火腿等食材,沒有放在冰箱裡的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