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青年书法家张挥,可说是少年有成前途无量

明代顾炎武说:有经野体国之心,然后可以登临山水,只说对了一半,一介书生不登高山、不临大水,晨昏与碑版书帖相对,燕子春灯消磨,把平生壮怀都抛尽,云水胸襟、清壮之气何来?不可一世的李白,五十九岁时南奔零陵,遇到时年三十五岁的“少年上人”怀素,写下了《草书歌行》,留有“草书天下称独步”之叹。往事如烟,而今只凝成一种历史的等待—“少年上人”何日飘然再来?那样灵动的青春,那样俊逸的风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说实话青年书法家张挥,可说是少年有成前途无量

慕古之余,倒很想说说一位“七十年代书家”淮阴张挥.他幼承家﹑复累新研﹑不到而立之年,已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五届楹联展﹑首届电视书法大赛﹑高恒杯书法大展﹑获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全国大型书法展三等奖﹑第三届西泠印社国际书展最高奖西泠印社奖﹑淳化阁帖杯二王系列书展专业组二等奖…可说是少年有成,前途无量。

说实话青年书法家张挥,可说是少年有成前途无量

张挥从晋人尺牍入手,取法二王,遍临汉魏碑刻,心追手摩唐宋以来大家名迹,用力甚勤,于是下笔自然带有几分魏晋风度,不愧为少年书家之翘楚。他临圣教,参以兰亭、二王手扎笔意,意会羲献;学老米﹑王鐸,旁参二王﹑苏黄;学王宠﹑旁涉钟繇﹑章草笔调,力追古味,沉浸于艺术之境,用心体会,真正感到学书之乐.创作时对纸﹑笔墨﹑形式﹑内容甚为讲究,符合当今从书斋到展厅的审美转换,册页﹑扇面﹑手卷尤为可人,写得清新典雅﹑不激不厉﹑性情与功力自然流露,这真是张挥的书法成功之处。

说实话青年书法家张挥,可说是少年有成前途无量

他学书之余,很留心字外功夫,苦读古代书画理论,自学国画山水,吟诗填词,刻印,与书法创作相互参证。他开馆授徒,题曰清芝阁,言近旨远,情趣自现。白璧之瑕,惟笔力稍嫌婉弱,不够沉雄,恐是过于耽悦对古雅,简静的审美追求所致,内乏苍莽之气,稍缺雄强之美,不过,我相信张挥假以时日定会有所改观。

说实话青年书法家张挥,可说是少年有成前途无量

张挥悬格甚高,将书风定位于不激不厉,风规自远,这种人格与书品的凝铸,有赖于灵与肉的双重磨励,磨励过程可谓艰苦卓绝,恰似美玉的光辉来自痛苦的雕琢。肉身贴近自然的山水草木,飞禽走兽,清风明月,灵魂在苍茫大地与浩渺高天达磨,颖悟,一来壮胆气,二来积理识;唐代画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先声夺人,千余年前已说得如此透彻。

说实话青年书法家张挥,可说是少年有成前途无量

多么怀想少年张挥能忙里偷闲,远出一游,走马天山下,放鹿青崖间,胸罗宇宙之万象,含咀天地之英华,笔底果无清壮之气乎?

说实话青年书法家张挥,可说是少年有成前途无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