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崗「脫煤」記

新華社哈爾濱7月29日電題:鶴崗“脫煤”記

新華社記者王君寶、夏原一

鶴崗是黑龍江省四大“煤城”之一。近年,這座擁有百年煤炭開發歷史的城市除探索煤與非煤產業“雙輪驅動”之外,還開展了更深層次的思想轉型:擺脫“煤城”發展思維,以“生態立市、產業強市、開放活市、人才興市”作為城市發展戰略,“由內而外”走出向非礦綜合型城市轉變的新路。

(小標題)“生態立市”引領城市發展戰略

“鶴崗要去‘煤城’化,打一輪轉型攻堅戰。”在全市關於如何走出困境、找到轉型新路的大討論中,鶴崗市決策者明確提出:資源型城市轉型首要是思想轉型。坐擁優質生態條件,鶴崗市確定把“生態立市”戰略擺在第一位,以綠色發展理念幫助“煤城”環境由“黑”變綠。

“過去吸一口空氣就是一股煤煙味,出門不戴口罩都嗆得慌,要不咋叫‘煤城’呢。”58歲的王興路是地地道道的鶴崗人,但他所描述的場景如今在鶴崗已很難見到。為改善當地居住環境,鶴崗自2017年起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打造綠色生態之城。

在鶴崗市南山路一側,成片的棚戶區變成了綠意盎然的草地,滿地煤灰不見,馬路上的白色斑馬線與灰色路面對比清晰。鶴崗市城管局園林管理處處長李增剛說:“城市改造最主要內容就是讓土路變馬路,讓綠地隨處可見。”

不僅如此,來自國網鶴崗供電公司的信息顯示,今年該公司將投入電能替代專項資金,逐步改造煤改電鍋爐,預計年減少用煤5200餘噸。去年鶴崗全民義務植樹68萬株,打造了45.4公頃景觀帶,今年鶴崗還制定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方案,進一步打造綠色生態之城。

(小標題)“雙創”增強城市經濟活力

煤炭產業過去一直是鶴崗產業結構的主體。為給中小微企業成長提供適宜環境,促進城市產業轉型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鶴崗市於2017年9月建成“雙創”孵化基地,集孵化器聯盟、電商產業園等於一體,提供項目、資金、人才融合等服務和對接。不到一年,已有40餘家各類企業進駐。

把企業從深圳拓展到鶴崗的思普愛斯科技公司,生產的智能加熱服已出口到日本、俄羅斯等國。談起投資鶴崗、進駐雙創基地並建廠,企業負責人韓憲賓的選擇有理有據:“政府幫助我們接訂單,拓寬了銷售渠道,並通過雙創基地解決了資金問題,東北已是我們產品內銷的最大市場。”

目前,該基地已經組織開展“雙創”活動73場,累計參與人員逾10萬人次,為數十戶企業提供工商註冊、諮詢、法律、企業辦稅等服務。

鶴崗市雙創辦主任王海晶說:“基地幫助創業者降低創業風險和成本,進而為鶴崗市新經濟的成長注入動力,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培育支柱型產業。”鶴崗市統計局副局長張再福說:“一季度鶴崗市民間投資快於國有投資,新增企業同比增長42.6%。”

(小標題)引人才為城市轉型提供“新動力”

近幾年鶴崗市實施“人才興市”戰略,不斷加大引才引智力度。2017年提出“金鶴回崗”百千計劃,通過實施住房保障、醫療健康等十餘個方面的優惠待遇,柔性引進各類優秀人才,為城市發展注入動力。

31歲的劉永富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獲得光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後,先後在哈爾濱、深圳的科技公司工作,2017年他成為“金鶴回崗”政策中的一隻新“金鶴”,很快成長為鶴崗市工信委電力科的一名骨幹。

在鶴崗市無償提供給回家鄉工作人才居住的學者公寓裡,有許多來到鶴崗工作的人才。鶴崗市科技局情報研究所副所長楊國峰,2012年從甘肅礦工集團來到鶴崗工作。他說,當地為吸引人才不僅提供住房,還幫助解決配偶工作、孩子上學問題,“看病也有綠色通道”。

鶴崗市人社局人才流動開發科科長張宏偉說:“2017年‘金鶴回崗’計劃共引進115名鶴崗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56名國內外優秀高層次人才,以上人才創辦企業鶴崗市還給予創業資金支持。”

今年一季度,鶴崗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8%。“人才對城市發展拉動作用明顯,下一步要繼續利用已建立的人才數據庫引人,但更要用好人才,激發他們辦事、創業的能力。”張宏偉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