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中拼了老本的廣西狼兵,是如何跟日軍血戰的?

竹海飄雪




廣西狼兵來源於“俍兵”,翻譯成文字就是土兵的意思。最早出名是在明朝袁崇煥鎮守寧遠的時候,袁崇煥老家本是廣西人,於是調動了一些廣西兵來參與防守。那一戰打得努爾哈赤吐血,面子丟光,回家後就死掉了。

廣西兵最大的特點是來自於山區,從小就在山上跑來跑去,因此體能比較好。因為大家都是從一個地方出來的,口音也一樣,和其它地方的人很容易區分開來,所以比較團結。再加上當地人民風彪悍,經常參與私鬥,因此擅長打仗。


到了民國時候的廣西兵,因為有了李宗仁和白崇禧這樣的領導,引入了現代軍事管理技術,讓廣西在近代歷史上寫下了壯麗輝煌的一幕。

先是李宗仁和白崇禧聯手統一了廣西,然後就是擊退西南最大軍閥滇軍的進攻,並且讓他們再沒有機會殺進廣西。在北伐中,知名的鐵七軍就是廣西兵,他們為北伐勝利立下了赫赫戰功,也打下了大大的地盤。



1937年,抗戰爆發。按照此前的戰略部署,如果日本人從北向南打的話,將會非常順利,一馬平川,中國軍隊無法依託有利地形與之展開對抗。如果能把日本人吸引到上海來,讓日本人從東向西打,將會是比較有利的局面。

於是,在南京政府的操作下,中國軍隊開始向上海集中,日本軍隊也開始向這一區域靠攏,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早在此前,蔣介石就曾講過: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了。全世界的目光都盯住了上海,日軍叫囂著說:一槍不放拿下東北,三個月內滅亡中國。這樣不要臉的話,刺激著所有的中國人,原來各有異心的地方軍閥,終於在全面抗戰的大旗下統一起來了。


蔣介石答應桂系可以擴張自己的軍隊數量,並可以給予一定的軍費,並且讓白崇禧親臨前線指揮。馮玉祥就是一個膽小鬼,他本來是前敵總指揮,但這個人天生怕飛機轟炸。日軍為了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就出去大量飛機轟炸,馮玉祥就嚇得到處亂跑,成了當時的笑話,蔣介石一怒之下,把他撤了下來。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桂系的軍隊出去了,最精銳的六萬廣西子弟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大上海,中國抗戰的大前沿。



1937年10月15日,六萬廣西好男兒來到了淞滬戰場。他們剛下火車,就直接上了前線,許多人沒有吃上一口飯,喝上一口水,就倒在了抗日前線。

在這個小小的區域,雙方集結了100萬大軍,其中中國方面80萬,日軍20萬。中國軍隊密度之高,世界都少見,日本軍官下令,不用瞄準,直接射擊,肯定可以打死人。

面對著日軍的飛機轟炸,大炮轟擊,機槍掃射,廣西狼兵如潮水般的衝了上去,成片成片的倒下,後邊的人依然會擁了上去。對面的日本人也嚇呆了,這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呀!他們不知道,這就是北伐中名聲大振的鐵七軍和他的戰友們,他們都有共同的一個名字叫廣西狼兵。

雖然廣西兵的裝備並不落後,有許多從德國進口的槍械,但基本上都是槍支,對付國內的其它軍閥還可以。在面對立體進攻的日軍,就顯得遠遠不夠。在困難出現的時候,就是需要英雄的時候,無數的無名英雄站了出來,面朝著日軍進攻的方向衝了過去。


第一天,廣西狼兵就傷亡了一萬多人,成功的阻止了日軍的進攻,戰爭就是這樣的慘烈,武器落後的中國軍隊只有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對抗日軍的機械化軍隊。

後來的戰例證明了,廣西狼兵在山地作戰中,對日軍的殺傷力更強,更能發揮自己的優勢。但在這水網交錯的江南地區,他們基本上成了活靶子。

三天之內,廣西狼兵傷亡了四萬多人,這支軍隊就打慘了,只能退回後方休整。

整個淞滬會戰,中國軍隊共傷亡約30萬人,消滅了4萬日軍,粉碎了日本人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計劃,向國際社會證明中國人民不好欺負的。



在一年之後的臺兒莊會戰,在李宗仁將軍的指揮下,他們再次站在抗日的前沿。

臺兒莊戰役是他們復仇的好機會,中國軍隊利用地形,中間軍隊後退,誘敵深入,兩側的軍隊進行包抄,佈下了一個口袋陣,重創日軍板垣徵四郎師團,以犧牲五萬人的代價,消滅了2萬日軍。

這一戰打出了廣西狼兵的威風,他們報了半年前在上海的大仇。李宗仁將軍在戰後哭了,默默為在上海犧牲的兄弟們倒了一杯酒。

在崑崙關戰役中,桂系的第十六集團軍配合中央軍的第五軍,擊斃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殲敵約五千人,取得了抗戰以來首次攻堅戰的勝利。

1940年,第十六集團軍再次和中央軍的64軍合作,收復南寧,把日軍趕出了大廣西,保證抗戰大後方的安全。

1944年1月,日軍集結了50萬兵力,發動了一號作戰計劃,從河南一直打到廣西。10月桂林保衛戰打響。桂系以2萬多人對決10萬日軍,廣西狼兵再次展現了自己韌勁。日本人再次抓狂了,喪心病狂之下,他們使用了毒氣、窒息性煤氣和火焰噴射器,才攻入城內。

這次戰役,廣西狼兵共堅守了10幾天,以犧牲9000多人的代價消滅了5000日軍。這場戰役過後日軍再無力作戰,殺進重慶的意圖也就破產了,有力的支援了中國的抗戰大業。


新知傳習閣


廣西狼兵起源於明朝中葉從廣西、廣東一帶招募而來的軍隊,主要以壯族、瑤族成員為主,最初只是當做兵員的一種補充,由當地土官節制,據考證,“狼兵”是由“俍兵”誤傳二來,“俍”是壯族的古稱。由於廣西狼兵作戰英勇,很快打出了名頭。

明代廣西狼兵與浙江義烏兵,福建藤牌兵,關寧鐵騎合稱四大精銳,有“廣西狼兵雄於天下”的說法,第一次寧遠大戰,以廣西狼兵為基礎的明軍就打的異常兇猛,受到袁崇煥的器重,袁崇煥本人就是廣東人(一說廣西梧州),清代廣西狼兵依舊雄風不減,清政府唯一打贏的一場反侵略戰爭-鎮南關大捷用的就是廣西兵。

北伐時期,李宗仁桂軍第七軍被稱為“鋼軍”,自南向北一直打到山海關,為北伐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抗戰爆發後,廣西先後有近300萬人投入抗戰,僅次於四川,排名全國第二,將近30萬廣西戰士戰死在抗日前線,同期廣西沒有出過一支偽軍,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美國將軍史迪威說過:廣西士兵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淞滬會戰,廣西桂軍先後投入淞滬戰場6個師,每師約1萬人。在投入作戰之前,白崇禧專門訓話:“這次抗戰是國際戰爭,我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軍人,守土有責。過去打的都是內戰,現在是對外抗戰,一定要拼老命,要好好地打。打給大家看看,打給外國人看看。”僅僅三天時間,桂軍6萬餘將士傷亡近4萬人,近萬敢死隊員,幾乎無一生還。日本人對桂軍和廣西民團的評價為“戰鬥力可以和中央軍最精銳的部隊相比的雜牌軍”。

除此以外,臺兒莊戰役,血戰崑崙關,棗宜會戰,豫湘桂會戰都有桂軍參與,廣西將領血灑疆場,可歌可泣!日慕君整理了抗戰時期犧牲的部分廣西籍將領:

  • 龐漢楨(1901-1937,廣西靖縣)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軍170師510旅旅長
  • 夏國璋(1896-1937,廣西容縣)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軍172師副師長
  • 秦 霖(1900-1937,廣西桂林)國民革命軍陸軍第7軍171師511旅旅長
  • 高致嵩(1899-1937,廣西岑溪)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集團軍88師264旅少將旅長
  • 馬威龍(1906-1938,廣西容縣)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7軍46師136旅少將旅長
  • 周 元(1894-1938,廣西明江)國民革命軍陸軍第48軍173師副師長
  • 鍾 毅(1901-1940,廣西扶南)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4軍173師師長
  • 陳濟桓(1893-1944,廣西岑溪)國民革命軍陸軍第16集團軍桂林城防司令部參謀長
  • 闞維雍(1900-1944,廣西柳州)國民革命軍陸軍第31軍131師師長

錢鍾書先生說:中國有三個半人,湖南人算一個,兩廣人算一個,江浙人算一個,山東人算半個。



日慕鄉關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進行到10月下旬,日軍在蘊藻浜南岸建立了比較鞏固的陣地,大有盡佔蘇州河以北之勢。為了扭轉不利戰局,白崇禧、顧祝同、陳誠等人決定發動一次集中幾個師兵力的大規模反擊戰,目的就是要把侵入蘊藻浜南岸的日軍驅逐回浜北,並相機奪回劉行和羅店。


(白崇禧時任副參謀總長)

反擊戰的任務落到了廣西桂軍頭上。當時的桂軍系統第21集團軍陸續抵達上海,總司令廖磊指揮第171、第174、第176師的6個團作為第一線攻擊軍,分為左、右兩翼同時展開行動。10月21日晚上,戰鬥開始。廣西健兒十分勇敢,前仆後繼衝向敵陣。不過非常遺憾,現代戰爭光有勇氣是不夠的。桂軍3個師6個團一線平推,各級指揮官手中沒有控制預備隊,面對日軍優勢火力,註定犧牲慘烈。

(淞滬會戰中的桂軍)

10月22日,日軍全線反攻,第176師一個營自營長劉玉池以下官兵全部陣亡。173師一個營堅守陳家行,結果陳家行幾乎被日軍炮火夷為平地。根據第21集團軍兵站分監藍香山的說法,桂軍因為頭戴英式鋼盔,身穿草黃色軍服,目標比較顯著,所以造成重大傷亡。特別是白天,受敵機掃射和敵炮轟炸,別說進攻,防守都抬不起頭。

白崇禧本來想要展示一下廣西軍隊戰力,沒想到抗日戰爭不比以前軍閥大戰,日軍武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硬碰硬根本不是對手。就說打坦克,桂軍缺乏反坦克炮,只能依靠集束手榴彈對付,炸燬一輛坦克的代價往往需要幾個乃至十幾個官兵拼上性命。前線告急的電報傳來,白崇禧飯也咽不下口,心痛萬分。


(桂軍開赴抗日前線)

10月23日,戰鬥更為激烈。桂軍的戰鬥報告指出,日軍陸空步炮、戰車、毒瓦斯等多種武器,如狂風暴雨急劇襲來。陳家行、孟家宅之線,陣地工事全毀,旅長龐漢禎陣亡,團長黃法睿負傷。第176師組織敢死隊逆襲談家頭,團長謝鼎新陣亡,營長江晶熙、陳立卿負傷,所部一片混亂。張家樓、灣宅之線,桂軍與日軍反覆搏殺,旅長秦霖陣亡,團長黎式谷負傷,幸虧這個旅老兵佔多數,還能各自為戰,保持陣地不失。

(桂軍普遍佩戴英國式鋼盔)

桂軍發起的蘊藻浜反擊戰最終失敗收場,三天下來,合計戰死旅長2人,傷亡團長6人,連排長數十人,士兵約2千多人長眠於東海之濱。這場反擊戰雖然有些冒失,但廣西健兒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抗戰精神還是值得後人敬仰的,藉此回答問題的機會,我要向桂軍抗日英烈說一聲:你們都是中華好男兒!


馮傑


七七事變後,桂系白崇禧能接受南京軍事委員會的邀請赴寧,對蔣介石而言意義非常重大,蓋因作為最具實力的政治對手,一旦桂系能與老蔣攜手抗日,其他地方實力派就不好再躊躇觀望,具有風向標的意義。所以蔣介石也是下了血本的,不僅派特使劉斐專飛桂林促駕,還拿掉老資格楊傑副總參謀長的位置給了白健生,甚至於又任命白崇禧為“廬山軍官訓練團”副團長,尤其這最後一個職務很是夠哥們,一般來說,這是黃埔系二號人物的位置。



果然,白崇禧到達南京就任後,四川劉湘、雲南龍雲、廣東張發奎、山西閻錫山乃至山東的韓復榘等諸侯,紛紛前來參加全國高級將領抗戰會議,同時來的還有周恩來、葉劍英等我黨代表,中華民族的抗日統一戰線至此真正形成。

“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時,頂在前面的是張治中率領的中央軍,第二梯隊上來的,還是陳誠和胡宗南的黃埔嫡系部隊,比如第1軍、第18軍、第74軍等,白副總參謀長作為首席幕僚長(總參謀長程潛代第一戰區司令官)經常到前線視察,但基本都是就戰術和技術問題提出建議,並未參與實際指揮,期間最大的建樹,是勸諫蔣介石調走了第三戰區司令官馮玉祥,老馮名義上是淞滬前線最高指揮官,卻什麼也不幹,其實也什麼幹不了,中央軍悍將們哪裡會聽他的招呼。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

在蔣介石任命李宗仁為第五戰區司令官、以及承諾桂軍可以擴編後,桂軍主力開始出動。1937年10月15日,廖磊的第21集團軍到達上海前線,下轄桂系最知名的第7軍(周祖晃)和第48軍(韋雲淞)兩個軍六個師,有了方便指揮的基本部隊,白崇禧決心露一手了。

在這一階段,由於日軍大量增兵,淞滬戰場的主動權已經易手,中國軍隊基本是被動防守,哪裡漏了哪裡堵,白崇禧認為需要主動出擊扭轉局勢,並提議由桂系部隊打主力,蔣介石何樂而不為?經過白崇禧和淞滬前線實際負責人顧祝同會商,選定的突破口為南翔(懷念小籠包)和真如一線。

(白崇禧和陳誠在淞滬前線指揮所)

如果說桂系軍隊在30年代的地方派系中是實力最強的,其實並不誇張,當時的桂軍有三大優勢,第一是高層團結,李白比較齊心,高級軍官忠心;第二是從1932年起廣西每年自德國購買1萬支新槍、甚至戰前加購了1000支自動步槍,戴鋼盔配刺刀,裝備是僅次於中央軍的;第三是廣西民風彪悍,“狼兵”爭勇鬥狠,單兵戰鬥力很強,一對一的話,日本的九州兵都未必是對手。

可惜這是現代戰爭,從沒有跟日本陸軍交過手的桂軍完全落伍了,這一點尚不及在長城抗戰中摸索出一點經驗的中央軍,尤其在淞滬戰場,日軍除去炮兵和空中優勢外,更有黃埔江上的大口徑艦炮助戰,立體火力非常之強,蠻幹是肯定吃虧的。桂軍的自信仍然停留在內戰時期,彼時中國軍隊互掐的火力強度跟日軍差一個時代,炮兵少,飛機轟炸也是象徵性的,大多還是輕武器對射以及大刀對砍。

(1937年的白崇禧)

白崇禧選定的反擊區域對面是日寇第13和第9師團,都是甲級老牌師團,戰鬥力之強超乎白崇禧的想像。桂軍其實更擅長山地作戰,然而淞滬地區只有水田與河流,完全是一馬平川的地型,利於日軍發揚火力。桂軍的反攻並非是傳說中的六個師齊頭並進,白崇禧的軍事能力沒有那麼糟糕。

根據1937年10月18日晚的軍事命令記載,中國軍隊參加反擊的部隊共分三個方向:中央作戰軍以桂軍八個團為主、左翼作戰軍以薛嶽第159、160師的四個團為主、右翼以羅卓英第18軍第98師兩個團為主,桂軍前敵總指揮為第48軍軍長韋雲淞,出動的部隊是第173、174兩個師,10月21日拂曉全線發起攻擊。

(桂系大將廖磊)

負責掩護桂軍出擊的炮兵也出了問題,按計劃施放的煙霧彈由於風向判斷錯誤,反而迎面飄向中方陣地,中國軍隊視線受阻,日本人卻把對面展開的兵力規模和戰術意圖看的清楚,隨即炮火壓制,野戰重炮、坦克炮、步兵炮、迫擊炮和艦炮同時開火,其猛烈程度是桂軍從未遇到過的,第173師師長賀維珍佈置完任務率領幾名旅長和團長剛剛走出指揮部,兩名旅長就被呼嘯而來的炮彈當場炸死,進攻的桂軍士兵黃色軍裝尤為顯眼,遭到日軍輕重機槍的嚴重火力殺傷,一日之內,傷亡超過萬人。

桂軍的傷亡不僅來自於進攻,三個方向上的進攻不能奏效後,日軍立刻在坦克掩護下發動反攻,由於前面衝擊的桂軍潰敗,負責防禦的第7軍也是進退失據傷亡慘重,其170師幾乎打殘,桂軍全線動搖,幸得剛剛完成補充的胡宗南第1軍頂上增援,真如一線陣地才得以保持,但三天下來,桂軍已然傷亡接近四萬人,桂軍經此戰後一蹶不振,撤下來赴安徽整補。在蘇州指揮所裡的白崇禧心疼的茶飯不思,又聞潰兵被其他部隊收容,深感大失體面。

(蔣介石、宋美齡和白崇禧)

蔣介石也大失所望,22日在日記裡寫道:“滿擬以桂軍加入戰線,為持久之計,不料反因桂軍挫敗,戰局頓形動搖,殊所失望。”

其實桂軍在淞滬戰場的嚴重損失,並非桂軍士兵不夠勇猛,直接責任人是白崇禧和廖磊兩位,從未出國學習軍事的白崇禧,對現代化的日本陸軍缺乏必要的瞭解,盲目照搬國內戰爭的進攻方式,在缺乏火力支援的情況下步兵一線平推;另外,桂軍在戰前緊急補充的士兵多來自民團,雖勇氣可嘉,但戰鬥技術和經驗嚴重不足,以致遭到重大犧牲卻未取得任何戰果。

(桂軍士兵)

這一戰的後果非常嚴重,白崇禧由狂變縮,再不讓桂軍主力壓上第一線,也直接造成他自保的心態貫穿整個抗日戰爭進程,南京保衛戰堅不參加,徐州會戰只肯做機動部隊,乃至後來的桂南會戰和桂柳會戰期間,白崇禧也沒有發揮出應有的軍事水平,曾經氣的蔣介石將其降級處分,而白崇禧所顧忌的,就是擔心桂軍老本消耗太大。


度度狼gg


在七七事變爆發以後,廣西是率先出兵抗日的,桂軍在淞滬戰場上表現是非常突出的。

日本侵略者發動盧溝橋事變以後,蔣介石立刻邀請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去廬山商討抗日大計。雖然雙方積怨很深,但最終還是放下成見,共赴國難。7月20日,李宗仁、白崇禧、黃旭初聯名通電全國,表達了新桂系不惜任何犧牲、統領全體將士和1300萬廣西民眾抗戰到底的決心。

在抗日救國的感召之下,前來踴躍報名的八桂子弟很快就超過了徵兵計劃。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迅速編成了3個軍,分別為國民革命第七軍、國民革命第十五軍(後改編為第四十八軍)、國民革命第三十一軍。後來又增編了第八十四軍、第四十六軍。

1937年10月,桂軍第七軍、第四十八軍共六個師65000人馳援上海,編入中央軍序列,擔任攻擊軍。10月15日夜,廣西桂軍在陳家橋、淡家頭一線,打響了參加淞滬會戰的第一槍。此戰之中,八桂子弟兵激戰六天六夜,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當然戰爭也是殘酷,兩個軍在堅守大場鎮中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士兵。

11月10日,為了保證淞滬會戰中撤退下來的中國軍隊能夠安全撤離,廣西子弟兵的第170師和172師奉命在吳興阻止日軍第六師團的西進。他們與日軍二萬餘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雖然武器裝備落後,但是廣西子弟兵仍然能夠勇猛的與日軍搏殺,先後在升山市、吳興城、朱家巷等地阻止了日軍的進攻。

他們從19日一直浴血奮戰到25日。在這期間,日軍飛機、火炮、坦克、步兵密切配合,向他們的猛攻。全體將士用血肉之軀抵擋住日軍的進攻,一直堅持到最後撤退。在戰鬥中,第170師副師長夏國璋親自督戰爭奪山頭,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團長韋建森在撤退途中負責殿後,中彈身亡。整個170師共四個團只剩下一個半團,第172師只剩下一個團兩個營。


八年抗戰之中,廣西軍民是打得非常非常勇敢的,軍民的犧牲應該是僅此於四川的。當時,廣西人口1300萬,八年之中出兵100萬人。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

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這個時期的廣西狼兵應該叫桂軍,自民國初至抗戰前,是中國所有地方部隊中戰鬥力最為兇悍的部隊之一。廣西實行“寓兵於團”的制度,至抗戰爆發前,廣西受過軍事訓練的壯丁就超過100萬人,每年還專門從德國進口1萬支新式步槍和自動槍,其以死相拼、擅長山地作戰的特點聞名全國。

全面抗戰爆發後,桂軍編為第11、16、21集團軍,由李品仙、夏威、廖磊擔任總司令,其中第21集團軍加入淞滬戰場。一上來,隨即加入由第三戰區制定的大場反擊作戰行動,其下屬的第48軍作為尖刀部隊擔任主力,於1937年10月21日晚向日軍第9、101師團和第3師團一部發起攻擊,全是日軍精銳部隊。

然而,身穿黃色軍裝、頭戴碟型鋼盔的廣西士兵雖然驍勇,只可惜嚴重缺乏火力支援,完全靠血肉之軀決死相拼。相反,日軍憑藉地空火力優勢橫掃潮水般衝擊的中國軍隊。48軍174師一個團還未與日軍交手就因慘遭火力打擊,傷亡過半。然而桂軍將士全然不顧重大犧牲,迎著日軍炮火,奮勇突擊。部分突入日軍陣地的桂軍士兵與日軍展開白刃格鬥,由於後續部隊被日軍炮火壓制難以跟進,突入敵陣的戰士基本上全部壯烈犧牲。次日天明,日軍在飛機、坦克掩護下向桂軍發動反突擊,桂軍的反擊則被全面壓制,21集團軍被迫轉攻為守。激戰至25日,21集團軍12位旅長陣亡7個,部隊傷亡數萬人之多,只好交替掩護向後撤退。

這次戰鬥是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唯一一次大規模反擊作戰,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廣西子弟兵以勇猛頑強、勇於犧牲的精神打出了國威軍威。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網友問;在淞滬會戰拼了老本的廣西狼兵是如何與日軍血戰的?其實,廣西部隊在淞滬戰役表現的雖然非常英勇,但是由於戰術和武器落後,傷亡慘重。

在37年10月18日的蘊藻浜南岸反擊戰當中,我國軍隊出動了以廣西部隊在內的2個集團軍發動了大反攻。

但是,日軍也同時發動了進攻,在日軍進攻正面,平均16米,就部署一門壓制火炮,創造了整個二戰日軍炮兵密度最高的記錄。在天上是94式艦載爆擊機,96式艦載戰鬥機,在地面從75式野戰炮,一直到4年式150毫米榴彈炮,38式120毫米榴彈炮,45式240毫米重型榴彈炮都有。

結果,我國軍隊包括廣西部隊在內,都採取了散兵線戰術,也就是一個步兵排向兩側散開,每個士兵相隔4-5米距離,1個步兵連就可以構成一道多層次散兵線攻擊隊形。所有士兵都以最快速度開槍,隨後在逼近日軍陣地的時候,一起怒吼發起刺刀衝鋒。

但是,日軍採用的是散兵群戰術,要比我國軍隊的散兵線戰術先進一代。日軍以輕機槍為核心,先以輕機槍壓制,然後步兵分隊開始躍進,構築工事,然後輕機槍再射擊,再掩護步兵躍進。

在200-600米距離,輕機槍群以連續不斷的射擊,主宰了近戰戰場。廣西軍的散兵線戰術,缺乏掩護,遭到了日軍散兵群戰術的巨大殺傷。不我國軍隊不顧一切之一氣直衝,顯得莽撞而落伍。

10月23日,一天時間廣西軍4個師就遭到了慘重傷亡。傷亡人數達到9700人。一發動衝鋒1個連,5分鐘就會被日軍的1挺輕機槍步兵分隊,屠殺殆盡。


深度軍事


抗戰爆發後,抗戰八年時間,廣西先後投入軍隊達300多萬。人數上僅次於四川,排名全國第二。如果考慮廣西人口僅1300萬的話這就是說每四個廣西人就有一個投入了抗戰,這個比例排到全國第一。



淞滬會戰廣西桂軍投入171師,173師等6個師,總共6萬多人。桂軍首領白崇禧站前向士兵說道:“我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戰士,守土有責。一定要好好打,拼了老命打。打給國人看看,打給外國人看看。

事實證明桂軍沒有讓白崇禧失望,更沒讓國人失望。但是桂軍的遭遇卻讓白崇禧痛心,更是讓國人痛心。


桂系悍將廖磊率領桂系第48軍和第7軍經過七天的日夜行軍,於10月15號趕到上海,然後立即投入戰鬥。在沒有空中支援,缺少炮火的情況下,與日軍精銳的第三師團展開對攻,付出了巨大犧牲,基本上打光了六個師,十名旅長中有九名戰死。

僅僅三天桂軍6個師6萬多人,陣亡4萬多人。一萬敢死隊無一生還。白崇禧聽到桂軍的遭遇,痛哭流涕,數日飲食難進。


漁耕樵讀


廣西狼兵聲名鵲起於明朝,起初是廣西當地各少數民族自建的自衛武裝,由少數民族土人組成,沒有軍籍等正規編制,因其戰鬥力足,下手兇狠,後來被廣西地方政府借用於“剿賊”。

政府嚐到甜頭後,在景泰年間,開始跨省調用狼兵,用途也開始從剿匪過渡到抗倭和抗(後)金。戚繼光的鴛鴦陣法也是借鑑了他們的戰法演練而成,袁崇煥下屬的關寧鐵騎中,就有六千多名廣西狼兵,他們充當著步兵的主力陣容,經常被授予與敵軍肉搏的待遇。狼兵之威名,就是這樣一步步打出來的。

清朝晚期的太平天國運動、劉永福抗法、馮子材抗法中,無不閃現著廣西狼兵的影子,到了民國軍閥混戰時期,桂系軍閥在同等規模的作戰中也很少吃虧。

淞滬戰場打響戰鬥是在1937年8月13日,第一階段的作戰主力是中央軍精銳嫡系,中央軍敢於亮劍是好事,但各路進攻攻不上去,第二階段想守又守不住了,10月中旬,廣西狼兵——李宗仁、白崇禧桂系王牌部隊第21集團軍到位,在白崇禧的建議下,開始了第三階段——反攻階段。

初次遭遇外部強敵的廣西兵們毫無懼意,眼睜睜看著日本軍機在頭上扔炸彈卻死活不肯臥倒,甚至還有勇敢的士兵站在原地抬頭指著飛機開罵,很多人還沒有正式走上戰場最前沿就葬身敵機轟炸。待到兩軍交火,又有很多不怕死的廣西兵們以血肉之軀衝進了對方編織的槍林彈雨之中,由於他們獨特的黃色軍裝比較顯眼,在一次次密集衝鋒中成為日軍的活靶子。戰役剛開始,廣西部隊就損失了2萬餘人,其中有上萬名敢死隊員和6名旅長。

素以勇猛著稱

廣西士兵,在衝鋒之時個個奮勇爭先,沒有人彎腰前進,更不用說匍匐前進了,大家端著刺刀向敵人的坦克主動發起進攻,又成片的倒在了敵人的無情火力之下,這是淞滬會戰中最為悲壯的一幕。

也正是因為第一二階段的中央軍嫡系精銳敢於亮劍、終被打殘,全國各地的“軍閥”們才從中看到了中央的抗日決心,這才摒棄前嫌,

桂軍、川軍、黔軍、湘軍、滇軍、西北軍源源不斷的穿著草鞋甩開大步,扛著低劣的武器,堅決開赴抗日前線,共同譜寫了一首民族抗戰悲歌。

整個抗戰時期,從廣西出兵總計120餘萬人,加上日軍進入廣西時,廣西人組成的地方民團武裝,參與抗戰人數約為300萬,人數僅少於四川。要知道,那時的廣西全省居民總數,也才不過1300多萬人。

日本陸軍戰史裡曾這樣評價他們的廣西對手:“桂系鋼七軍是中國軍隊唯一具有武士道精神的軍隊。”

 


歷來現實


看了一大圈為吸引流量的小編加所謂作者的回答,頓覺心生仰慕之情。問題是卻無一敢說熟讀歷史。各位小編我問一句:你們研究過戰史麼?各位讀過國民革命戰史抗日御侮,還是中國抗戰史?國共雙方各自提供的資料為何不去讀?你們到底讀過哪個經得起推敲和史料印證出處的文獻?僅僅只是看了一篇網上流傳的神文就奉為經典加以引用而罔顧事實,胡編亂造。如下所述如有疑問,歡迎質疑!

1936年6月李宗仁白崇禧用抗日的旗號聯合廣東陳濟棠發動兩廣事變,之前證據確鑿的勾結日本,購買軍械包括飛機,任用日本教官訓練軍隊,不敢偏居一隅起兵反蔣爭奪地盤。其中甚至發生了陳濟棠用日本空軍教官訓練引發廣東空軍飛行員不滿,集體譁變投入國民政府空軍的事件。因不得人心被蔣介石用各種手段迅速平定,桂系退回廣西準備死守以待時變。

淞滬會戰之前白崇禧飛赴國府就職,電報李宗仁大意是如若再不出兵,來日我等抗日主張何以見諒於國人?勸說李宗仁出兵抗戰。經過李白二人和蔣談判達成如下條件:中央軍不在廣西征兵,新給六個師編制並21集團軍番號。一生“官迷”的李宗仁就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方始決定帶兵出桂。

出兵之前桂系部隊番號只有七個,從170到176七個師。其中175留守廣西,北上參加抗戰的只有六個師的全部人馬。八月下旬出兵,到十月上旬集結徐州分別開赴山東日照和連雲港一線接稅警總團和國軍嫡系留下的陣地防務。隨著淞滬會戰的進行,蔣嫡系部隊傷亡慘重,因此桂系各師開始從山東和徐州一線陸續奉調入滬參戰,主力部隊為桂系48軍三個師加第七軍171師,總計四個師番號。

但是開戰之前發生了一個意外,第七軍171師513旅旅長高仰如臨陣脫逃所部潰散,加上桂係為了把戰鬥力較強的部隊得以保留而臨時進行了混編,將第七軍170師的兩個旅劃入參戰部隊,將48軍兩個旅劃入了170師,再加上48軍176師只有一個旅的兵力(十九路軍餘部),因此桂系實際參加淞滬會戰的部隊是:508.511.510.517.520.526六個旅,513旅潰散後整理成一個團的餘部參加了部分戰鬥。按照桂系每軍三師兩旅的編制,這兵力實際是三個整師,何來六個師?各位小編的歷史欠缺就在這裡。

大場反擊戰一共三路反擊大軍,桂系的六個旅近兩萬人和胡宗南19師餘部作為其中的一路發起了正面反擊,開始蔣介石對桂系的戰鬥力是持肯定態度並寄予厚望,奈何只一天被擊潰。另外兩路也分別潰敗。各路大軍傷亡慘重,其中桂系部隊戰死四千,傷亡潰散和失蹤達到五千人,失去戰鬥力。僅僅堅持了三天便陸續撤離戰場修整。五個半師瞬間垮掉了三個半。桂系剩餘的兩個師沒有參加淞滬戰鬥,而是後來參加了吳興長興阻擊戰。因白崇禧拒不參加南京保衛戰,阻擊戰之後傷亡近半撤離,因此桂系在整個淞滬戰場和之後的阻擊戰中傷亡兩萬左右。而作為同時期參加戰鬥的各個派系包括嫡系部隊全軍陣亡者大有人在,比如東北軍67軍全軍覆沒,犧牲軍長,旅長,軍參謀長,師參謀長等少將以上將領五人,重傷師長旅長各一名,八個團長全部陣亡。三個德械師均傷亡大半,川軍26師僅剩三百多人。整個淞滬會戰國軍傷亡三十萬,南京保衛戰又傷亡近十萬,而桂系兩個軍傷亡兩萬人,而且成建制撤離算是非常不錯的結果。

淞滬會戰之後桂系實際上是恢復補充最快的部隊,這要拜民團制度所賜。但是各個部隊陸續到達南京繼續參加南京保衛戰,而桂系則開始奉行保存實力的政策,尤其武漢會戰之後避而不戰消極抗日,整個21集團軍主力貓在大別山,各大會戰基本只有84軍跟著第五戰區四處轉戰,武漢會戰遭受重創,之後一系列戰鬥就是重傷員,豫湘桂會戰更是作為側翼乾脆直接扔下增援他的湯恩伯部掉頭就跑。導致湯恩伯部差點被全殲,若不是西北軍第二集團軍長途奔襲救援,湯恩伯就沒有之後了。李宗仁和湯恩伯的不共戴天由此而來。

再看看21集作為桂系主力在安徽七年時間的佈防情況:北線面對華北日軍主力佈防的是東北軍51軍,腹地是21集團軍,南線則是桂系16集團軍。桂系部隊牢牢的放在了中間和南線相對安全區。臺兒莊戰役一線部隊更是西北軍,東北軍和部分川軍。桂系遠在距離臺兒莊七八百公里外名曰牽制。日軍以來直接放棄蚌埠鳳陽再逃走於宿縣。171師師長楊俊昌判了十年,系列大戰桂系逃跑將領比比皆是,有疑問者在評論中給你番號和將領名稱,武漢失守後日軍主攻方向不再是安徽,使得第七軍在內的桂系主力在八年抗戰中再無壓力,悠哉悠哉。立煌縣事件日軍一個聯隊四千人追著21集團軍屁股跑,避而不戰,日軍制造了立煌慘案接著輕鬆擊穿了大別山就是例證!

說英勇抗戰必要有青天白日勳章作為戰功,否則無名將一說。國民政府八年所謂全面抗戰,173枚青天白日勳章桂系僅僅三枚安慰獎,無一是因為戰功。臺兒莊戰役11枚青天白日桂系沒有一分。四等寶鼎也沒有半塊可見一斑,“坐看友軍犧牲,不動如山”是八年抗戰桂系所得榮譽稱號,崑崙關戰役第五軍正面血戰還要分兵側翼阻敵就是例證。歡迎探討,反對虛無,如有疑問拿史實和數據說話,歡迎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