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说起剑拔弩张的冷战时代,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十分热衷于在武器装备领域创造世界纪录,毕竟在动刀动枪不可取的情况下,他们也只能在“纪录”上争个面子。在这一点上,美国人往往能在技术上拔得头筹。苏联人则在数量和重量等硬指标上占据优势。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苏联独具特色的——重型直升机发展之路。

带翅膀的米-6

论起苏联重型直升机,故事还得从米里设计局身上说起。作为苏联直升机设计的鼻祖,米里和他的设计局在完成米-4直升机后,将目光瞄向了“重型直升机”领域。当时所有人都认为,重型直升机应采取纵列双旋翼的方案,但米里却很坚持的要搞“单旋翼”方案,当然最终结果也正如他所愿!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雅克-24即是纵列双旋翼布局,但米-6的问世彻底的终结了它

当时,米里对新型直升机所提出的载重要求是6吨(日后苏联军方又将这一数据提高了50%)。研究表明:想要这么驱动重的飞机,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肯定不堪重负,必须配以“涡轴发动机”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米-6很荣幸的成为苏联第一种使用“涡轴发动机”的直升机。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米-6使用的D-25型涡轴发动机:其由图-124客机的D-20P发动机基础上改进而来,可以输出5500马力。

1954年底,米里设计局完成了米-6的设计方案。经过3年等待,1957年6月,米-6终于实现了首飞。米-6的诞生轰动一时,其问世仅4个月后便以“载重12吨飞行到2432米”的成绩,打破了美国S-56的世界纪录(米-6的此项记录数据上两倍于S-56)。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米-6的首飞镜头,这时它还没有装上那标志性的短翼

1961年,米-6又以320公里/时的成绩(米-6后来还飞到过340公里/时),打破了当时直升机的速度记录,并接连创造了总数多达16项的各类世界纪录。顺道还去美国拿了西科斯基奖,着实充当了回“争气机”,让苏联人扬眉吐气一回。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米-6最具识别性的标志就是“短翼”,用以在前飞中产生升力,降低对旋翼升力的依赖,提高飞行速度

这里我们额外的提一句,米里设计局获得的奖项为“西科斯基国际奖”(Igor I. Sikorsky International Trophy)创立于1961年,与1980年创立的“西科斯基人力直升机竞赛”的奖项并不是同一奖项。可以说在美苏冷战正酣的60年代,这份跨国、跨阵营的大奖,足以证明米-6的杰出性能。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伊戈尔·西科斯基——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创始人,其出生于沙俄时代的基辅,1919年移居美国

大长腿——米-10

继实现“米-6”的飞跃之后,米里设计局继续在重型直升机领域领跑,研制出了“大长腿”米-10。说到其诞生原因,也并不复杂,米-6的性能虽优,却仍有局限性,其中一点是:机组人员难以清晰的看到飞机吊装的货物,也难以预判货物的准确位置。1958年,苏联决心研发一款专用直升机,来弥补米-6的不足。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1965年,亮相于巴黎航展的“大长腿”米-10

由于拥有现成的模板——米-6可以参考,米-10在研制过程中大量使用了米-6的技术。因此二者在动力装置、旋翼、尾桨在内的很多设备都可互换。唯一不同的是:米-10采用了高的长行程四点式起落架,可以直接滑行到货物上方实现装载。果不其然,大长腿就是有优势!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短腿版的米-10K

大长腿虽好,缺点也很明显。米-10那复杂而硕大的“起落架”和“底盘系统”,毫无疑问质量非常“客观”,严重影响到了米-10的载荷水平。于是米里设计局又针对此项缺点进行改进,研制出了“短腿版”的米-10K。当然也并非所有米-10都采用“四点式”起落架,米-10R就是个例子,它采用的是“三点式”。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米-10家族中的“异类”采用了三点式起落架的米-10R

耳目一新——V-12

米-10之后还有造型非主流的V-12。之所以说它非主流,主要在于区别于传统“单旋翼”的“横列双旋翼”布局,其在机翼的两端各装有两台涡轴发动机和一组五片桨叶的金属旋翼,这样的造型使V-12远远看起来,更像是一架固定翼运输机。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1971年位于格罗宁根机场(荷兰)的V-12

除造型新颖外,V-12在尺寸数据上也堪称一霸。其体长37米,翼展(带桨叶)可达67米,与一架波音-747的翼展相当。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05吨,堪称有史以来最大的直升机。在它面前世界现役最大直升机——米-26“光环”也显逊色!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V-12与米-26(现役最大)的对比

与米-6去美国拿大奖不同,V-12更热衷于创造“吉尼斯纪录”(其实米-6拿的更多,但V-12的记录更具含金量)。资料显示,1969年V-12共获得了8项世界纪录。纵使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其中包括“载重30吨飞到2951米”、“载重40吨飞到2250米”在内的4项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V-12直升机

如此厉害的直升机,那么结局究竟如何呢?当然是进博物馆咯,这点从它的名字V-12就能一窥究竟。因为,如果V-12正式服役,它将获得米-12的名字。不过V-12还是只停留在原型机阶段。这主要是由技术上存在隐患、操纵灵活性差、价格昂贵等因素造成的。于是,苏联人在瞅了一眼自己的钱包后,不舍地将V-12送进了博物馆,转而研发米-26。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位于莫斯科近郊的莫尼诺·中央空军博物馆里的V-12

骨骼清奇——米-32

当然,V-12并非狂热的“终点”,因为米-32才堪称“异端”。由于苏联国土广袤,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很多地区连道路都没有。因此,直升机运输成为苏联开发西伯利亚颇为倚重的工具。针对一些超大件货物的运输问题,早在1976年(这时米-26尚未首飞)苏联就研究过用2-3架米-26合作运输重型货物的可能性。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对于地广人稀的苏联/俄罗斯来说,直升机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

同年12月,苏联高层正式授意米里设计局——增加直升机的负载能力。于是,这架设想中的直升机便获得了米-32的名称。在米里设计局的计划中,米-32的外形极为“清新脱俗”,采用了罕见的三角机身和6台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140吨,最大载荷60吨,几乎等同于一架运-20的载荷。或许是由于骨骼太过清奇,连苏联人自己都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因此米-32只停留在了计划阶段。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骨骼清奇的米-32

米里的光环——米-26

存在于V-12和米-32之间的,就是世界现役最大直升机——米-26。这型直升机在单旋翼直升机中却绝对称得上“巨无霸”,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56吨,负载能力达到20吨,与一架C-130运输机相当。对于国人来说,与米-26的相识则大多源自于2008年汶川地震之时。

盘点冷战时期苏联的那些顶尖直升机

汶川地震救援中,米-26直升机吊运工程机械

在当年救灾抢险过程中,米-26凭借其兼具直升机起降灵活和固定翼运输机级别运力的特点,将自己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先后调运了60多台挖掘、装载设备,疏散了大量民众,为解除危机立下了汗马功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