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方法集锦!

当前,全国玉米已经陆续播种,而且大部分地区玉米已经露出地面,处于苗期。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此阶段是玉米根系生长最主要时期,其田间管理对于玉米高产十分关键,笔者在此整理总结玉米苗期常见的病虫害以供读者参考。

苗期常见病害

玉米苗期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方法集锦!

玉米根腐病

玉米根腐病

为害部位:根部

发生条件:播种后遇水,土壤积水。

典型症状:玉米根腐病是腐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是中胚轴和整个根系逐渐变褐、变软、腐烂,根系生长严重受阻,植株矮小叶片发黄,严重着幼苗死亡。

防治方法:1、本病以预防为主,播种前采用含杀菌剂的种衣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处理,或在播种前用杀菌剂拌种;2、发病后加强栽培管理,喷施叶面肥;湿度大的地块中耕散湿,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玉米苗期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方法集锦!

玉米顶腐病

玉米顶腐病

为害部位:叶片

发生条件:病原菌一般从伤口或茎节、心叶等幼嫩组织侵入,雨后多发病。

典型症状:病苗中上部叶片失绿、畸形、皱缩或扭曲,成株期病株多矮小,但也有矮化不明显的。另有其它症状:1、叶缘缺刻型。2、叶片枯死型。3、扭曲卷裹型。4、叶鞘、茎秆腐烂型。5、弯头型,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6、有的品种感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7、感病轻植株抽穗小、结籽少;严重不能抽穗,或形成空秆。

防治方法:1、排湿提温,消灭杂草,提高秧苗质量,增强抗病能力。2、及时追肥,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要迅速对玉米进行追施氮肥,尤其对发病较重地块更要做好及早追肥工作。同时,要做好叶面喷施微肥和生长调节剂,促苗早发,补充养分,提高抗逆能力。3、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菌毒清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等杀菌药剂对心喷雾,扭曲心叶需用刀纵向剖开。

玉米苗期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方法集锦!

玉米粗缩病

玉米粗缩病

为害部位:植株

发生条件:气候温暖干燥,少雨

典型症状:玉米粗缩病属于病毒病一种,粗缩病多在玉米5-6叶时出现,病苗浓绿,节间缩短,叶片僵直深绿,宽短而厚,植株生长缓慢、矮化。

防治方法:1、排湿提温,消灭杂草,提高秧苗质量,增强抗病能力。2、及时追肥,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要迅速对玉米进行追施氮肥,尤其对发病较重地块更要做好及早追肥工作。同时,要做好叶面喷施微肥和生长调节剂,促苗早发,补充养分,提高抗逆能力。3、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菌毒清水剂、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等杀菌药剂对心喷雾,扭曲心叶需用刀纵向剖开。

玉米苗期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方法集锦!

玉米矮花叶病

玉米矮花叶病

为害部位:叶

发生条件:冷干少露

典型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苗期受害重,抽穗前为感病阶段。最初在叶心基部叶脉间出现许多椭圆形退绿小点或斑纹,沿叶脉排列成断续的长短不一的条点,病情进一步发展,叶片上形成较宽的褪绿条纹,尤其新叶上明显,叶绿素减少,叶色变黄,组织变硬,质脆易折断,有的从叶尖叶缘开始,出现紫红色条纹,最后干枯。受害植株,雄穗不发达,分支减少,甚至退化,果穗变小,有的甚至不结实。

防治方法:1、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2、注意种植方式,种植春玉米时最好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还会使玉米生育期提前,延缓病株率的增长,较露地栽培的病株率可降低80%以上;3、保健栽培,施足底肥、合理追肥、适时浇水、等项栽培措施可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减轻病害的发生;4、及早拔除病株及杂草,田间最早出现的多为种子带毒苗,通常在子叶展开时就表现出发病症状,宜在2叶1心期定苗时将其拔除,在3~4叶1心期再逐块细致检查,彻底拔除种子带毒苗和早期感病的植株,以减少田间毒源。5、药剂防治,玉米矮花叶病是病毒病,宜选用抗病毒剂,并抓紧在发病初期施药,每隔7天喷1次。

玉米生理病害

一、黄叶苗

典型症状:起初秧苗叶色淡绿,然后逐渐变黄,严重时全叶枯死。

防治方法:1、种子播种前处理,调出秕粒、霉粒、坏粒、小粒,利用种子包衣或肥水浸种;2、在玉米4叶时去掉小苗、弱苗、病苗及田间杂草3、玉米间苗后,适当补施氮肥。

二、白化苗

典型症状:叶片上有白色条纹,严重的全株叶片发白。

发生原因:土壤缺锌。

防治方法:1、播种时,洒在种子旁用硫酸锌混合的细土;2、对已经出现缺锌症状的苗硫酸锌兑水喷雾。

三、紫叶苗

典型症状:秧苗叶鞘由绿变红,最后变紫,严重时茎叶细小,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增施磷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