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谈论一个人的美丑时,我们常会看其五官、胖瘦、身材比例,大家也格外关注自己这些“看得见”的地方。不过,估计很少人会关注自己的脚,每天穿上鞋看不见,脱下鞋也不观察。久而久之,便会忽略脚部的健康问题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脚是健康之根

中医讲求人有四根,鼻根、乳根、耳根、脚根,其中脚根是人的精气之根、筋脉之根,也是健康的总根。

治病要治根,养生要调根。只拉伸身体而不拉伸足部,也是治标不治本!

只要把脚部的筋揉软,不仅能身体强壮、延年益寿,对调节身心健康也大有裨益。筋软一寸,寿长十年,身体好,脾气也更好!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脚部发出的疾病信号

脚是身体的“晴雨表”,有了变化就得小心了!如果你的脚出现了下面几种情况,就要注意!

1、第一信号:脚麻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中风前的征兆

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来讲,脚麻可能是中风的先兆。这类患者多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肢体无力且麻木,多半不会只发生在脚上,如果细心询问,患者还多会伴有一过性的黑蒙、失语、听力改变、说话模糊等。在医学上叫“小中风”,常发生在爆发性中风之前,患有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人一定要注意。

腰椎间盘突出

患腰椎间盘突出时,坐骨神经受到压迫。而坐骨神经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经干,它的通路是沿着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一直到足外侧。

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容易出现脚麻,大多还会伴有腰疼、腿疼等。还有一些患者表现为时而左脚发麻,时而右脚发麻,这类人多属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糖尿病并发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当血糖升高时会引起神经纤维一系列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周围神经病变。这时就会四肢末端麻木等。

一般来讲,下肢会比上肢严重,如果患者已经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肥胖,也应考虑糖尿病的可能。

2、第二信号:脚肿

脚肿只是一种症状,可能属于生理性的脚肿,多是因疾病引起的。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心源性疾病

第一是心源性疾病引起的脚肿,比如慢性心脏功能不全、心衰等,这些都会引起脚步的浮肿。

因此,无端的出现了脚步浮肿千万不要大意,最好去医院好好查一下心脏

肾脏疾病

第二是肾脏疾病引起的脚肿,如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症等,这一类人也是最常见的。

同时判断是不是肾脏引起的脚步浮肿,还可以看看眼睛,一般肾脏有问题,眼睛同样也睡浮肿。

血管疾病

第三是血管疾病可引起脚肿,比如静脉瓣功能不全、静脉回流障碍、深静脉血栓。

肝脏疾病

第四是肝脏疾病,肝脏是人体蛋白合成的重要器官,如果患有慢性肝脏疾病,血液中的白蛋白数量下降,血液渗透压下降,也会引起脚肿。

3、第三信号:脚疼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糖尿病足早期信号

当一些糖尿病患者出现行走一定距离后就腿痛、脚痛,就要留意了。

许多人会把这些症状当成是“老寒腿”,或者以为是腰椎疾病所致,其实出现这些症状对于常人来说可能是一般的疾病,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却可能是糖尿病足的信号。

下肢动脉硬化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发现老年人走了一段路,就感觉自己脚有点儿疼,但不论是老年人自己还是周围的亲属,首先想到的就是“会不会是腰间盘突出啊”?但实际上,在进入古稀之年后,越来越多的老人会患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或急性动脉栓塞。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就是腿上的动脉血管由于动脉血管堵住了,导致腿脚供血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一般就是不走路的时候还好,不觉得疼;一旦走路较多,就会出现脚疼、小腿酸痛。

还要注意这4种“脚相”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01、大脚趾突然变“胖”:警惕痛风

如果这种症状突然发作,一段时间后又好转,很可能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尿酸过多引起的关节疾病,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50%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大脚趾),在以后的病程中,90%患者累及该部位。

若老人出现此症状,并伴有脚趾外翻,并且症状持续,则可能是拇外翻。

02、趾甲发黄:当心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引起的甲癣可能出现大脚趾甲厚重、发黄,并可波及全部的脚趾甲甚至手指甲,发出难闻的气味,颜色变深。

糖尿病患者、循环系统障碍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感染此病。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03、脚底发寒:查甲状腺

一般来说,女性的基础体温略低于男性,肢体末端也会常觉发冷。许多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也会导致脚发冷。

此外,甲状腺是调节新陈代谢和体温的器官,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时会导致肢体末端感觉冷。

40岁以上女性若有长期脚冷现象,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不足所致,需及时就医。

04、脚跟疼:可能是足踝病

足踝疾病既有先天发育问题,比如高弓足、扁平足、拇外翻等,也有慢性劳损引起的症状,以足跟痛和足底筋膜炎最为常见。

可以说,90%以上的中老年人和很多年轻人都有这两种足部问题,年轻人出现足跟痛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足跟痛多由骨刺、运动劳损等造成,也与常穿薄底鞋、高跟鞋、松糕鞋、雪地靴等有关。

足底筋膜炎也是一种退行性病变,足底的内侧弓和外侧弓由筋膜相连,走路过程中每天都要拉伸筋膜,特别是现在的柏油路非常硬,长期应力损伤会造成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走路多了就疼得受不了。

可见,脚部的“颜值”和感受,反映了全身的健康状况。

如何把脚部的筋变软?

前面说到,只要把脚部的筋揉软,不仅能身体强壮、延年益寿,对调节身心健康也大有裨益。那么,具体该咋做呢?

一是揉脚筋,二是双脚互打。

揉脚筋胜泡脚

足部136个穴位反射区,对应人体五脏六腑,经常按摩双脚,就是在调理五脏六腑!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许多朋友坚持揉脚、拉伸脚部的筋脉后,发现比用热水泡脚还简单方便,又超有效!

原理:脚面有个凹陷的区域,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刺激到,这也是按摩揉搓脚部比泡脚效果好的重要原因。

方法:脚部的凹陷区分布着众多穴位,如可以延年益寿的涌泉穴。除了按摩凹陷处,还要按摩有三焦经通过的足跟。

坐着揉搓,或是躺着揉搓拍打都可以,感受到足部发热即可,用指腹揉搓,或是捶打效果都很好。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双脚互打10分钟

别看敲打脚底十分简单,每天坚持十分钟,不到一个月就让你的身体状况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方法:

只要伸直双腿,将脚后跟靠在一起,用双脚的大拇指相互碰撞,一分钟大约做上100次即可。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功效:可以让腿部更加结实有力,行动更加敏捷,膝关节也更强劲,还能改善肠胃功能,使排便规律。

同时还可以改善失眠,使头脑清醒敏捷,注意力更集中,而且还可以改善视力。

提醒:记得每天睡前一定要坚持双脚互打10分钟,相当于给全身做按摩、给身体吃补药,坚持一个月后会感觉完全不一样,神清气爽、精神抖擞。

除了上面两个方法,

这些按摩方法对身体健康也很有效:

腰酸背痛踩网球

常年腰酸背痛的朋友,可以将网球或高尔夫球放在脚底,用脚趾和足跟缓慢滚两三分钟即可。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由于足底的肌膜、小腿肌肉与背部、颈部的肌膜都有关联,所以轻轻松松就能舒缓背部肌肉,缓解疼痛。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美白祛斑丝瓜络

每天洗完脚用干丝瓜络摩擦脚心,或是两脚互相摩擦直至发热,便可有效促进肾上腺分泌激素,减少色素沉着,肌肤白皙有弹性,让你更年轻。

保护肠胃脚抓地

胃肠功能弱的朋友,可以时常用脚趾抓地,或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有助于刺激经络,有效改善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减肥瘦身踩黄豆

只需在地板上铺上黄豆,光脚踩15分钟即可。黄豆的大小刚刚好,可以温和地按摩穴位,提高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燃烧,下次吃完饭看电视时可以踩踩黄豆喔。

但是肚子太饿或太饱时避免使用这种方法,踩完黄豆喝杯水效果更好。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减延缓衰老光脚走

赤脚行走,尤其是走卵石或是圆润有凸起的席垫,可有效刺激掌心。

这种刺激通过经络传入大脑,协调系统器官,不仅能强身健体、防治疾病,还能提高代谢、延缓衰老。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听听试过的人怎么说……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脚部如何养护?

养护好脚,也有利于全身健康。

1、脚部保暖,防胃痛

中医认为“寒从足下生,病从寒中来”。双脚离心脏远,血流量小,脚面的温度比身上低,一旦受凉、寒凝,就会影响气血的运行。

血液循环差,不但皮肤受损,还会出现胃痛、腰腿痛、痛经等病症,这就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的道理所在。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建议:注意脚部保暖,避免脚部被冷风直吹,下雨时最好穿雨鞋。即便是夏天,老年人也应尽量穿双薄点的棉袜或透气性好的丝袜,在皮肤和鞋之间建成一道“屏障”,避免脚部受凉。

2、穿对鞋子,护脊椎

不合适的凉鞋、人字拖、高跟鞋等会导致脚变形,从而对人体的内脏功能产生刺激。比如大拇指因穿鞋不当受挤压,可能会影响人体的头部功能;大拇指内侧畸形还可能会伤害脊椎、影响人体的甲状腺功能等。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建议:

平时多穿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的运动鞋、软底鞋,或者在办公室备一双软底拖鞋。

女性平时应选择不同高度的高跟鞋,以免脚踝同一处经常受到挤压;最好选择鞋头较宽和后跟高度不超过5厘米的高跟鞋,以免大脚趾夹在狭小的空间里出现拇外翻(大脚趾根部形成的骨骼凸起)。

高跟鞋的高度不同,穿错鞋的几率估计也会大大降低。

3、

调整姿势,缓解足踝问题

“低头族”每工作45分钟就要站起来休息10分钟,伸个懒腰,做做颈部被动后仰,都能缓解因姿势不良导致的足踝问题。

☞ 如:双手抱头,头部后仰的同时手往前用力,保持几秒钟,10个一组,每天5组。良好的坐姿是坐在椅子的1/3处,挺胸,腰背肌用力。

☞ 此外,调整身体姿态也能保护足踝。推荐采用“贴墙站训练”:头部、臀部、脚后跟3点贴墙(能做到肩胛骨5点贴墙更好),眼睛平视前方,肩膀和手臂放松,对着镜子看肩膀是否水平。

☞ 每天从几分钟开始练习,逐渐增加至20~30分钟,有条件时早晚各一次,坚持做下去,让大脑找回正确的“平衡姿势”。最好光脚站,也可以穿低跟平底鞋或者厚袜子。

4、几个足疗方,帮你改善症状

这4种“脚相”隐藏全身疾病,赶快脱鞋看看

  • 腿脚怕凉,经常抽筋的人,可以把花椒、干姜、肉桂、八角,加2000~3000毫升水熬成汤药后,晾凉至40℃泡脚,这样可以温阳通络,散寒止痛,此汤药可反复加热使用。
  • 有脚部红肿、热痛、甲沟炎等症状的人,可以用金银花、菊花、绿茶、黄连、黄芩、黄柏熬成汤药泡脚,以便清热解毒,消肿燥湿。
  • 有脚汗、脚臭的人,可以试试用淘米水加食盐,或用高粱、薏仁熬成米汤泡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