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如果提前了解了你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有勇气前来?

《无问西东》这部影片给人感触很深。四个时期四代人四个故事,对自己真实的探索。开篇一句话:如果你们提前了解,你们需要面对的人生,你们是否有勇气前来?

《无问西东》如果提前了解了你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有勇气前来?​民国时期:吴岭澜,文科极好,而理科极差。在老师要求他转专业的时候。提出了自己的迷茫,所有最好的学生都去念理科了,道出了他心中的困顿与烦恼。在面对时代浪潮,叩问自己的内心,不必选择迎合潮流。要遵从内心,从容而笃定。吴岭澜一次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梁思成、林徽因、梁启超、徐志摩、王国维、梅贻琦。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真实有多么重要。正因为如此,吴岭南投入到西南联大的教学。在一次敌军空袭学校的时候,最后用生命去保护了他想要保护的人和物。

抗战时期:沈光耀,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一次空袭中,看到身边蒙难的人,毅然途笔从戎,参加空军。在一次战争中告别了自己的生命。或许沈光耀没有参加空军,他能够有很好的未来发展。沈光耀没有放弃对自己的真实。他将自己的真心、真意和无畏,全部奉献给了国家。如果提前了解了你们需要面对的人生。你们是否有勇气前来?或许再给沈光耀第二次选择的机会,他依旧会义无反顾的选择自己要面对的人生。

文革时期:陈鹏,一代制造原子弹的人的化身。跟王敏佳的爱情没有得到结果,中途投身于国家建设。在文革年代,也是国家需要支持和建设的年代,远赴原子研究所,把最好的年华留在了那里。

现代时期:张果果,某公司的经理。无法兑现对四胞胎父母的承诺。以为四胞胎的父母会赖上他,两个星期躲着不见,最后了解四胞胎的父母找他是为了感谢他。每个时代都会有现成的最佳选择,但那些选择无一不是让人别多管闲事,明哲保身。影片里反复提到,不要放弃对自己的真实。梅贻琦说:真正的真实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无问西东》中最后张果果的独白: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堂弟去年复读考了个还行的学校,记得他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时候考了个只能上专科的成绩。他说那时候感觉自己是孤立无援的,亲戚的冷眼加上父亲那种冷淡的态度,真正体会到一个人跌落谷底是怎样的感觉?所有的人和事物都会离你而去,只因你失败了。所有的一切必须靠自己努力争取,那时候他发誓自己要改变,改变潜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陋习,改变那个丑陋的自己。
《无问西东》如果提前了解了你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有勇气前来?

于是他选择了复读,我了解到他的父亲不怎么看好他,那段时间对他不管也不问。他独自跑到县里面的一所高中,找到一位老师,在老师那报了复读的班。他跟我说,那一年遇见了好的室友。他们一起晨跑,一起学习,一起逛超市买东西。这一年大家都约定好了要帮每个室友过一次生日,大家都有存在感。那一年,他从自卑,孤立无援中走出来,认识了一群值得深交的小伙伴。最终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得到一个还算满意的结果。在被打击,所有人对你以冷眼的时候,请不要选择放弃,抵抗恶意,拾起自己的珍贵。我老家隔壁一个女孩,小学时代,中学时代,大学时代,生活都很拮据,父母没有自己的房子,一直借居在亲戚家的老房子里。每到雨季,她家会有一股霉味。有一年过年,她的母亲向我们家开口,家里就连几千块钱都没有,真不知道要怎么过年才好?之后我听家人提起,她写稿子经常拿到一些稿费,做家教什么的也够零花钱,大学期间她很少向家里人要生活费了。她坚持写作,已经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即使条件再辛苦,她坚信自己的珍贵,追求自己的作家梦,爱她所爱,行她所行。

有过一段时间。我嫌弃自己的家庭背景差。感觉自己未来要承担很多东西。父辈的不努力。没有给下一辈积累财富,既没车也没房。感觉自己要比别人多奋斗20年才行。未来自己的家庭非但帮不了你,你还要不断的向家庭输血。我曾埋怨父母的能力有限,羡慕别人爸妈有能力给子女提供足够的物质,羡慕过那些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人。家庭背景好,终究是别人的生活。那不是自己的人生。父母能力有限,能供养我们上大学就已经很不错。从小到大,其实父母一直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才有目前平平安安的生活。不要从父母那里奢求更多,想要得到,那就自己努力争取。

《无问西东》中最后张果果的独白:有时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 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曾经看过一个故事,男孩家里很穷,而有一个女孩没有嫌弃他,看中了他的潜力,积极上进努力,愿意和他一起生活。但男孩说不想让她跟着他一起受苦,等到有了一定财富的时候再回来娶她。于是北漂开始了自己的奋斗,有了钱,回来的那一天,发现女孩已经嫁人了。

学生时代,初中、高中考试,总在意自己的排名,排名靠前就会很喜悦,排名靠后则会悲伤一阵子。大学的时候,看着别人拿到很多证书,省级的有,甚至国家级,羡慕加嫉妒。自己或许不擅长那方面,硬要往上面凑,结果什么都没得到,一场空。把精力耗费在无所谓的攀比上,别人有的自己也想有,总想事事比别人强,但事事都得不到结果。拥有了财富,不一定被爱,占有很多,不一定荣耀,不要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努力珍惜眼前,努力做好自己。大一的时候盲目追求成长和锻炼,盲目加入各种社团,想要获得软实力的提升,沟通表达和人际关系等。经过一年的时间,发现原来相比软实力,硬实力更为重要。你会发现,随着你的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成长,会自然而然具备某些特质,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以前不敢上台讲话,或许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其实上台讲句话也并不是很难,软实力你可以慢慢发展,而硬实力在某段时间内没有学习,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无问西东》如果提前了解了你要面对的人生,你是否有勇气前来?

有一种T能力模型,分为三个部分。通用技能、软实力和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对应"T"下部最长的部分。软实力和通用技能分别对应“T”上面左右两部分。一个人想要未来走的更加深远,取决于你的专业能力,取决于专业能力的深度。所以在大学里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好自己的专业。专业技能不一定是你正在学习的内容,可以是你专注的某个方面。巴菲特专注于股票投资。

比尔盖茨专注于操作系统的开发。所以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成了权威。现在一直在做的事情,阅读、写作和旅行。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简书上写作达到10万+的字的时候,我会奖励自己去远处旅行一次。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爱上写作这个过程,大概是想,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有时候在问自己,就算写到了10万+的字数后,又能怎样?10万+字数的意义又是什么?有时会心生放弃的念头。这一个月来,我写了2万+的字,离自己10万+字的目标有一定距离。经过这一个月,不在想自己要写多少多少字,想写就写呗,哪来的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要求,写不出来就不写,慢慢去积累。有时候我在想这样干是为了什么?我又当不了作家。想来想去,还是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很享受这样的一个过程。希望更多人能看到我写出来的东西。每当阅读量有点增长的时候我都会很开心。在我看来,所有在做的事情当中,这是我坚持最久的一件事,而且很有动力并将一直坚持下去。叩问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软实力重要还是硬实力重要,自己更应该注重哪方面的成长?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成那10万+字的目标吗?《无问西东》中吴岭澜说:“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他认为花时间去思考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有意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