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 2018 年對於國內的中型車市場來說是特殊的一年,主流日系品牌的中型車在今年都會迎來全新換代,豐田、本田和日產不約而同地選擇在今年推出新一代中型車產品。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 豐田凱美瑞

最先亮劍的是豐田,新一代凱美瑞的風格大變,甚至讓大家覺得它一定是輛 " 假的 " 凱美瑞。日產現款天籟雖然換上了運動化的外觀設計,但骨子裡的舒適屬性依然沒變,不過新一代天籟(Altima)就不好說了,需要等到正式國產之後才能給出答案。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 日產 Altima

要說顛覆和改變,最直接的其實還是本田。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不同於豐田凱美瑞和日產天籟那種循序漸進般向運動化、年輕化的邁進,本田對於雅閣的做法是,直接讓它從中年大叔的模樣進化成了時尚潮男的形象。喏,眼前的廣本十代雅閣就是這樣。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年輕化、運動化是趨勢

不管你是否接受,這些改變總歸要來。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現如今,年輕化和運動化的潮流早已經席捲了整個汽車行業,之前大家對於一款中型車的刻板印象是得改一改了。誰說這些 B 級車就必須得是一副人畜無害、老老實實的模樣?為什麼就不能來點符合年輕群體口味的改變呢?畢竟誰都不想顯得老態龍鍾或是不苟言笑,更何況當下的 90 後群體逐漸成為了購車的主力, 早些年還高高在上的 B 級車,如今已經開始對這部分年輕群體展現出了親和力。 十代雅閣這個 16.98-22.98 萬元的官方售價,就是個很好的例證。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目標受眾的改變是一部分,十代雅閣的自我突破還體現在了向過去的自己說再見方面。可以這麼說,十代雅閣和之前的所有雅閣都有區別。在正式上市之前,車轍君就已經對十代雅閣進行了深度體驗,講真,之前關於雅閣以及本田的一些固有印象都被十代雅閣給打破或者顛覆了 ……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最想說的是行駛品質的提升

之前的八代和九代雅閣雖然產品力算是全面,但在 NVH 方面似乎總有遺憾,不是有點顛就是有點吵。以九代雅閣為例,舒適性沒有大問題,但是底盤對路面細碎顛簸的過濾並不夠徹底,所以在車內,尤其是坐在後排時,乘客對於路面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並不是主觀意願,實屬迫不得已。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為了驗證十代雅閣是否依然如此,我一上車就坐在了後排。好在,十代雅閣的行駛品質有了明顯的進步。先說整車的隔音,由於配備了 ANC 主動降噪和降噪輪轂,比起老款車型提升了不少,主要體現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對於路噪和胎噪的隔絕,基本不會出現老款車型上那種輕微的隆隆聲。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另一方面,懸架的韌性表現得更明顯了。雖然十代雅閣的底盤總體還是屬於略微偏硬的類型,但是初段的表現已經能夠盡最大可能來保證車內的舒適度了。如果說九代雅閣的懸架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巧克力威化的話,那麼十代雅閣的懸架依然是巧克力威化,但是外面那層巧克力的厚度已經明顯變薄了一些,處理動作少了幾分生硬。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儘管坐在十代雅閣的後排,在快速經過細微顛簸路面時,雙腳仍然能夠通過地板感覺到路面顛簸,就彷彿避震器的動作稍慢半拍一樣。但不可否認的是,十代雅閣的乘坐舒適度已經比老款車型有了明顯的提升。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並且,十代雅閣和同級的邁騰、速派等德系對手相比,底盤質感其實更有所謂的 " 歐洲範兒 ",有一種厚實的感覺和韌性,基於大眾 MQB 平臺的那兩款中型車的底盤質感就略顯單薄了,這是不是和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不太一樣?

依然是 " 日系三傑 " 裡最運動的那個

在豐田凱美瑞、日產天籟面前,雅閣其實一直都是相對更有運動感的那一個,十代雅閣依然如此。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這種運動感的營造並非只靠動力系統,反倒是駕駛者能夠親自觸摸到和感知到的東西。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坐姿和視野,坐進十代雅閣的駕駛座,會感覺坐姿比一般的中型車更低矮,但這並不意味著視野不夠好,本田的工程師將十代雅閣的 A 柱設計得偏後一些,從而讓駕駛者的視野不憋屈。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另一個值得稱讚的地方是轉向,首先是方向盤的手感好,是個有 " 存在感 " 的方向盤。更吸引車轍君的是轉向的力度以及回饋,水準甚至已經能夠匹敵同級當中運動車型的代表——馬自達阿特茲。如此一來,通過十代雅閣這個兼顧手感、指向性和路感回饋的轉向,再加上相對更運動化的坐姿,很容易讓人對它的操控產生更大的期望。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車轍君體驗的是 260TURBO 車型,也就是搭載 1.5T 高功版發動機的版本。這套 1.5T+CVT 的動力系統盡職盡責,但並不會令你印象深刻。主要是因為動力的平順度十分出色,但是在響應以及對於駕駛者意圖的跟進速度方面還有提升空間。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具體體現在這臺 CVT 變速箱雖然能夠將 1.5T 發動機的動力梳理得井井有條,但是在急加速時的響應速度和利落程度同雙離合變速箱或者 AT 變速箱相比還有差距。在駕駛十代雅閣想要加速超車時,先聽到的是發動機由於轉速上升所帶來的低吼, 然後才能夠感覺到動力經由 CVT 變速箱傳遞到車輪上,轉化為向前的推力。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或許是出於雅閣的中型車定位,動力輸出才會偏重沉穩風格,不過既然已經向年輕化、運動化靠攏,其實大可再灑脫一些。

說到發動機的聲浪,估計是因為本田想要營造出一些運動氛圍,所以在加速時車廂內能夠明顯感知到發動機聲音,好在聲音還不難聽,但不保證所有人都喜歡這聲音。值得稱讚的是這臺 1.5T 發動機在怠速運轉時,噪音很小,不仔細聽還真聽不出來。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對於這臺 1.5T 發動機來說,高功版的 194 馬力驅動十代雅閣 1.5 噸左右的車重並不是什麼難題,在全力加速時能感受到不錯的推背感。看參數的話,這臺高功版的 1.5T 發動機甚至已經接近同級車型的 2.0T 發動機。就實際的動力體驗來說,除了後半段的加速底氣稍有遜色之外,在日常常用的速度和轉速區間裡,這臺 1.5T 高功版發動機的動力已經能夠令人滿意。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關於這臺 1.5T 發動機的另一個關注點集中在穩定性和耐久性層面,廠家表示完全可以對此放心,因為這臺最新一代的 1.5T 發動機是針對缸蓋、排氣道形狀、渦輪大小等改良後的版本。考慮到東風本田 CR-V 出現的 " 機油液位增加 " 現象,相信十代雅閣會用實際表現來打消潛在買家心中的顧慮。

實車比圖片更有吸引力

在沒看到十代雅閣實車之前,感覺它的外形就像是一個放大版的思域。但當它真正出現在你眼前時,會發現十代雅閣的整體造型很有視覺張力,以及一種質感。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雖然都是鍍鉻,但是十代雅閣的手法就比老款車型高明。前臉粗壯的鍍鉻飾條恰到好處,不俗不 low,搭配一字排開的 LED 燈珠,看起來炯炯有神。就實際車身尺寸來說,十代雅閣的長度和寬度在同級裡面都有優勢,一方面是能夠增加外觀的運動感和低趴感,另一方面則是對於車內的空間有所幫助。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 軸距比上一代雅閣增加了 55mm,達到了 2830mm,長和寬分別是 4893mm 和 1862mm

實際上,十代雅閣的後排空間已經比較體面。坐墊沒有為了省空間而被刻意縮短, 配合角度合適的座椅靠背,讓後排座椅的舒適度有了保證。面積更大的天窗以及尺寸更大的後排中央扶手,都是本田獻給中國消費者的 " 禮物 "。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不過後排並沒有 USB 或者 12V 電源接口,平時使用起來多少會有些不方便。車轍君就這個問題也諮詢了廣汽本田的工程師,他們表示後期會對後排電源接口這個配置進行追加。所以我們能發現在上市後,十代雅閣的後排確實增加了兩個 USB 電源接口,但遺憾的是,只出現在了頂配和次頂配車型上。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一直以來,本田對於內飾的設計似乎沒有什麼大的追求,即便是貴為豪華品牌的謳歌,在內飾方面也沒搶到什麼風頭。九代雅閣和八代雅閣的內飾設計都以實用為主,相對缺少一種精緻感和科技感。不過在十代雅閣身上,內飾的風格一下就變得年輕、時尚了很多,中控屏幕不再是縮在中控臺內部,而是採用了現在流行的懸浮式設計,半液晶的儀表盤也能夠顯示豐富的內容。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最後兩句

不管是和同級對手相比還是和之前的自己相比,十代雅閣的這次革新可以說是足夠徹底。這種革新並非是對自我的否定,而是以均衡且全面的產品力為前提,補足短板,順應潮流,在十代雅閣身上似乎能看到本田這個 " 技術宅 " 也開始懂得了人情世故。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而這種顛覆性的改變對於廣汽本田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嘗試呢?從 1999 年第六代雅閣的開端,到如今十代雅閣的大膽創新,在收穫 210 萬車主信任和支持的同時,也讓廣汽本田有了滿足新生代群體好奇心的意念。

既然誰都逃不掉年輕化和運動化的趨勢,那索性就來得更徹底一些吧。去擁抱未來,總比沉迷在過去畏葸不前好多了。

從十代雅閣身上,我們來讀懂本田的處世哲學

▲ 在右視影像裡看到了八代雅閣和九代雅閣的身影,是多年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憧憬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