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寺庙都干了些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中国历史上有四个皇帝都不约而同的干了同一件事,那就是被佛教内部称为“法难”的“灭佛”。这四位皇帝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那么佛教的代表—寺庙,到底干了些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导致这四位皇帝大起屠刀呢?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寺庙都干了些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原因很简单,因为佛教寺庙的大肆发展在经济上威胁到了封建王朝和世俗地主的统治,在军事上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寺庙都干了些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是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自然经济。封建王朝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以田赋和人丁税为代表的农业税,而国家工程的劳动力也是来自于以“户”为单位的壮丁,即“徭役”。而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起,就一直享有很高的世俗地位,即免除徭役赋税。当佛教寺庙的规模很小、数量很少的时候,这一点利益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也并不会威胁到国家的统治。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寺庙都干了些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然而,随着南北朝乱世的到来,可以给人们带来心理慰藉的佛教,就大肆的发展。大量成年男子加入佛教,进入寺庙后即不再给国家缴纳赋税、承担徭役的行为严重的影响到了世俗地主阶级的统治。而在封建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土地、资金(金银货币),和尚、寺庙土地和铸造佛器的金银太多,都会严重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寺庙都干了些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并且大量成年男子出家后,不再生育后代、服兵役的行为,不但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的发展,更是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力量。比较出名的例子就是梁武帝崇信并大力推广佛教,直接导致了南朝梁的衰落,他本人更是活活饿死。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寺庙都干了些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所以在古代时期,佛教大肆发展的国家和朝代都是比较弱小的,那么“三武一宗”,四位皇帝灭佛就很容易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