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熊健康回家」黑熊妈妈黄美秀:民众自我克制是关键

人与野生动物互动课题受瞩目 宛如一场全民保育课

环保信息中心特约记者 廖静蕙报导

南安瀑布落单小黑熊,经媒体报导后,引起社会大众关注。这不仅是台湾社会头一遭,也是管理单位的考题。从台湾长期来推动环境教育,以及保育知识、概念来看,足不足以因应此次事件,让小黑熊重返台湾森林?更是全民大考验。

「黑熊妈妈」黄美秀表示,让小黑熊健康存活、重返森林是重要目标,而民众的支持配合与自我克制更是致胜关键。另外,他也鼓励管理单位不断精进专业,不要抱着讨好群众、应付媒体的心理,为所当为,并将管理经验传承下去。

「让小熊健康回家」黑熊妈妈黄美秀:民众自我克制是关键

黄美秀表示,让小黑熊健康存活、重返森林是重要目标。图片提供:汽水猫,本图根据新闻照片绘制。

妈妈不见了 为落单小黑熊封路

“林务局花莲林区管理处”20日发布新闻稿指出,卓溪乡南安瀑布步道附近一周内连续接获2起民众目击台湾黑熊幼熊受困树上引起民众围观,为游客安全已暂时封闭南安瀑布,“林管处”将视熊踪确认无安全顾虑后再行开放。

“林管处”依据民众及玉山国家公园通报资料推测,小熊约4个月大,母熊是否仍在附近无法确认;另一方面,已有民众多次目击小熊捡拾垃圾行为,推测可能是逗留现场的原因。

虽“林管处”再三强调,勿骚扰或刻意喂食,也不要将厨余或垃圾遗留现场;但事件透过媒体批露后,部分游客聚集打卡的画面,经台湾黑熊保育协会志工记录下来,现场管理机制备受挑战。

面对失依小熊 请留空间时间

黄美秀即与脸书指出,管理单位费尽苦心暂时性封锁步道,希望所有民众可以配合。但是要让民众不去凑热闹,谈何容易。只是凑热闹的行为,极可能包藏祸心。

「母熊带幼熊时,特别谨慎警觉,但不表示会发动攻击。若遇风吹草动或状况不对,母熊通常就是把小熊带离现场,小熊有时也经常会本能性地爬到树上去,躲避危险。」他说,民众遇到母熊带小熊时保持平常心,把地盘暂时先退还给它们即可。

「让小熊健康回家」黑熊妈妈黄美秀:民众自我克制是关键

7月21日黑熊活动范围含台30线省道北侧的拉库拉库溪谷。花莲林管处提供

另外,别因小熊可爱而动念拥有,「连拍照打卡或强行抱熊都省省吧」、「不要因为好奇心,遏杀小熊的回家之路」。他说,一旦小熊习惯人类食物或真的失去母熊,无法在森林里生活,最后必须面对送入收容中心终养到老,有如服刑入监三十年。

“林管处长”杨瑞芬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一得知南安瀑布有与母熊失联小熊,即决议暂时封闭南安瀑布,一方面保护小熊,另一方面也确保民众安全。由于暑期游客众多,而以新闻稿方式周知民众。未料隔日即为周末,游客众多,步道又距离小熊活动范围近,或许因媒体效应吸引游客打卡。

“林管处”人员得知讯息后,立即请求支援,包括花莲县警局李局长、玉里分局长马上联络管制,沿途立三角锥。经警局分析,单向管制就能达到不让汽车停留的目的,足以提供保护小黑熊的空间,民众安全也相对有保障。

现场净空之后,”林管处“人员也捡拾垃圾,清理现场。如同黄美秀指出,净空意指包括没有任何人为的食物介入,因为从在溪边民众烤肉野餐留下厨余或垃圾来看,这或许也是吸引熊滞留的原因之一。

「让小熊健康回家」黑熊妈妈黄美秀:民众自我克制是关键

警方配合立三角锥净空道路。花莲林管处提供

召开专家会议研拟对策 降低人为干扰为首要

启动单向管制,已无游客干扰。但面对年幼的小黑熊,难题接踵而来。小熊疑似急着找寻妈妈或因肚子饿寻找食物到处游荡,甚至于穿越台30线公路,”林管处“除扩大管制范围,并请县警局、保七总队等协助交管,降低紧迫、让小熊能重返母熊身边;并请游客在小熊脱困前暂勿前往。

23日林区管理处进一步邀请林务局、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保七总队第六及第九大队、公路总局玉里公务段、卓清村长何成忠、南安部落青年林泳宏召开紧急研商会议,

其中包括兽医师朱何宗的意见,5~6kg小熊己能吃杂食,奶水已非主食,但仍需母熊带领下学习野外求生能力;而森林熊的共同特征是非常胆小,母熊活动范围非常广大约30~60平方公里。

另部落青年林泳宏说,南安瀑布原本就是黑熊的家,依布农族的思考就是很简单,协助小熊在现地长大,自行回家。

此次会中也达成「让母熊带小熊回家」的共识,做出三点决议,首先将人为干扰降至最低,各单位共同配合道路管制,包括瓦拉米步道管制二周、暂缓受理步道二端的入山申请,台30线5.5K处进行管制。

其次,确保小熊身体状况,在专家的指导下,适度提供多样化的营养支持,包括野果。最后,由学者专家组成顾问团,以协助小熊回到母熊身边为目标,提供专业意见。

公路总局第四区养护工程处玉里工务段随后发布讯息,为避免民众出入影响黑熊母子团聚机会,及维护民众自身安全,台30线0k(瓦拉米步道口)至5.5k(南安瀑布附近)路段,自24日上午6时起至8月7日上午6时止管制通行,除有公务或紧急状况需要,请用路人配合勿进入管制路段。

「让小熊健康回家」黑熊妈妈黄美秀:民众自我克制是关键

7月21日熊的排遗中姑婆芋的种子及疑似烟蒂的物品。花莲林管处提供

确保野外族群零损伤 小熊安全健康是唯一目标

黄美秀接受记者访问时强调,确保小熊健康的活下来是唯一目标,而且优先选项是尽可能在森林环境存活,成为野外族群的一分子。因此,以现阶段来看,这么小的黑熊无法独自在野外生存,最好是重回母熊身边,学会生存技巧。

然而无可讳言,小熊年纪尚幼,能否撑到碰到母熊充满变数。因此,确认小熊健康状态为首要,若无法达到理想状况,就得退而求其次,包括安置收容。之后有没有机会野放,则须不断观察评估。黑熊至少要一岁以上才能适应野外生活,目前小黑熊的状况还不构成野放的条件。

他十分关注此次事件发展,除了是重要的专业顾问,也不断提醒台湾社会从这次事件学习到知识与态度,这是保育的致胜关键。

他认为,在母子团聚之前,暂时紧急性地净空现场应该是最好的做法,让母熊、小熊在较无紧迫的情况下活动或团聚。他期待民众能信任管理单位的专业,未来无论做何决定,都能支持。另外,他也鼓励管理单位不断精进专业,不要抱着讨好群众、应付媒体的心理,为所当为,并将管理经验传承下去。

他再度提及无痕山林的重要性。 「民众在附近烤肉不收拾干净,留下垃圾厨余,以为白天没有黑熊出现、没有影响,但是黑熊晚上出现时,还是会被厨余吸引,改变其行为。」

玉山国家公园及其邻近地区是台湾黑熊的重要栖息地,依据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的研究显示,台湾黑熊会在春、夏季到低海拔范围活动,包括幼熊出现的南安瀑布。

杨瑞芬说,让小熊安心回家是花莲林管处及所有单位一致努力的目标,”林管处“将随时提供最新讯息,请所有爱护小熊、关心小黑熊母子的民众及媒体,勿前往现场、勿逗留及拍照,别让好奇心阻碍黑熊母子团聚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