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p store|创意游击战,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pop-up store|创意游击战,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对于普通的购物中心而言,总避免不了品牌同质化的难堪,而产品丰富的电商又缺少了一点逛吃逛吃的乐趣,随着热点浪潮一波接着一波,传统的实体零售,大型超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消费享受。在被满世界贴满快节奏的当下,pop-up store(快闪店)无疑是一股悄无声息却又惊艳四方的力量。

pop-up store|创意游击战,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而快闪店这个概念,早在九十年代的东京、纽约等大城市的街头已经能找到踪影。快闪店售卖的货品五花八门,并不拘泥于服装或者饮食,不管是艺术作品还是科技产品都能成为快闪店的主体,店铺营业的时间也从几天到两三个月不等,往往集中于市中心等人流量较高的地方。

pop-up store|创意游击战,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作为快闪店的icon级人物,不得不提的就是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2004年,川姨选择在柏林的旧城区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快闪店。

旧城区的真实和感性深深吸引了周围日本国宝级的设计师,尤其是一家叫MonsieurVuong的越南面馆,还有一家Eltermhaus的俱乐部。

pop-up store|创意游击战,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当年十月,川久保玲选了当地的一家旧书店,花费700美元租下了65平方米的小店面,而装修费也仅仅花了2000美元,为了更具有当地的特色,川久保玲还请来了越南面馆的店主一起设计装修,还冒险请了一位学建筑设计的学生一同经营。旧城区的亲切集市感与川久保玲时尚的设计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却很容易让前来闲逛的人们带上两件心仪的衣裳回家。

pop-up store|创意游击战,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自2004年的快闪店大获成功之后,她继续在“打游击”的路上越走越远,她先后在全球20多个城市攻城略地,屡战屡胜,成了“快闪界”的扛把子。在问到快闪店的创意时,川久保玲说:“不管我们做什么,一件夹克、一份邀请函、一家店或是一个策略,都会力争发扬这个(创新)宗旨。快闪店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当商店销售正热时硬是把它关掉的确是一件很蛮横的事。但时装是“朝生暮死”的行业,往往在体会成功的那一刻就是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因此不能居安不思危。”

pop-up store|创意游击战,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nike 鞋盒样式pop-up store”

pop-up store|创意游击战,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UNIQLO BOX 快闪店”

如今,想要找到那些令人惊艳的快闪店并不需要大老远跑到东京米兰巴黎纽约,你所想要的创意就在自家门口,快闪店也比常规店更加吸引媒体的注意,快闪店的出现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在个性化、亚文化等多种流行趋势聚合在一起的新型爆发。

pop-up store|创意游击战,过了这村就没这店!

“kenzo bus 咖啡快闪店”

而快闪店也并非你脑海中浮现的“江南皮革厂倒闭啦!”“老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了!”这样地摊大甩式的设计。

快闪店的重点并不在于“快”,也并不在于销售,而是“提供惊喜”。一家快闪店的完成,并不是几张手绘的大字体海报和满货架的商品就能搞定的,从店面的选址到店铺的设计都需要专业的策划师来配合,没有“惊喜”的快闪店,只不过是实体专柜换了一个更好看的外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