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不屬於中國,卻用人民幣講漢語,過中國節日,電力由中國供應

此地不屬於中國,卻用人民幣講漢語,過中國節日,電力由中國供應。

此地不屬於中國,卻用人民幣講漢語,過中國節日,電力由中國供應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在世界上有一個地方,那裡的人們也用過人民幣,也講過漢語,也用過漢字,連電力都是中國供應的,但它不屬於中國管轄。其實這個地方不是一個國家,它是緬甸的的一個自治區,名叫果敢,它與我國的雲南省相鄰。

緬甸人把果敢人稱為果敢族,果敢地區的常住人口約為80萬,百分之90的人口都是漢人,果敢地區是緬甸北部的重要華人聚居區。在2009年之前,果敢人講漢語,大多使用人民幣,過的節日也是中國的節日,連通訊都是使用的中國移動,他們的電力由中國提供,通過雲南電網向老街變電站輸送過去。

此地不屬於中國,卻用人民幣講漢語,過中國節日,電力由中國供應

果敢地區學校裡的課本與教學用語大多和我們一樣,基本上使用雲南省九年義務教育課本,果敢地區的車牌大多也是採用我國車牌的格式,為果字開頭,到了後來統一改為緬甸的車牌格式,以KK開頭。

此地不屬於中國,卻用人民幣講漢語,過中國節日,電力由中國供應

可是到了2005年,緬甸方面發表聲明,說他們已經控制了果敢地區,將採取入緬政策讓果敢地區的人們融入緬甸的生活與文化習俗。

說了這麼多,那這個地區既然是緬甸的一個自治區,那為什麼會和中國的生活習俗一樣呢?這得從19世紀末說起。

此地不屬於中國,卻用人民幣講漢語,過中國節日,電力由中國供應

果敢原來是中國的,屬於雲南省。大家都知道,當時的晚清政府已經潦倒,被列強壓迫的喘不過氣來。到了1894年,英國要求與中國劃分邊界,在英國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此時還是把果敢地區歸為中國,可是到了1897年時,英國要求重新劃分邊界,並在北京商議並強迫中國簽訂了《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劃歸為英屬緬甸。到了上個世紀60年代,中國與緬甸劃分邊界,果敢就正式歸屬為緬甸管轄了。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點個贊哦,想看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