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伙冒充巡抚暗访,诈骗万两白银,知府却不敢声张

在新闻中经常看到某某官员家中被盗,而被盗官员却不敢报警,以至于有的盗窃团伙专盯贪官为作案目标。其实,这种勾当自古以来就有了,而且手段之巧令人称奇。

团伙冒充巡抚暗访,诈骗万两白银,知府却不敢声张

清朝康熙初年,浙江巡抚蒋国柱为官清正,经常微服体察民情,考察官员品行,听说有官员贪赃枉法的,即严厉查处。有好几个州府官员因为贪腐,被蒋巡抚惩处了。一时间,官员们恐惧不安。其中绍兴知府姓桂,是个贪官,私下受贿数十次,得银十余万两。他也是恐惧不安的一个,为保住官位,秘密派遣心腹在外访查,如有蒋巡抚派来暗查的人,就禀报于他。

团伙冒充巡抚暗访,诈骗万两白银,知府却不敢声张

在知府衙东有家客栈,名德隆老店,这一天来了四个外地人,操北京口音,时常向店中客人探问该府官吏有无贪赃受贿之事。每当知府升堂问案时,他们必往大堂前观看。知府的心腹发现这四人行迹可疑,料定是蒋巡抚所派之人,赶紧向桂知府报告。知府命他们昼夜往德隆老店监视,并叮嘱他们:如果这四个人外出,赶快向他报告。

团伙冒充巡抚暗访,诈骗万两白银,知府却不敢声张

一天,恰巧四个客人都外出了。桂知府得到报告,赶紧乘轿直到客店,命店伙计打开了这四人住的房间,搜查他们的行李物品,见有蒋巡抚访牌(旧时官府发出的粘贴有缉捕罪犯的公文的牌子)一道,凡是桂知府受贿山阴县令贿赂之事,上面都写得详详细细,又有写给山阴县令的一封书信。拆开来看,见信上写有“蒋厅尊奉大宪命探事来绍兴,请祈照察”,也就类似于现代的公文介绍信之类,说蒋大人来绍兴了,请做好接待工作的意思。桂知府见自己所做之事,都被四人访查到了,心中十分害怕,匆匆回衙,派人往山阴去请县令来商议挽救的办法,又命心腹仍到店内查看四人动静。

团伙冒充巡抚暗访,诈骗万两白银,知府却不敢声张

当日晚间,那四人回到店里,看行李散乱,向店伙计追问是什么人动了他们的行李?店伙计便把桂知府前来查看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四个人听后默默无言。次日早晨,四人让店伙计雇了船只,吃完早点,起身离店。桂知府得到报告,忙与山阴县令携带礼物追往码头。知府县令乘轿在前,八个家人抬着四桶礼物跟在后。等赶至码头,见船中已剩三人,登上船一问:“蒋大人何在?”三人说:“已乘小船回省城了。”桂知府与山阴县令向这三人致意:“蒋大人至此,未得招待,甚为抱歉。今有微薄之礼,请代为转交。”三人收下四桶礼物,桂知府与山阴县令才欣然而归,觉着万两白银贿款已收,他二人官职保住了。

团伙冒充巡抚暗访,诈骗万两白银,知府却不敢声张

过了几个月,没见什么动静,桂知府以为送的钱发挥作用了。有一次因公务到省城,桂知府去拜见蒋巡抚,见巡抚待他很好。他找话头试探蒋巡抚,却得知蒋巡抚根本没有到绍兴去过,这才知道上了别人的当,万两巨款已被他人骗去。事已至此,如哑巴吃了黄连,有苦不能言。

团伙冒充巡抚暗访,诈骗万两白银,知府却不敢声张

据老江湖人说,干骗官员的勾当,行话叫“雁尾子”。一般都是团伙作案,少则三五人,多则数十人,其中领头的叫“掌穴的”,这个掌穴的人才极不易得。第一要相貌好,第二要谈吐好,第三得博学多才,对于政界的人物、政界的事全要明了。干这个还得有口京话,叫人看他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像个北京的旗人(在清朝,旗人有特权)。他的伙计也受过相当的训练,有专管探听政界各种消息的,有随着掌穴当“展点”的(江湖人管仆人叫展点)。他们不天天出来骗财,不定几个月,或是几年出来一次,可是哪一次都能弄个万儿八千两的。“雁尾子”这行儿在江湖中是大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