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大岛屿,即将“回归”大陆,房价超两万每平,是一块宝地

隋唐之前,中国的经济核心地带都是在黄河流域的,长江上游地区也有一部分经济带,但主要还是以黄河流域为主,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是从宋代以后才有的,因为中国经济中心南移是宋代以后的事情。

经济中心的转移离不开南方地区的发展,也离不开人口的迁移,但是还有一点和水土流失有关系。我们知道,先秦时期文化中心和政治中心都是在中国西部的,而且农业开发也是比较早的。

西部过度的农业开发,导致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地表土壤随着河水慢慢的沉积到了东部沿海地区,而现在上海、天津这些城市的形成和泥土沉积就是有一定关系的。

中国第三大岛屿,即将“回归”大陆,房价超两万每平,是一块宝地

拿上海来说,三千年前上海根本没有浦东和外滩,现在繁荣的外滩和浦东三千年前全部是大海,我们今天说的主题是崇明岛,这个岛屿的形成就说了水土流失,泥沙沉积的作用。

根据史书记载,唐朝之前长江入海口还没有崇明岛,618年的时候,长江入海口有两个小沙洲,分别是东沙和西沙,705年的时候,长江入海口设置了一个镇叫崇明镇。

中国第三大岛屿,即将“回归”大陆,房价超两万每平,是一块宝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泥土沉积越来越严重,到宋朝的时候,长江入海口又发育出很多新的沙洲,这些沙洲在后来的岁月里,不断融合慢慢的就形成了现在的崇明岛。

南宋之后,崇明岛“成长”的速度加快,因为除了有长江上游的泥沙堆积外,还有黄河的泥沙也堆积在这里,1128年,南宋为了阻挡金兵,稳定淮河一带,于是在滑县掘开黄河,黄河南下和泗水相遇,泗水注入淮河入海,黄河之水南下一直持续到了清朝咸丰年间。

黄河水夺淮入海应该是在苏北一带,它是怎么跑到长江入海口呢,其实这和黄海的暗流有一定关系,由北向南的暗流将很多堆积的泥沙带到了长江入海口,导致崇明岛加速成长。

中国第三大岛屿,即将“回归”大陆,房价超两万每平,是一块宝地

总之,随着泥沙成百上千年的堆积,到明清时期的时候,崇明岛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三大岛屿了,如果随着这样的速度堆积,崇明岛是很有可能与大陆向连接的,那时候崇明岛将不再是中国的第三大岛屿。

也就是说崇明岛和大陆相连,就要“消失”和“回归”了。根据数据显示,随着泥沙的不断堆积,崇明岛不断增加,每年会给中国增加四百八十万平方米的土地,崇明岛位于中国黄金经济带长三角,它有着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其房价也早已超过两万了。

中国第三大岛屿,即将“回归”大陆,房价超两万每平,是一块宝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