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董——第一版人民幣!

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既具有貨幣職能,又具有較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從構圖、版式到紙質、印刷,每一個側面都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社會背景、工農業生產狀況、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及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等情況。人民幣和人們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人們對人民幣更是懷著一種深厚而特別的情感。一張張紙幣往往寄託著人們對過去的眷戀,能勾起人們許多美好的回憶。保存一張紙幣,就是珍藏了一段歷史,故有人稱“奇貨可居”並不為過。收藏人民幣是積澱人類文明,啟迪人們智慧的文化活動,也是清靜之中的享受,閒暇之中的納福,可謂是身在其中,其樂無窮。不但能夠陶冶情操、增添樂趣、增長知識、有益健康,而且也是難得的精神和物質財富的積累。

第一版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自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的。由於當時華北已解放,第一版人民幣實際上在新中國建國之前已經發行了一小部分。第一套人民幣上的很多畫面,都反映了建國初期欣欣向榮的新氣象。第一版人民幣的印製,採用了七種技術,分別有石印、膠印、凸印、凹印、凸凹合印、凸膠合印等,第一版人民幣防偽手段和暗記數量很多,其中唯一的狹長幣壹仟圓第一版“耕地”正背面共有18個暗記,貳佰圓“萬壽山”正面的暗記是解放全中國,背面是擁護毛主席提出的和平談判條件。由於高超的工藝很難仿製,故當時第一版人民幣的假鈔幾乎沒有。新中國成立之初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流通時間很短,現在不少人也許還感到陌生,正因為如此,它的收藏價值和增值潛力也就顯得更為突出。

第一套人民幣從開始發行使用到停止流通,至今已有五六十年的歷史。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的貨幣中,是流通時間最短、品種最多(62種)、版面設計藝術性最高、面值跨度最大、收藏難度和增值潛力最大的一套人民幣。

由於回收銷燬徹底,特別是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又很低,加之缺乏收藏意識,留下來的很少。當時全國舊幣收兌機構有7.3萬多個,只用了100天時間就收回了流放量的98.1%,加上以後陸續回收,留剩在社會上的寥寥無幾。有人估算,現存世量最多的品種不超過5000張,有一半的品種在1000張以內,有些品種更少。據有關資料記載,“當今而言,第一套人民幣集全整套者,全世界應不逾60套。許多專家經過幾十年的調查分析研究,根據拍賣行及錢幣市場成交量、存世量等方面因素推算,1951年5月發行的伍佰元“瞻德城”、1951年5月發行的伍仟元“蒙古包”、“1951年10月發行的壹萬元“牧馬圖”,存世均不到50張。“盛世收藏興”,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退出流通領域已達50多年的第一套人民幣更是綻放出絢麗的光彩。它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以及人們對“紅色”藏品的喜愛性,決定了它的珍貴性。加之有些版別由於發行的時間短、數量少、區域小、存世量少,極難收集,特別具有收藏價值。現在有些品種在錢幣市場上,根本覓不到其蹤影,甚至連一些錢幣拍賣會上也鮮有所聞,且有價無貨。有人說收藏一版幣能達到20個品種者為初等水平;達到21至40種者為中等水平;達到41-54種者為上等水平;能達到55種以上者為鳳毛麟角的佼佼者,可見收藏難度之大。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騰,社會的繁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愛好者的不斷擴大,半個世紀以來的沉澱,極具文物價值的第一套人*民*幣隨著時間的推移,必將成為錢幣收藏市場上獨具魅力的一枝豔麗的奇葩,其價值潛力不可估量!

可遇而不可求的好品一版幣,是文物,是古董。

老古董——第一版人民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