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致敬逝去的风流

翻开一篇篇诗词,还未见到文字,扑面一股酒气,有绿蚁新醅酒、金樽清酒,葡萄美酒,黄花浊酒……

你可以尽情地喝,喝醉了,成酒中仙,天子呼来亦不上船;可以误入藕花,不知归路;行舟云下,画船载酒,平波任醉,沉沉好睡去。醉眼却不曾迷离,挑亮灯火,拔剑在手。此刻,正也可以沙场秋点兵,杀敌一个干干净净……

一个人独酌,可以对酒当歌,可以举杯邀明月,可以把酒问青天;两人对品,看山花烂漫,一杯复一杯。与众友共饮,前世英雄,青梅煮酒,今生闲夫,把酒话桑麻,天地沧桑,且尽一杯酒,同销万古愁。

酒中盛满欢喜,酒中盛满愁思,新友初识,我有旨酒,燕乐嘉宾,心乐陶陶;老友重逢,大笑一声,且执酒来,斗酒相逢须醉倒。送君一别,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思君,春树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念君,独倚高楼,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君子固穷,但酒,还是可以喝的不喜欢男人吸烟,却不十分讨厌男人喝酒,只要不天天醉鬼,更不要酒后失德,男子性情中该有的豪爽、正直、豁达、快意恩仇,于酒中酣畅淋漓。

从古至今似乎所有的诗人骚客都好酒,谈诗当然不离诗仙,他竟然这样来笑话那不饮酒的王历阳——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素琴,五柳,书生巾,这陶然的象征物,竟然只因了不喝酒,全成了空景,他也可真是个酒仙啊。一生流离不定的诗圣留给了后人沉郁不展的印象但“性豪业嗜酒,疾恶怀刚肠”凝结的还是诗人豪情满怀、嫉恶如仇的真性情。

唯酒无量,不及乱知道吗?孔圣人也是大口饮酒的,只是,夫子冷眼相看“酒池肉林”“长夜之饮”的奢侈糜烂,非酒误国,非美人乱了朝纲,是男人自心乱了。

酒是好酒,自可饮来,只是酒亦有德,酒亦有礼,莫过度至以乱,男人于杯中应该寻到的有狂放不羁,有侠义肝胆,有失意愤懑,更有东山再起的意志,不是借酒掩盖出言无礼,失态损德,那实实是辱了酒的好意。

如果说男人的酒是悲壮雄浑,那么女人呢?女子饮酒呢?谁说女子就不该喝酒呢?那不,李清照喝了嘛!喝得还沉醉不知归路,喝得浓睡不消残酒,鱼玄机也喝醉了,“旦夕醉吟身”还有苏子里边那个红日已晚,午醉未醒的女子。只是女子饮酒,总也脱离不了一个相思,哀伤的调子,读来悒悒。

倒是那卓氏文君,为着一曲《凤求凰》当垆卖酒,琴瑟和鸣,诗酒和畅让人感到自由浪漫的气质。临弃时一曲《白头吟》绝不悲悲啼啼: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不卑不亢,听者亦闻铮铮金石之音,焉可不悔悟!

诗酒趁年华,诗酒是乐事。稍一曲人,诗便失了雅意,酒亦去了真情,相逢知己,何必千杯?小醉微醺,似醉还醒,看花还是花,于酒内于酒外,于梦境于现实晕晕乎有超然之意,静观却是凡世之尘,是人,亦是仙。

酒以不劝为欢,三杯两盏,多乎哉,不多也!待得归去,做个闲人抚一张琴,夕对一壶酒,朝对一溪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