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巨头都争相追捧智能音箱?

小老历史



当下,Amazon Echo、Google Home及其他智能音箱正在快速渗入大众的生活中,人们已经在越来越多地使用它们来完成很多事。在初期,新闻巨头只是简单地把现有的新闻等直接融入到智能音箱中,很少进行专门的处理。但现在,新闻巨头已经意识到,它们要确保在智能音箱上有着自身独特的“声音”和主张等来吸引受众。为此,新闻巨头正在加大在智能音箱领域的新闻编辑投入。

比如NPR就有六个人专门在智能音箱的新闻层面发力,并且正在创建专门为他们服务的编辑职位。而纽约时报正在为语音编辑器做广告,以帮助其在智能音箱设备上再度“定义时代”。半岛电视台刚刚任命了一位编辑高级制片人,来决定将现有新闻放在哪些智能音箱上,并研究怎样为这些设备制作独家内容。华盛顿邮报的新闻编辑室则有一个六人音频团队,专注于为智能音箱设备打造相应的内容。而彭博媒体有两到三个人负责为Apple HomePod、Echo和Home提供内容,展现出自身对智能音箱的重视。

从新闻内容形式上看,新闻巨头之前已经使用自动化应用等转换文本内容,或者将现有音频在智能音箱上重新分发。不过现在新闻巨头已经开始创建在智能音箱这一特定设备上播放的内容。这些新闻内容通常比常规播客更短,并且有着鲜明的特色。

可以看到,对智能音箱的聚焦,实际上已经成为新闻巨头的又一野望。这样一来,新闻巨头实际上也在尝试把握着传播媒介的发展脉络。

不过也要注意的是,目前新闻巨头虽然都在智能音箱上发力,但大部分都还只是试水行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在智能音箱上尚没有真正成熟的商业模式。不管是营收,还是利润,其实都是难以保障的。比如,目前新闻巨头可以出售节目赞助或插入广告——就像他们的其他播客服务一样。但是,这样的收入是没有意义的。当下新闻巨头尚不清楚如何真正让用户不排斥广告,也没有发现合适的机会在用户使用智能音箱时精准地插入广告。对此,华盛顿邮报音频总监Jessica Stahl表示,“在营收方面有很多东西需要弄清楚,这仍然是一个挑战。”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音箱设备出现,及生产商在共享用户数据方面的谨慎态度,新闻巨头很难搞清楚到底应该在这些设备上投资多少人力、资源和成本。但不管如何,新闻巨头还是在押宝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的巨大发展潜力,让新闻巨头不会舍弃它。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表示,智能音箱的普及速度超过智能手机以来的任何设备——美国智能音箱用户的数量预计将在2016年至2020年间以47.9%的复合年增长率高速增长。而根据NPR和Edison Research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18%的美国人拥有智能音箱,51%的人经常使用它们。

更值得注意的是,收听新闻是人们使用智能音箱的一项高频操作。据NPR和Edison Research的报告显示,73%的用户表示新闻和时事是他们使用智能音箱时最感兴趣聆听的话题。不难发现,智能音箱绝对是新闻行业不容错过的重要机遇。随着新闻巨头的大力推动,智能音箱终将成为全新传播介质。届时,大众又多了一条获得新闻的新途径。


科技新发现


1983年,苹果推出了首款采用图形界面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同时面世的还有首款鼠标———Lisa Mouse,至此用户不需要输入命令行来操作电脑。尽管鼠标的专利属于施乐公司,但苹果鼠标的出现大大加速了PC进入家庭的进程,IEEE协会把鼠标的发明列为计算机诞生50年来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鼠标和键盘组成了人与计算机交互的基本形态。

Lisa Mouse(图片引自technews)

手机的出现延续了计算机的交互形态,实体键盘在功能机时代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即便是智能机时代,Android在2006年时的原始设计也仅限定于有实体键盘的设备。不过在2007年,乔布斯用双指在屏幕上缩小放大,让我们彻底意识到,触屏滑动才是用户与移动终端最佳的交互方式。至此,手机开启了大屏时代,直到十年后的全面屏也沿用了这种人机交互基础。

乔布斯手持初代iPhone(图片引自微博)

以智慧家庭为代表的IoT如今崭露头角,时间回到两年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所有的智能家居产品都应该围绕手机为中心搭建。厂商也在不遗余力的赋予手机更多场景,用手机代替传统形态的遥控器,用手机开窗帘、开关灯、开关空调,甚至成为汽车的备用钥匙。

毫无疑问未来智能家居就应该是这样子,直到亚马逊智能音响Echo的诞生。

这款产品最大的亮点是将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植入到传统音箱中,从而赋予了音箱人工智能的属性。Echo的诞生正值Siri的低潮期,没有人想过Siri独立于手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但当Echo从播放你喜欢的音乐到帮助你打车时,场景一下子被打开。

亚马逊Echo智能音箱

语音才是智能家居最好的打开方式,而人工智能的方兴未艾更是给了智能音箱有力的一把助攻。场景轮转带来了的另一个改变就是交互方式的改变,智能客厅在脱离了可视需求之后,隔空非注视操作成为一种必要,在脑力控制实现之前,语音作为交互语言最合适不过。

从计算机到手机再到智能家居,每一次场景的轮换我们都在尝试套经验,将键盘放到手机上、将手机强行塞入智能家居的场景中,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优秀的人机交互才是智能革命加速的催化剂。

我们不禁要问,人机交互的演进路线有迹可循吗?回看人机交互的三次跳跃,背后无不遵循“成本”与“效率”两条亘古不变的法则。同时也离不开内核驱动、交互实现的基本原则。

图形界面和鼠标降低了准入门槛,除了让原有技术人员提升效率之外,也让大量普通用户进行计算机领域;触摸屏技术和手势操作引爆了智能手机形态的加速,同时也挖掘出大量用户群体;人工智能和智能音箱更是天作之合,智能家居生态剔除了手机形态之后,更是解放双手,如今这个领域远未能充分挖掘,亚马逊、Google、苹果、阿里巴巴、百度的入局则让其前景无可限量。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历史却也总是那么相似,虽然我们没有办法预测智能家居之后将会迎来哪个风口,但人机交互坚持“效率”与“成本”的场景化演进仍将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记住这些我们的进化或许能少走些弯路。


中关村在线


过去的2017年里面,智能音箱成为时代的宠儿,各大巨头纷纷释放出利好信息,比如苹果的HomePod,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小米的小爱同学,百度RAVEN H,京东叮咚音箱,以至于甚少“食人烟火”的索尼同学也推了桌面型智能音箱。巨头们目光如此一致,背后必有真理。



与电子产品互动时,人类有四大交互“工具”,分别是手、眼、耳、嘴,手的主要互动时间交给了手机这样的触屏与按键;眼则交给了屏幕,包括一些新原理的眼球互动应用;耳主要放在听力所及之处,如音箱耳机上;除此之外,手眼耳的联动交互也有了新的推进,比如手势、眼动、体感游戏等。



唯一没开发的工具就是嘴巴了,其实嘴巴在现实中很多用处,远比手眼耳中用,既便不出声的唇语也是门学问。



随着人们对语音交互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应用级突破,比如随身语音翻义,这意味着它能听得懂人们说话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命令它做些事情。如此一来,想像空间就开阔了起来。



如果语音识别进一步精进,辅以人工智能,智能音箱将成为家居智能的中心节点,远比智能路由价值高,命令音箱打开灯光、电视、空调、窗链等,甚至无需说话它就能感知到,帮你做些日常事务,语音备忘、语音提醒、选歌、听歌都不是事。



正因它弥补了手眼耳的不足,并进一步突破,让人机交互最有可能地出现历史性变革,所以吸引了巨头们的目光,并且异口同声地支持,行动上也很实诚,立杆见影的产品一夜之间就遍地开花,也可见这一领域存在风口级别的宝藏。


听音志


新思界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语音作为物联网时代人机交互的重要方式备受各方青睐。科技巨头纷纷将目光锁定智能音箱。智能音箱不仅仅是硬件,它需要复杂的软件来识别和执行语音命令,并提供天气预报、交通路况、音乐、新闻、书籍、购物、支付等服务。智能音箱需要与用户交流互动,并且逐渐掌握用户的喜好。

智能音箱是利用人机语音交互技术,面向家居场景提供搜索、听歌、购物、社交等服务的智能硬件。2014年11月,Amazon公司公布了全球首款智能音箱Echo,迄今其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台;随后两年,科大讯飞、Google公司相继推出了智能音箱产品;2017年以来,智能音箱进入了发布的井喷期,微软、苹果、联想、阿里等公司纷纷入局抢占市场。智能音箱成为继智能手机、虚拟现实眼镜之后,最受IT企业推崇的新产品。

国外智能音箱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国内市场也不甘示弱。国内公司阿里、腾讯、京东、联想等巨头均都推出了智能音箱,掀起了国内市场的语音交互革命。一款小小的智能音箱引发几大科技巨头集体抢滩,其背后展现出的是智能家居行业巨大的市场前景。从科技巨头到电子消费品制造商,所有人都把语音智能产品视为一个通往未来的必由之路。

然而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人员分析,智能音箱是一个还没有到来的市场。

首先中国网民数量已经不再快速增长,2016年只有2.9%;过去两年里,用户在网上花费的时间也没什么变化,每天3.8小时;其次,许多刚刚进入中产阶级的中国人,以前从来不用音箱,更不用说数字助理。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智能音箱行业投资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淘宝(包含天猫)电商平台以“智能音箱”为搜索品类为期30天的销售数据调查中,月销量超过100台的店面超过21家,共覆盖15个品牌商(其中代工贴牌厂商不计入其内),整体销量为17645台。

京东2016年销售了10万台智能音箱,2017年预计销售几十万台,智能音箱价格在180-1000元不等,与京东2016年2662亿元人民币的年营收相比,收入贡献简直微乎其微。而阿里巴巴推出的智能音箱天猫精灵目前只获得了7600台预订。

由于文化差异,大多数中国家庭并没有养成高频使用智能音箱的习惯,相比于海外用户,中国人更喜欢用耳机来听歌,市场的天花板可能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因此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智能交互领域作为风口,纷纷抢占该赛道时,其市场饱和速度清晰可见。

如今的智能音箱可以说已经成为红海,除了那些传统科技巨头还在进入这个市场,其他很多中小型科技公司、初创公司等都在保持观望态度。毕竟亚马逊的Echo、谷歌的Google Home已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Echo的销量如今已经达到千万量级)。想要后来居上,难度很大。

新思界提供最新、最全面、最有深度的行业分析及投资建议。


新思界网


智能手机并非联网设备的终点,智能手机之后,改变世界的互联网终端是什么呢?

可能是虚拟现实设备,可能是机器人,可能是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已经形成一股小浪潮。亚马逊Echo销量今年预计将高达1000万台。

亚马逊是在渐进式革命。回归苹果后的乔布斯,没有上来就做颠覆式的iPhone,而是从音乐设备iPod做起,iPod做到了世界第一,再进一步将触屏和互联网融入做出了iPhone。

同样的路数,贝索斯做智能产品,没有一开始就要颠覆谁谁谁,而是从语音设备Echo做起。目前看销量还不错,有当年爆品iPod的潜质。

但这并不是终点。语音设备只是一个切入点,一块垫脚石,最终的产品一定会加入互联网、社交、购物,以及全新的人机交互、人工智能。

如果Echo4代产品从这个角度革了iPhone 的命,那就好看了。正如2005年时不会有人想到诺基亚跟苹果会有竞争关系。


图灵Future


因为智能音箱现在可以作为人工智能的入口。以前认为手机可以作为入口,后来以为电视可以作为入口,但是实践之后发现不太合适。亚马逊的智能音箱出来之后发现,动动嘴巴就可以控制很多设备。用智能音箱作为万物互联的一个入口,目前来看是可行的。既然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大佬们当然不会缺席了啦。


redstone0


你可以说巨头们都在做这个东西,或者说都在卖这个东西,因为声音,一直是人类消费的大头,但是说“追捧”,纯属扯淡,没有注意到任何一个科技巨头将音箱这个东西当做战略方向在发展,大家都是玩票而已,当然了,也许某些主要靠做消费电子偷得“巨头”称号的厂家,可能会在这方面投入不少精力,也可以赚到不少钱,但是须知,这个东西终究是个技术含量不高的,那种问题簇很少的产品,但是它算法量级不高,注定成不了大器的,无助于巨头锻炼自己的能力


钢的王十二


如果说手机品牌市场是大佬巨头争夺的市场,不如说大佬在争夺互联物流的终端人群,不。以后的智能家居,智能化市场,必然成为大势所趋,常见的wifi冰箱,wifi洗衣机,wifi微波炉等,当然不可缺少,音箱也和上述家电一样。

它们都将成为大佬巨头争夺的市场终端端口,也是市场占有份额的体现,所以追捧激烈,兵家必争之地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