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家長,應該怎麼讓孩子寒假離開手機

現在手機以及非常普遍,高中生擁有手機也很正常。平時學校不讓同學帶手機上學,一到放學或假期,很多同學就做到“機不離身”。很多家長都恨鐵不成鋼,想過很多措施來“堵”住孩子玩手機,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尤其到了寒假,又快過年了,孩子更會以放假為藉口,沒日沒夜的玩手機。這樣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更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損害。

高中生的家長,應該怎麼讓孩子寒假離開手機

首先,說說高中生玩手機的危害。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玩手機的危害,但是和孩子說的時候,要麼被孩子無視,要麼自己也說不出令人信服的道理。這裡就總結一下手機有什麼危害,這是說給孩子聽,也是說給一些覺得無所謂的家長的:

一是影響孩子身體健康。(1)很多孩子玩手機,喜歡躺著或癱坐在沙發上看手機,因為手機本身的光源不強,需要人眼睛比較費力的盯著手機熒屏,長時間看手機容易引起視覺疲勞,尤其是在環境比較暗的晚上,對眼睛傷害最大。長此以往會造成眼睛視力下降、近視度數加深,甚至引起眼睛晶狀體脫落、白內障等。(2)孩子晚上玩手機還容易忘了時間,或者看手機看的精神亢奮,結果想睡卻睡不著覺,熬夜也成了常態。這樣不僅影響第二天的學習、生活,同時對身體也是一種傷害。熬夜會導致記憶力下降,這點對高中生來說危害是非常大的。有的孩子上學的時候每天做作業的時候熬夜,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假期因為玩手機熬夜,那就得不償失了。

高中生的家長,應該怎麼讓孩子寒假離開手機

二是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現在的手機能夠上網,孩子也把手機當成上網或玩遊戲的工具,而網上很多東西都缺乏監管,成了影響孩子的“灰色地帶”。(1)網上很多不健康的信息,通過手機蔓延到孩子中來。高中的孩子還處於青春期,網上很多小說、視頻或網站,往往都有一些對人產生誤導的內容。如果孩子看到這類小說、視頻、網站,在缺乏監管和引導的情況下,很容易沉浸其中,最終沉淪下去。(2)網上一些言論、文章的論點和思想不正確。高中的孩子雖然有了自己獨立的意識,但是還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比如一些文章吹噓讀書無用論等無根無據的言論,有些高中生看了後,可能會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網上一些政治導向、價值導向錯誤的報道、文章,如果被某些高中生接觸,有可能對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深遠影響。

三是影響孩子的學習。我一直在強調,學習的時候要專注,而手機正是打破孩子專注力的罪魁禍首。試想一下,孩子正在學習,忽然,來了一個短信,看還是不看?看,勢必打斷孩子專注學習的勁頭;不看,很多孩子都充滿了好奇,心裡始終有看一看的衝動,更影響學習。還有,如果學習前長時間玩手機,等學習的時候,還沉浸在之前的遊戲或小說中,想要進入學習狀態是難上加難。

高中生的家長,應該怎麼讓孩子寒假離開手機

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是給孩子講“大道理”?還是強硬的把手機沒收?相信這些方法很多家長都用過。但是效果如何?是不是孩子對您的情緒更反感了呢?

我們管理孩子手機,要用到疏堵結合的方式。

首先,必須明確,假期手機的主動權必須掌握在家長手中,即我不是不讓你玩手機,但是使用時間、方式在我可控範圍內。可能有的家長會說,我的孩子根本不聽我的,一和他提不同意見,他就和我摔桌子,甩臉子。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只能說是您平時太嬌慣孩子,沒有在孩子心目中樹立正確的家長形象。如果長此以往,孩子沒有人能夠正確的引導,很難保證心理能夠健康發展。家長可以和孩子以朋友方式相處,但前提還是孩子的監護人和引導者,高中的孩子缺乏自律,如果家長再不管控,任其放飛自我,將來社會必然會給孩子沉痛的教訓。據我多年觀察,發現很多家長覺得管不了孩子,很大程度都是因為自己不願意付出精力,時間去改變孩子。所以如果想讓孩子以後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能夠融入社會,請擔負起家長的責任,引導孩子積極向上,做一個自信陽光的青年。

高中生的家長,應該怎麼讓孩子寒假離開手機

其次,我們家長要以身作則。高中的孩子雖然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但是他們還是會受到家長以及周邊環境的影響,如果家長給他的影響是正面的,那麼孩子也會向好的方面發展,如果家長帶給孩子的是負面的榜樣,那麼家長再怎麼說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點用處也沒有。所以,在假期裡,家長也放下手中的手機,或酒杯等,陪陪孩子。平時孩子上學的時候,一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除去睡覺時間,孩子和家長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假期正是家長和孩子培養感情,增進了解的好時間。你們想一想,等孩子考上大學,一年最多能見2個月,而且孩子大學後更不願意在家和家長溝通了,到那個時候你再想和孩子交流感情,彼此親熱親熱,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所以趁假期,放下手中的手機、酒局、麻將,陪陪孩子,不要等孩子上大學,或大學畢業到遠方工作,才渴望能夠多和孩子相處。

再次,家長可以幫孩子樹立假期學習目標,規劃假期時間。很多孩子假期沒有計劃,早晨想幾點起床就幾點起床,晚上想幾點睡覺就幾點睡覺,生活完全沒有規律。這個時候,家長就應該幫助孩子規劃假期時間,並監督孩子完成。由於寒假一共就三個星期左右,除去春節一週左右時間,那麼真正能學習的時間也就兩週多,我們先給孩子樹立假期學習目標,比如一個星期時間把假期作業完成,一個星期時間鞏固之前學習的內容,爭取在開學的時候把自己的成績提高一些。這就需要我們幫助孩子把目標分解,細化到每一天。比如:早晨7點起床,吃早飯,8點半開始學習,寫作業或者複習之前的薄弱學科,學到10點半—11點,吃飯,玩會手機,睡午覺,然後下午2點半學到4點半,休息(看會手機或電視),吃飯,然後散步或鍛鍊身體,晚上6點學習到9點,洗漱睡覺。這樣的安排保證每天學習7個小時以上,同時還能充分的休息。當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習慣,按照自己和孩子商量的時間來做,保證每天保質保量的完成計劃,給出適當的獎懲機制,比如在零花錢上做加減等,讓孩子有動力,自覺完成計劃。

高中生的家長,應該怎麼讓孩子寒假離開手機

家長也可以給孩子下達任務,如果孩子完成任務,可以讓孩子玩會手機或他想要做的事情,如果不能完成任務,那麼對不起,不能讓你玩手機或他想要做的事情。下達的任務可以是做一些家務,或者完成某科習題。如果完成任務,可以讓孩子玩半個小時手機(玩手機時間千萬不要太長)。由於我有一個侄女,一個外甥女都在高一,所以我給她們施加了一些壓力:給她們一人一本《物理自診斷》書,讓她們趁假期把學過章節的習題都做一遍。這樣,每天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多一點,玩手機的時間就少一點,如果她們真的能認真這麼做下去,物理成績一定能夠提高上去。

因為寒假的時候,大部分家長都需要上班,很難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所以可以找一些孩子在同一年級,同時孩子人品和學習都不錯的家長,讓孩子在一起學習。在學習的時間裡,不要讓孩子擁有手機。這段時間他們只能是一起學習或者一起討論問題,這樣他們之間才有可能產生學習上你追我趕的競爭模式。如果兩個孩子之間學習水平差不多,那麼家長在和自己孩子交流的時候,千萬不要總拿另一個孩子的優點來批評自己的孩子,這樣孩子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或自卑心理,我們可以和孩子聊聊幾個孩子一起學習時,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心得體會,有哪些地方是我們孩子值得肯定的地方(這是重點,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哪些地方還需要向其他孩子學習,加強的地方。對於自己的孩子水平比其他孩子差的時候,我們首先還是要肯定自己孩子的一些優點,然後,再幫助孩子分析自己的不足以及在與其他孩子一起學習的時候,我們孩子可以嘗試在哪些方面向其他孩子學習。這樣,既讓孩子在與其他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增長知識,同時,又能產生“革命的友誼”,何樂而不為呢?

高中生的家長,應該怎麼讓孩子寒假離開手機

最後,我們可以讓孩子玩手機變成學習助力。怎麼能讓手機成為學習的助力呢?一是之前提到的,下達任務,當孩子完成任務後讓孩子玩一會手機。這樣孩子會為了玩會手機,爭取提前完成任務,這樣學習娛樂兩不誤;一是引導孩子玩一些健康的遊戲,比如最近比較流行的知識問答類遊戲,如微信的頭腦王者等,通過回答各種問題來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在遊戲中學習知識,增長見識,也許一個假期過後,自己會成為一個小小萬事通。

如果對我的文章感興趣,可以關注我,還有更多精美文章供您閱讀。

針對高考物理的重難點內容,我與王尚老師整理了高中物理重難點專題八十講,把重點內容與解題思路都做了系統整理,併為資料中任何一道題都錄製了視頻。這份資料每道題的旁邊都有一個二維碼,掃碼即刻看視頻講解。

請大家給我私信,把您的郵箱告訴我,我把這份資料用郵件給您發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