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区块链项目都要搞社群?难道是为了方便割韭菜?

区块链和传统互联网产品的运营的差异其实现在可以说的不多,因为区块链真正有落地产品的项目还不多。首先交易所和媒体,这两种大多都不是区块链,运营思路还是和传统互联网产品相近。

为什么区块链项目都要搞社群?难道是为了方便割韭菜?

【公链开发者社区为重】

区块链项目属于分布是商业,没有所有权的概念,产品不属于任何人和组织,不是由某一个企业或是组织来运营,而是通过社区治理的方式来维护,所以社区是区块链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现在区块链项目可以粗暴的分为底层公链和这些公链上的dapp,公链运营方面重点在开发者社区,需要通过营销、路演、开发者大赛等等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进来。因为作为底层公链,如果上面没有开发者来开发应用,基本就是个光杆司令没什么作用,就好像一个应用商店没有应用,技术再好也是扯淡。

为什么区块链项目都要搞社群?难道是为了方便割韭菜?

【没有产品的项目偏社群和营销】

很多底层公链还在很早期的阶段,所以基于这些公链的Dapp就是更早期的概念了,大多只有概念没有产品,白皮书一发,token一发,就开始做运营。从现在区块链团队的招聘就可以看出来,大多招的都是技术和运营,很少有招产品的,招运营也是社群运营、内容运营这些方向,几乎没有招产品运营方向的,毕竟产品都没有,运营个篮子。倒不是说产品不重要,只是说大多还没到这个阶段。

所以大多数项目基本都是通过社群的方式在telegram和微信群先圈住用户,做的也是偏向市场和用户维系的工作,比如营销pr、社群这些,然后持续的公开项目的进度,鼓励更多用户参与到社区的建设里面来。虽然区块链没有产品,但是有token,所以可以设计一些玩法,常规的就一些空投和裂变,爱搞事的会做系列的活动,持续的活跃社群氛围。

(插一句:现在区块链里面社群和社区概念有些混淆,我自己是习惯把有产品依托的叫社区,没有产品只有token做的叫社群。不一定对,只是我自己方便区分做的定义。)

为什么区块链项目都要搞社群?难道是为了方便割韭菜?

【有产品的项目建立社区共治】

对于少数已经有产品的运营和传统互联网运营倒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一个主要的差异就是社区,需要发展足够多人参与社区共治。目前有一些产品发展社区用户这块做得很不错,有不少忠实的粉丝积极的做着运营和宣传的工作,但是因为大多数用户其实是没有什么运营的经验的,所以可以看得出做起来就比较困难,这方面前期运营有必要做一些指导。

【还有一些操纵币价割韭菜】

当然也有一种运营,就是在团队融到钱之后不断的花钱做PR上交易所维持币价,没有用到后续的价值创造,这明显是不可持续的,甚至操纵币价割韭菜。我一个朋友之前专门给项目做社群,让他分享一些社群运营经验的时候,他说:“没有什么需要分享的啊,就是安慰韭菜,安抚情绪,拉拢人心,然后收割。”当时把我们群里几个人都逗笑了。

另外很多项目的经济模型明显很不合理,过于强化奖励早期参与用户,到后续的人就不再有动力了,也是明显不可持续的模式,所以在投资的时候得看仔细了,团队把钱花到了哪里,还有经济模型的合理性都是重要的参考标准。

为什么区块链项目都要搞社群?难道是为了方便割韭菜?

【国际化,外语和理解各国文化】

另外一个大的差异是区块链项目比较注重海外市场的拓展,因为区块链的特性,所有区块链项目从诞生开始都是全球化的项目,没有国家和区域的限制,所以海外用户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而海外用户本身和国内用户就有差异,不仅是语言上的,还有文化以及思维方式上的。日本对区块链态度一直很开放,加上自己对日本一些东西比较感兴趣,所以最近也在开始学日语,说不定以后去开拓日本市场。

当然除了差异,也有不少共通点地方,活动策划、社群运营、文案转化等等都是两个领域可以通用的能力。

总的来说,区块链项目大多数运营偏社群和营销,是由当前行业整体的发展阶段决定的,后续项目陆续上线之后自然会有很多新的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