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带你去CUHK

1、依山傍海的香港学府

中大作为香港长期公认排名第二的学府,硬件条件肯定没话说,香港政府每年给学校的补贴十分可观,据说分摊到每个学生平均能达到十万。理工科需要的实验室、机房,医学生需要的解剖人体,都十分可观,听说酒店管理系的干脆给盖一座五星级酒店。

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带你去CUHK

中大是香港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学,134.4公顷的总面积即便在天朝也算是比较大的校园了。整个中大直接占了一座山,依山傍海,不远处就是吐露港,晚上可以看到超绝的夜景。中大校园环境只能用“好顶赞”来形容,植被覆盖率极高,花卉品种丰富,如置身与一个大型植物园中。此外,中大还是一个大型野生动物园,不怕人、飞入各大食堂的各类小鸟,翻垃圾桶、抢人水果的猴子,神出鬼没的蛇等等,不一而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其他香港高校,它们常被戏称为“一栋楼”,下雨天不打伞就可以到达校园各个角落。

如果要体会中大环境的精髓,只要站在著名景点“天人合一”处,就能感受到“海天一色,天人感应”的超脱离俗。

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带你去CUHK

5个图书馆,两个足球场,4个体育馆,5个大食堂,这么奢侈的条件足够让其他学校的人羡慕嫉妒恨了。CU所有的图书馆中,最暖和的要数崇基,最冷的则是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而馆内空间,靠窗的位子是普遍不暖和的。中大图书馆种类繁多,还有很多外文原版书,包括很多所谓的“禁书”,再加上众多的专业书籍和电子数据库,基本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中大的环境和设施很好很强大。尤其是体育设施非常齐全。香港的学校都有钱到爆,钱砸起来一点不心疼。体育设施里,有两个足球场和400m跑道,众多网球场,多个室内羽毛球场,比较多的室内外篮球场,有很多健身房,一个壁球馆,一个露天游泳池,一个水上活动中心等等……在香港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有这么多地方可供锻炼,实属难得。

2、美女和美食都是绝杀武器

学校冷气开得冻死人,好多人喜欢再穿一件针织衫或者卫衣,下面搭个短裤人字拖,抱个书,抱个笔记本,急匆匆走来走去。

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带你去CUHK

(钱穆图书馆)

夏天去学校尽量穿长裤长裙,尤其是要在户外待一段时间的时候。生态环境太好,虫子很多、蚊子很毒。去办开学手续时作死穿了短裤,被叮了十几个大包,一整个夏天都没好。

中大的餐厅数目是全港大学之冠。关于美食这个问题,真的不想多打字。粗暴一些,直接砸图吧!不光食物好吃到飞起,食堂环境也是尤其能烘托品尝佳肴的氛围。

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带你去CUHK

(兰苑的特厚西多士,五层西多士淋上朱古力酱和炼奶,很多人慕名而来)

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带你去CUHK

(范克廉学生膳堂--番茄肉酱意粉)

3、自由宽松的校园氛围

在中大4年最大的感受是自由。自由体现在你可以自由选择喜欢上的课,没有固定的班级,没有班主任没有辅导员;你可以自由选择跟谁做室友,房间随你挑,24小时热水供你洗澡,24小时简易厨房可下厨,24小时不断电,24小时100M宽带没有墙。

当然自由也要付出些代价的,没有人管你就意味着要自律,什么事都得靠自己,千万不要指望有人会主动教你做功课、带你做项目、早上叫你起床、帮你带饭或者帮你找工作。这个道理很简单,但真当你处于这个环境的时候还是要时刻提醒下自己。

学校的各个机构,说白了就是为你服务的。有专门为非本地学生设计的各项活动,比如explore Hong Kong,贯穿全年;有广东话课程,费用很低;有性别关注组,开学第一天的orientation就在跟你强调x骚扰这些事情怎么应对找谁求助等。顺嘴插一句,中大在性别研究领域是挺先进的了。

还有帮你提升学习研究能力的部门(叫learning enhancement center), 会定期举办讲座、活动,针对本科生、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开展研究能力提升讲座等。当然还有就业中心,预约改CV,频率非常密集的关于简历准备,推荐信准备,面试技巧,职业选择等等方面的讲座。

4、一流的学术水平

北岛,杨振宁或许就在在你隔壁的那栋楼,白先勇每个春天带着昆曲与你有个约会

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带你去CUHK

据说教授的工资每年一两百万包吃包住妥妥的,所以能吸收到不少国外海归业界精英过来,水平有保障。而且一般中大的专业课一个班也就50人左右,一个教授还是可以有足够精力认真对待学生的。

至于学业辛不辛苦就很看个人选择了,你想继续做学霸挑战难度,可以尝试双学位、跟大牛教授、提前上研究生课程等等;你想低分飘过不求高GPA,可以选各种颓课靠期末突击混考试。

留学战地-让世界与你无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