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研的哀與愁:學者淪爲發論文機器

近日,甘肅省科學院副院長、甘肅省僑聯副主席閆鵬勳在接受採訪時說:“做科學研究不能只從‘論文到論文’,要關注實際應用,今天中國的科研成果太缺乏應用轉化能力”。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在現今的學術圈,唯論文論調一直唱響,重數量輕質量、重基礎輕應用、重短期輕長期等現象嚴重,尤其是一些地方和單位,論文成為唯一的科研評價指揮棒。

中國科研的哀與愁:學者淪為發論文機器

“培育出一個新品種與發表一篇高水平的SCI(科學引文索引)論文,不好判斷誰水平更高、貢獻更大,也不好用同一把尺子來衡量。”中國農科院研究員王濟民說,近年來受論文這個指揮棒的影響,一些專長是培育品種、研發農機的農業科研人員也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來發論文。

中國科研的哀與愁:學者淪為發論文機器

以文章為評價主軸的評價方式曾對基礎研究起到了積極的研究作用,鼓勵人多寫科學論文,尤其是好論文,當然是好事。然而,近年來,唯文章的方式被無限推廣到所有科技領域,副作用很大,已經嚴重的阻礙了我國科技的發展。


造文章式的科研,誤導了學生對科研的理解,更阻礙了國家科學的發展

曾經有一個青年學者非常苦惱的說過:

“這種生活很無聊。因為我自己在寫論文,覺得很無聊。我知道如果在學術圈混,就是這樣每年要寫很多論文。成為一個論文機器。我漸漸思考,這不是我期望的人生價值。我的人生價值一直是追求影響力,對社會與國家的貢獻。覺得很悲哀與失望。因為我覺得我未來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就要幹這種無聊的事 ….”

中國科研的哀與愁:學者淪為發論文機器

更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的論文導向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搞低水平重複建設,往往組織一些很大的團隊,去做一個大工程。這種研究實際上做的並不是真正創新的東西,而是一些重複性的工作,耗費了很多人力物力。“但是這樣的東西在我們的科研體系裡有很好的適應能力,因為這樣的成果可以發論文,往往還是頂級期刊,由此還能拿到更多的基金項目,於是形成了一個循環,對於科學發展的好處並不多。”

但是這樣的科研的並不能解決問題,更沒有實際意義。許多的科研雖然說明面上寫在紙上,大家都說自己的意義重大,但是落實到工程實際就不那麼重要了。吳楷喆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所理解的科研是要解決問題和回答問題的,論文只是打草擼兔子的事,是順帶的事,甚至是副產物。

所以說科研是要創新的,不管是偏應用的還是偏理論的,都要創新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或者回答問題的。

新規促生態:從“唯論文”到“泛論文”的進步,或許才是打開學術的正確姿勢。

中國科研的哀與愁:學者淪為發論文機器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克服唯學歷、唯論文的傾向,注重靠實踐和貢獻評價人才。有專家認為,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學科,藝術類,自然科學、醫學,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一定要分類,不能搞一個標準,也沒有唯一標準。

這顯然是有道理的,也最需要在實踐中去執行:綜合性大學浙江大學率先以論文影響力、社會貢獻度等為主要考量,列出了一系列新規。

近年來的做法是逐漸以標誌性成果來代替羅列論文,從定量分析逐漸過渡到定性分析。論文是重要但不是唯一指標,並逐漸導向學術影響力評價。

據校方透露,浙大已出臺政策,徹底取消對論文篇數的要求,在職稱評定中以論文影響力、社會貢獻度等水平描述為主要考量,關注同行對於老師水平與貢獻的公共認知。如果一個教授一年只寫了一篇論文,但是這篇論文很有分量,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他在職稱評定中就更佔優勢。

很大程度上講,它突破了“唯核心期刊論”的束縛,擴大了論文刊發的載體範圍,對論文的價值重構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科學上面沒有平坦的大路可走”。過於倚重論文的傾向也被越來越多人詬病,論文評價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唯論文導向”不能完全體現科研成果的水平和價值。近年來,我國的科技評價制度不斷完善,分類評價改革穩步推進,並取得了一定成效,相信在未來,被破壞的學術生態也能得到一定的平衡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