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人間吃貨指南——邯鄲篇

邯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8000年前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邯鄲為趙國都城,魏縣為魏國都城;漢代與洛陽、臨淄、南陽、成都共享“五大都會”盛名 漢末曹魏在臨漳建都,先後為曹魏、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北宋,北京大名府成為北宋北京;清代,大名府為直隸省第一省會。

大名小磨香油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邯鄲篇

大名縣小磨香油早在清代光緒四年(1878年)開始出現,第一家是南關回民楊殿魁家,他由作秦行生意改為磨香油。當時他從山東東昌府請來一位磨油師傅。合夥在大8城內西街(與羊市街口相對)開設了一個小磨香油坊。此人善經營生意,除每天走街串戶零售香油外,他還天天往板鋪、包子鋪賒銷送油,給各鋪立下賬冊子,定期算賬。這樣一來,小磨香油在大名逐步普及開來。尤其是回民,大多是用香油調味。售油量由少到多。每天可售出六鬥芝麻的香油(每鬥芝麻二十四斤)。

郭八火燒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邯鄲篇

“郭八火燒”有著悠久的歷史。創業人郭致忠,祖籍大名城西大韓道村,曾到北京(原叫順天府)學藝。清光緒二十一年,即一八八七年回到大名,在縣城開業,經營火燒。因他從順天府學藝而來,堂號首取“天”字,並希望買賣興隆,又取“興”字,故立店鋪字號為“天興火燒鋪”。郭致忠小名叫“郭八”,因此,當地人便把他經營的火燒鋪叫作“郭八火燒鋪”了。

花椒子油烙餅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邯鄲篇

花椒子油是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特產,秋後新榨的椒子油濃香撲鼻,用之烙餅食之有花椒的純香,回味悠長。花椒子油烙餅因其美味,深受附近武安、磁縣、峰峰等縣區人民喜愛。

二毛燒雞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邯鄲篇

二毛燒雞”創業於一八○九年前後。因第一代開業人社會 地位低下,沒有人叫他真實姓名,直呼他的渾號“二毛”。於是,他煮的燒雞也就稱為“二毛燒雞”了。相傳當時文武科選時的應試才子府道官長,及富商大賈,都 喜歡吃他的燒雞,吃後讚不絕口。從此,“二毛燒雞”名聲越傳越遠,名氣越來越大,現 居邯鄲“八大地方風味名吃”之首。“二毛”本是對他的貶稱, 但“二毛燒雞”卻成了名貴食品的美稱。

馬頭酥魚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邯鄲篇

邯鄲特產馬頭酥魚是由滏陽河中的小鯽魚經精心烹製而成,馬頭酥魚其魚形不散,魚肉鮮嫩潔白,味道鮮美。馬頭酥魚特別適用老人、幼兒食用,被評為邯鄲市十大名小吃之一,是馳名中原的地方名吃。魏晉時期即被列為貢品。魏晉名廚李德和他的弟子總結前人的經驗,反覆研製而成。

抿階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邯鄲篇

抿階是河北省邯鄲市涉縣的一種風味小吃,抿階在在陝北方言中讀“抿階兒”,所以也寫作“抿階尖兒”。抿階是一種粗糧細做的麵食。做法是:以雜豆麵、玉米麵和少許白麵和團,沸水煮胡蘿蔔條、扁豆絲等菜,以打滿小孔的鐵皮加框為床(稱為抿階床),用手將麵糰自小孔抿入鍋內,熟油加蔥、鹽為“調花”,注入鍋即成,涉縣北部的群眾熟油加野山蔥花為“調花”香味更濃郁。如今這道民間風味以登上大雅之堂,在涉縣星級飯店賓館也可吃到。

廣平繒肘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邯鄲篇

廣平繒肘是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的獨特產品之一,歷史悠久,廣平繒肘與外地繒肘類製作工藝、風味迥然不同,廣平繒肘切之盛盤,如花朵圖案,廣平繒肘選料考究,肉質瘦嫩,營養豐富,色、味、型均有獨特之處。

大名五百居香腸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邯鄲篇

大名五百居香腸源是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的有名小吃,邯鄲市八大地方風味美食之一。此菜起源於道光元年。成品色澤純正,腸條飽滿,粗細均勻,肥瘦適宜,香味醇厚,甜鹹兼具,軟滑利口,食之不膩,且耐久存。系以新鮮豬大腿肉、肋肉、臀部肉、腰肉為主料,大多為瘦肉;腸衣為漂洗潔淨無暇的豬腸衣;輔料有石落子、砂仁、香精、精鹽、砂糖、純高梁酒及陳年醬油等。先將肉料洗淨去血,切成肉丁,加以各種佐料及調料,攪拌均勻,放置3小時左右,待料味入肉後再灌腸。每灌14釐米左右用麻繩結紮,邊灌邊扎,直至整條腸衣灌滿,然後經恆溫烘乾而製成。成品色澤純正,腸條飽滿,粗細均勻,肥瘦適宜,香味醇厚,甜鹹兼具,軟滑利口,食之不膩,且耐久存。

一簍油水餃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邯鄲篇

一簍油水餃是是河北省邯鄲市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民國時期1944年王金堂在河北省邯鄲市洛新街水餃館創制。由於選料精細,堅持用新肉(當天宰殺的肉),配上小磨麻油和上等調味品,精心制餡、包制,成熟後汁包餡,吃時流油,故名。

一簍油1999年被國家國內貿易部評為中華老字號,並榮獲中華金鼎,河北省名小吃等名譽稱號。一簍油店內佈局裝修與燕趙文化相結合,酒店內雅間以回車巷、學步橋等邯鄲市成語典故為名稱,酒店內還裝修有十三縣命名及由來典故等,文化氣息濃郁。

永年酥魚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邯鄲篇

永年酥魚是河北邯鄲的小吃之一,屬於冀菜系。不知始自何年。民國年間,永年酥魚出售成了各飯館熱門食品,供不應求。人們吃魚最擔心的是怕魚刺扎嗓。不知是那個師傅,創造一種製作方法,再大的魚骨也能酥爛,而魚形照樣完整如初,魚肉味道鮮美。魚骨是磷、鈣最多的物質,過去白白扔掉,十分可惜,如今變成了可口的食品,供人吸收,山珍海味,在營養價值上,也不過如此。


磁縣胖妮燻雞

美味人間吃貨指南——邯鄲篇

胖妮燻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名餚,屬於河北菜。此菜起源於邯鄲市磁縣磁洲滏陽街焦家,焦明老人始創制,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至今已是五代傳人。經熏製的胖妮燻雞,水分少、皮縮裂、肉外露、香味濃、肉質嫩,素稱存放一年不變質。創始之初,燻雞因各方面因素和氣侯的制約,只限在冬季加工,一季下來生產燻雞有限,後經不斷反覆改進,使燻雞生產打破了只限冬季加工變為四季加工,生產產量逐年提高,由此,胖妮燻雞聲譽大振,堪稱磁洲一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