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馨偷用化妆品:孩子审美敏感期千万别错过

甜馨偷用化妆品:孩子审美敏感期千万别错过

◆◆

文 | 涵涵妈

最近有个妈妈私信问我说:“涵涵妈,我家孩子吃饼干非得要完整的,缺个角都不行。吃苹果,非得挑最大最红,没有斑点的,依着他会不会被惯坏呀?”

其实呀,这都是孩子进入审美敏感期的表现。天下孩子都一样,明星家的也不例外。

李小璐曾经发过一条微博。

甜馨偷用化妆品:孩子审美敏感期千万别错过

马伊琍不是也曾发过女儿要打耳洞的长微博么?宝宝们这些“臭美”行为都是正常的。

当妈的应该都深有体会,不知从何时起,每天早上给宝宝穿衣服,变得异常艰难起来,这个不好看,那个不想穿,看着他们小小年纪那讲究的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涵涵之前上幼儿园时,在穿衣服上,我可没少费劲。后来索性每天早上打开柜子让她自己选。

但是深秋的下雨天,她都要穿裙子啊,还非得光着腿,说是漂亮。

我说不行,她又上演言情剧,边哭边喊:“啊……你不是说你最爱我吗?那为什么还不想让我漂亮?”

我要是在秋冬穿裙子,而恰好没给她穿,那就更来劲了,“妈妈,你怎么给自己穿裙子,不给我穿呀?是不是想把自己打扮漂亮,把我打扮丑呀?”

我要是买一双新高跟鞋,她绝对晚上回来爱不释手地先摸上几遍,然后赶紧脱下鞋,穿上走来走去,走来走去,有时还跑来跑去,奇怪的是,我担心的“会不会崴脚”从来都没发生。

后来“爱臭美”升级了,涵涵开始偷用我的口红和眉笔。于是,在她5岁生日的时候,我送给她一套儿童专用化妆品,但为了安全起见,臭美完之后,还是会让她洗掉。

这不,最近要过年了,我念叨着要去做头发。她一听欣喜异常,兴奋地说:“妈妈妈妈,我们一起去吧,我想烫个卷。”

当然没有带她去,因为我的发型师朋友说,小孩子以后有的是臭美的时间,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做。

不过,她却大力支持我做头发这件事,就算跟爸爸在家待了7个多小时,也不打电话催我,只是叮嘱我“一定要做漂亮点啊!”

以上统统是审美敏感期的表现,很多书上把审美敏感期的年龄段划分为2.5岁-5岁,其实我觉得倒没这么严格。

1

孩子最初的审美是从挑剔吃的开始,比如:是不是完整的、最大的、最好的?

甜馨偷用化妆品:孩子审美敏感期千万别错过

这不是孩子贪婪,也不是没有孔融让梨的精神,而是他到了审美敏感期。他觉得:只有完整的东西才是完美的。

2

再后来,儿童审美的注意力会放在他所使用的事物上:纸不能有豁口,不能打折;一笔画下去没有遂愿,这张纸自然就不完美了,扔掉……

涵同学就是这样,画画不用我买给她的美术本,非得用A4纸。而且上面不能有污点,也不能有任何笔迹,画一幅画用一张纸,哪怕只占了一丁点儿空间,第二幅画绝对不能跟第一幅在一张纸上。

咱总觉得纸上有点笔迹完全不影响使用,一幅画只占了一点空间,完全可以在旁边接着画么,正面用完了,反面也别浪费呀。

可审美敏感期的孩子不这么认为,他们只有一个出发点:完不完美?

而且,想想看,我们觉得宝宝是在涂鸦、乱画,可对于人家来说,那是在创作呀。怎么可以不完美?

甜馨偷用化妆品:孩子审美敏感期千万别错过

这一时期,宝宝还特别喜欢五颜六色的东西,并且有自己偏爱的颜色。

比如:涵同学说要把她的头发染成彩虹的颜色

甜馨偷用化妆品:孩子审美敏感期千万别错过

再比如:英语课上,当老师问“ What color do you like?”时,涵涵会坚定地回答“I like Pink and white.”

3

孙瑞雪老师说:“当儿童把高度的审美透过外在事物完善之后,就会回到自己的身上,对自己的身体以及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

就像涵同学深秋下雨天也要光着腿穿裙子一样,我给她穿了打底裤,她会趁我走了之后,偷偷把裤子卷到膝盖以上,直到裙子能遮住。

针对这种会伤害身体,或者说不恰当的审美(比如有的小孩觉得夜店风漂亮)出现时,我们可以转移她的审美。

当时我是拿着明星穿裤子或者找一些穿打底裤套裙子也很漂亮的图片给她看,并讲了一个我身边因为爱美,长大后腿一直疼的故事给她听,来引导的。

甜馨偷用化妆品:孩子审美敏感期千万别错过

总之,孩子在审美敏感期内,出现的这些行为,如果能够被正确引导,而不是被贴各种不好的标签的话,那它最终会透过一连串的尝试内化为儿童审美和文化的一部分。

孙瑞雪老师在《捕捉儿童敏感期》里曾写道:

今天我们常常看到白色的墙上有着黑色的脚印;跨进楼道,我们看到墙面到处是污垢、痰迹;公共绿地的各个角落里睡满了食品垃圾……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太多的混乱、肮脏,这些东西实际是我们内在生命的外在展现,是我们破坏了早期儿童敏感期的一种代价!

因此,爱美还会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比如:因为爱美,所以不会去搞破坏和乱扔垃圾。

真的,爱美是会遗传的。妈妈爱干净,爱收拾,女儿很少有不爱干净的。

而且走向社会,外表真的很重要。没有外在美的吸引,谁有兴趣和时间去发现你的内在美?

还记得刷爆朋友圈的这个视频吗?同样一个小女孩,穿不同的衣服,路人和餐厅里的人给予不同的对待。

大人的社交场合又何尝不是这样,在互相并不熟悉的聚会中,那些最受欢迎的永远是貌美精致的女人。

并非浅薄的人多,注重内在美的人少。而是“爱美之心”是人的本性,一切都是潜意识驱使下的必然行为。

而审美、品味这些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就像儿童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4岁时的爱美习惯,影响人的一生。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呢?

1. 经典绘本实乃艺术品

很多经典绘本的绘画者都是大师级的人物。而且他们深谙儿童心理,从小“喂绘本”长大的孩子,在画画方面,你会发现也很有天赋。

因为美的东西见的多了,自然就浸润在了骨子里。就像溥仪不用学鉴赏,就知道哪些是真迹,哪些是赝品一样。

2. 多带孩子看画展、儿童剧等,接受艺术熏陶

甜馨偷用化妆品:孩子审美敏感期千万别错过

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先生去探访卢浮宫时,遇见一件令他震撼的事儿:

当时,有一群七八岁的法国孩子和徐庆平先生一起进去,孩子们由一位戴眼镜的女老师领着去参观一间建筑模型展厅。进去的时候,他听到老师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要仔细看,然后,要给我讲讲,希腊罗马式建筑的美和哥特式建筑的美有什么不同?”

求学期间,他还发现在欧洲国家,孩子们从小就有去观赏艺术活动的习惯,每到周末和假日,他们总是去看展览、听音乐会、欣赏演出。他们到任何一个新的地方去度假、休息,工作之余总是首选参观博物馆,而且是美术博物馆。

甜馨偷用化妆品:孩子审美敏感期千万别错过

3. 带孩子感受自然之美

杨丽萍独创的《雀之灵》震撼大江南北,灵感就源于自然。看看她所居住的月亮宫的图片,你就知道自然之美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了。

当然人家有人家的天赋和坚持,才有今天的一切,这里就不讨论了。

4. 培养审美从穿衣打扮开始

给孩子穿有品质有美感的衣服,允许孩子一些“臭美”的小行为。比如涵涵想涂指甲油,我就给她买了孕妇和儿童专用的。她自己涂好后,臭美地见人就“炫耀一下”。

慢慢地孩子对穿搭的审美会潜移默化到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审美上。

5. 规范孩子的言谈举止和礼仪

穿的再美,长得再漂亮。若是没有礼仪,一说话,一做事,举手投足间就会把教养泄露。就算看起来很美,但人感觉起来却不舒服,于是越看越不美。

而大方得体的孩子,不仅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也自信满满。

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孩子的审美来源于父母从小的培养,让孩子接触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象,比如带孩子感受自然之美,建筑之美、诗词之美、绘画之美,服饰之美甚至饮食之美,孩子就特别容易受到影响,养成良好的审美品位。

总之,孩子爱美,是一件很值得欣喜的事情。就算你不成全她审美敏感期的所有“臭美行为”,但也请不要乱贴标签,随意破坏哦。

作者简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和亲子阅读。爱看书爱研究的妈妈。推崇接地气儿的育儿理念,分享最实用的育儿方法。育儿路上我们携手同行,让更多妈妈少走弯路。欢迎添加涵涵妈微信:hhma02,一起探讨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