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終於將喝上大陸水 台當局卻出手干預通水典禮

海外網7月27日電據臺媒報道,金門自大陸引水的工程已經完成,原定於8月5日在金門舉辦金廈通水典禮。不料,臺陸委會竟出手干預,稱按照目前的兩岸關係,舉辦典禮“時機不宜”,要求金門縣推遲舉辦。

早前,為解決金門天然水資源條件侷限的問題,2013年兩岸海協會與海基會達成共同意見,著手金門自大陸引水的項目。兩岸合作解決金門用水問題,原本是美事一樁,不想,臺陸委會竟拿民生問題當“牌”打,要求金門縣推遲辦理典禮。給出的理由卻是受到大陸“打壓”,“目前時機不宜”。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27日宣稱,目前金門自大陸引水的工程已完成,也正持續測試(試通水)當中,基本上運作良好,已完成購水和供水的條件,金門縣政府與陸方原規劃在8月5日各自辦理引水、通水典禮。

但他話鋒一轉,稱臺當局受到大陸“打壓”,“損害尊嚴與利益”,此時辦理引水典禮“時機不宜”,希望金門縣政府“衡量兩岸關係的整體形勢及社會觀感”,“體諒”臺當局的立場,“以大局為重,推遲辦理引水典禮,另擇適當時機再辦”。

據悉,因金門降雨不足、湖泊淺,不易興建水庫,夏天水質易富營養化等問題,當地居民長期仰賴地下水,但過度抽取地下水,造成海水滲漏,已讓金門土壤鹽化問題日益嚴重。

而金門每天用水約需5萬噸,目前每天自大陸引進原水1.5萬噸,除了尚未付費之外,金廈之間目前已經實質通水。雖然目前是試通水,但金門民眾實際上已經在使用來自大陸的水了。

兩岸“同飲一江水”,其之於兩岸民生合作及兩岸交流的歷史意義無需多言。然而,臺當局用此民生項目來當“靶子”,也引起了臺民眾的反彈。有臺網友留言諷道,臺陸委會“秀下限,罔顧金門民眾民生”,還指出民進黨當局“玩弄把戲!”

事實上,熟知大陸引水計劃的人士都會理解其艱辛歷程,大陸方面也一直在積極推動該項目。2015年2月11日,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指出,大陸非常關心金門缺水問題,一直在積極推動福建向金門供水項目。2017年12月27日的國臺辦發佈會上,發言人安峰山也表示,福建向金門供水項目合同自2015年7月20日正式簽署以來,大陸方面一直是按照“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的態度和誠意推動工程建設,希望惠及金門的廣大民眾。(海外網 楊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