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不容易叫出名字的香料,是廣西人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佐料

除了香菜,廣西人在日常燒飯煮菜中,還經常會用到其他一些香料,這些香料很多人叫不出名字,菜式不同搭配的香料也不一樣,讓菜的味道增色不少,但要是少了它們,就像缺了味道,讓人覺得平淡無奇,甚至難以入口。

從小到大,家裡的伙食都是父親掌勺,每頓飯配什麼香料,爸爸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耳濡目染,我對這些香料也有些瞭解。小的時候,這些香料也只知道廣西土話稱謂,而不知道學名,知道讀書識字,才慢慢知道。

1、假簍

假簍的別名很多,假蒟、哈嘍、苟簍等等。在廣西,這是一種很美味的香料。以前在老家,院子裡都長滿了假簍,綠油油的,瀰漫著獨特的香味。夏季正是長得最茂盛的時候,摘下幾片,切碎入菜,味道很鮮美,非常開胃。

這些不容易叫出名字的香料,是廣西人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佐料

假簍可以入的菜式很多,比如假簍包肉、假簍爆炒肉丁、假簍包粽子、假簍煎雞蛋、假簍煮雞蛋、假簍炒田螺……假簍炒田螺簡直就是絕配,假簍的香味掩蓋掉田螺的土腥味,而且還增添了一股香味,突出田螺的鮮味,特別是煮田螺湯的時候,放上假簍,湯的味道變得異常的豐富。

這些不容易叫出名字的香料,是廣西人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佐料

2、紫蘇

紫蘇葉子是廣西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配菜,做酸嘢、煮粉、煮魚、魚生,煮田螺,都會放有紫蘇葉子。紫蘇葉子有著奇特的芳香,可散發惡寒、發汗等,因此常用與治療惡寒、發熱、無汗等症狀,另外還可以緩解氣悶、嘔惡、脾胃氣滯等。

這些不容易叫出名字的香料,是廣西人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佐料

紫蘇的美味可以和假簍相提並論,而且在調理脾胃效果頗佳。因此,在兩廣,很多人喜歡用紫蘇來蒸塘角魚和黃骨魚來給小孩子,特別是不太愛吃飯的小孩,聞到這道菜都會多吃上一碗飯。

3、沙姜

沙姜雖然名字中帶一個姜,吃起來也帶有點辣味,但是和生薑卻不是同一個種屬。沙姜的香氣非常奇特,很容易讓人生津,特別的開胃。

這些不容易叫出名字的香料,是廣西人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佐料

做白斬雞,沙姜是少不了的調味品。沙姜獨有的辣味和芳香滲透到雞肉中,讓雞肉變得鮮美可口,味道清香。沙姜還可以用來烹飪白斬豬腳、豬肚、五花肉、羊肉、花甲螺等肉類食物,去腥提鮮,味道奇佳。

這些不容易叫出名字的香料,是廣西人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佐料

不僅如此,沙姜還具有調理脾胃、發汗解表、止嘔、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咳嗽、嘔吐、風寒、腹瀉、中魚蟹毒等病症。

4、檸檬

檸檬是很常用的佐料,但是廣西的土檸檬和超市裡賣的個大漂亮的檸檬不同。廣西的土檸檬個小,皮為青綠色,酸味很強。饒是這樣,這種土檸檬入菜味道也是很不錯的。

這些不容易叫出名字的香料,是廣西人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佐料

這種土檸檬可以用來煎魚,像秋刀魚,切上半個,滴上幾滴,讓秋刀魚的魚肉變得更加鬆軟,味道更好。還可以用來製作果汁,比如百香果汁兌上點檸檬汁。

但廣西人更喜歡將土檸檬醃製後再食用,可以當做下飯的小菜,也可以入菜,最著名的一道菜莫過於的檸檬鴨。廣西的檸檬鴨酸甜爽口,鴨肉綿軟,滋味獨特,讓人一嘗難忘。

這些不容易叫出名字的香料,是廣西人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佐料

5、金不換

金不換也叫三七,這是嶺南地區、越南喜歡的一種香料,特別是煮魚頭、做魚生的時候,可以增加魚的鮮味。做魚生更是少不了,所以潮汕人也叫它做魚生菜。

這些不容易叫出名字的香料,是廣西人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佐料

除了作為香料,金不換還是一種重要的中藥,在古代非常大的珍貴,所以才得名金不換。它的果實烏黑圓潤,小如芝麻,是比黃金還貴的天然食藥材料,可以治療風寒感冒、頭痛、消化不良、胃痛腹瀉等疾病。

這些不容易叫出名字的香料,是廣西人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佐料

5、石莽草

很多廣西的家庭都會在自家的花盆或者菜圃裡種上幾株石莽草,葉子和節枝呈紫紅色,它的葉子也是有一種很奇特的香味,也是用作調味料的佐菜。另外,石莽草還是一味中藥,可以治療很多疾病,還被收錄在《廣西醫藥志》中。

這些不容易叫出名字的香料,是廣西人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佐料

6、魚腥草

魚腥草又名折耳根,不僅葉子可以食用,枝幹也可以食用。魚腥草的葉子可以鮮食,當做新鮮時蔬,可以炒菜也可以涼拌。當然它的葉子也可以當做滷水佐料,加點香油,作為雞肉鴨肉的佐料,味道也是奇佳的。而且,魚腥草還是一味很好的中藥,特別是在夏天,有助於緩解緩解夏季心神煩躁。

這些不容易叫出名字的香料,是廣西人日常飲食中非常重要的佐料

看看上面幾種香料,能認得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