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我们与真相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读图时代,我们与真相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文字让人厌倦,让人不过瘾,需要图片不断刺激我们的眼球,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和触动我们麻木的神经。进入“读图时代”,这是科技进步的表现

当然,科技进步并不意味着全是优点,它是双刃剑。图像的优点是生动形象,信息量大,但是这些优点扩大后即是它的缺点。图像浅显易懂,观众只需被动接受就可以了,而面对文字主动思索,进行再造想象的乐趣也消失了。

因此,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很容易造成全民阅读水平的低下。尽管有诸多弊端,并不提倡因噎废食,完全摒弃“读图时代”,走入另一个错误极端。选择其精要部分,比如用电子邮件传情达意,看新闻报道,欣赏文化教育频道,是我们难得的精神盛宴。

在读图时代,需要一双睿智的眼睛,需要一个坚定的头脑。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

事实不等于真相

打个比方,理论上我们今天有一个苹果,这个苹果一半是绿的一半红的,今天我们把红的那一半面对大家,在大家眼里这一整个苹果都是红的,这就是事实,而真相是这个苹果只有一半是红的。

读图时代,我们与真相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因此我们今天说,事实只是真相的一部分,但是它不是真相。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了话语权,越来越多的人成了信息的发声人,特别是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大微、营销号等,由于这些人最初的目的是吸引阅读量转发量和点赞量,所以其会迎合大众口味,而恰恰大众是具有猎奇心理的,标题党、评论区更会抓住大众的眼球,这使得信息的娱乐性加强,而真相却鲜少被关注。

其次,练就一双“读图时代”的慧眼

康德曾经说过,“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知功能”。培养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孩子天生就是艺术家,比起成年人来,他们具有超乎平常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教师的责任是保持并激发它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让学生们在课上系统地接受视觉文学教学。

视觉文学的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和欣赏变化多样的视觉语言;在一系列不同的情景中理解、回应和有效地应用视觉语言,目的是发展学生探究视觉语言过程的相关知识和五个方面的视觉素养能力:视觉解读、视觉表达、视觉语言探究、批判思维和视觉信息。

有一位老师在教室白板上展示了一张富士山的远景图,邀请一位学生上来描述图片,并要求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想象图片里的景物。发言的学生在舒缓的音乐中说:“这幅图片是一座山,山上全是雪,山下有一个蓝色的湖泊,还有低矮的房子和一簇簇盛开的樱花。”

简妮追问他:“这座山有什么特征,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当学生讲到山顶是平的,雪只是覆盖了山的上半部分时,简妮又说:“很好,这是一座火山,因为火山喷火的时候山顶会融化,所以山顶常常是平的。”等全班学生转过身来看到图片,简妮说:“请大家观察,哪些元素构成了这一景物的特征?”学生们又开始思考、讨论。

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去观察身边的细节和周围的世界。孩子们观察的机会越多,察觉、使用和理解细节的能力就越强。同时,将艺术、图片和文字融合在一起的英语写作也有助于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在澳大利亚,视觉文学已成为中小学一到十三年级英语教学中重要的内容,正如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布郎教授撰文所述:“澳大利亚各地的课程改革,都强调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因为视觉文学能为学生打开想象和语言的大门”。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在视觉文学中分析或运用象征符号,形象、直观地表达意思。同时,教师还鼓励学生根据图像内容发挥想象,去理解视觉文学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而这样的理解是基于对细节的观察和分析。

在课堂上,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观察形状、大小、象征、线条、图像、颜色和知识,进而对图像进行分析和理解。老师会提问学生,图像中的主要形状是什么,有什么效果,大小怎样,哪个角色的空间最大,里面有反复出现的象征物吗,里面有什么图像,位置怎么样,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什么意义,以及作者、绘画和背景知识等。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视觉文学阅读从浅层次认知到深层次分析,是思维再深化,文本再处理的过程。浅层次认知是基于文本本身,要求学生回答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正在发生和背景是什么等,而深层次分析是要求学生从背景知识和文本线索来理解和阐释不同元素代表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在英语课上,老师会选择一组动漫故事、图片故事或系列新闻图片等视觉素材,让学生观察第一张图片,并想象和猜测在第二张图片里将发生怎样的故事,然后再观察第二张图片,想象和猜测第三张图片中故事的发展,以此类推,一直到故事结束。

教师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制作“快乐大转盘”的游戏盘。圆盘分成六格,三格画上图像,其余三格则根据图像写上文字,两人一组进行看图说话的游戏,即一位同学转图像,另一位同学看到后描述,然后观察和分析图像,看看自己说的和图像是否一致。

像这样,教师们在教授视觉文学时,充分利用资源,开发想象的空间,巧妙挖掘留白和空间,努力让学生去积极思考,充分想象,大胆猜测。不仅如此,他们还注重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动手参与,增加体验,促进学生想象

视觉文学不仅仅局限在基本的视觉解读和表达能力或任何一种单一的技能,而是从发展学生高水平语言理解和高品质思维的目标出发,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语言学习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结合言语与视觉元素进行交流,积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想象能力、视觉信息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读图时代,我们与真相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在“读图时代”和“创意时代”的21世纪,视觉文学具有独特和积极的教育价值,作为教师,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