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善究「旁聽生」——記太原局集團公司湖東車輛段制動鉗工劉書學

勤學善究“旁聽生”——記太原局集團公司湖東車輛段制動鉗工劉書學

劉書學在創新工作室進行技改革新試驗。

李拯功 攝

■本報記者 樊康屹 本報特約通訊員 施玉萍

再見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湖東車輛段制動鉗工劉書學,是在他獲得中國鐵路總公司“鐵路工匠”榮譽稱號之後。走進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劉書學正在車床前認真地打磨工件。

就在前不久,一把用於調整C80型車輛閘條器的新型棘輪扳手在劉書學的主導下研製成功。這個其貌不揚的小玩意兒不僅提高了車輛更換閘瓦作業效率,降低了檢車員勞動強度,更消除了作業過程中存在的人身安全隱患,得到了一線職工一致好評。

參加工作33年,135項技改革新項目,其中2項獲得國家專利,5項獲得省級優秀質量管理獎;解決制約安全生產的關鍵難題240多項,累計為企業創效8000多萬元……技改革新的過程是繁雜枯燥的,劉書學卻研究得如痴如醉。這些創新工作在外人看來是個苦差事,但在劉書學眼裡卻是責任與使命,能夠讓現場的工友們作業更安全、操作更簡便、效率更高效。

劉書學從小就愛拆卸組裝機械零件。1983年考入唐山機車車輛廠的他,經常在機床上將自己琢磨的一些小玩意兒付諸實踐。1989年調入湖東車輛段後,他便與技改革新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一次車輛制動閥拆解中,他發現職工不僅要把幾十斤重的制動閥搬上作業臺,而且作業過程中需要反覆搬動翻轉、研磨、校正,稍不留神,閥體就會滾下工作臺,輕則摔壞配件,重則造成人身傷害。劉書學琢磨:能不能研製一套固定卡裝工具,既能固定閥體又能實現自動翻轉?想法雖然有了,但在付諸實踐的道路上卻是困難重重。他查閱專業書籍,自學繪圖軟件,有不懂的地方就去附近的燕山大學請教老師,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教室裡年紀最大的旁聽生。

靠著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劉書學將技術難題逐個破解,通過整整一年時間的反覆設計、繪圖、製作、試驗,一個簡便、輕巧的制動閥迴轉定位檢修裝置問世了,被廣泛應用在車輛制動閥檢修作業中。

劉書學用智慧與汗水、熱情與執著踐行著工匠精神,以匠人之心澆鑄著自己的夢想。2012年,太原局集團公司第一個以職工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在湖東車輛段誕生。他的技改也進入了“井噴”階段,《鐵路貨車制動缸試驗檯》《車輛轉向架應急分解組裝裝置》等19項技改革新成果先後投入大秦線運用。他相繼捧回了火車頭獎章、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太鐵之星”等多項榮譽。

“每一項小發明都能解決大問題!”劉書學把職工們對他的稱讚化作動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又把培養技改“接班人”作為新的努力方向,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識和技術傳授給年輕人。他說:“如果我能帶出一個好徒弟,就等於把我工作時間延長了一倍,帶出一個好團隊,就等於給企業留下了一筆寶貴財富。”

不斷學習一直是劉書學的制勝法寶。今年已經58歲的他,仍然堅持通過互聯網瞭解先進技術,虛心向工作室的年輕人學習最新的製圖軟件。用他自己的話說:“再有兩年我就退休了,但感覺自己想幹的事、要乾的活兒還很多,我會牢記最初的夢想,真正踐行工匠精神,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畫一個圓滿的句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