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大跌、千億市值縮水三分之二:華大基因遭遇了啥

股价大跌、千亿市值缩水三分之二:华大基因遭遇了啥

華大基因有著“生物界騰訊”和“生物界富士康”之稱,但當度過野蠻生長期,從螞蟻變成了大象,華大基因也就不再是原來那個華大基因了。

文|李秀芝

7月18日下午兩點左右,王德明出現在建鄴區人民法院門口,在南京36℃的高溫炙烤下,他的額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懷著二胎的妻子周佳,跟在他後面,也熱得滿臉通紅。

“我真是快崩潰了,這案件不知道得拖到什麼時候。”王德明嘟囔了一句。

按照計劃,半小時後他們作為原告的一起訴訟將開庭。但此時,二人被法院的工作人員攔在門外。雖然王的律師前一晚已經告知他“收到了法院關於該案的中止審理通知”,但他本人沒收到正式函件,所以不太相信,還是決定來看看。

王德明和周佳分別是南京昌健譽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昌健譽嘉”)的總經理和法人代表。約一個半月前,他們將合作商華大基因告上了法庭,後者是中國最知名的基因測序公司。除了起訴,王德明還對華大基因進行實名舉報,引發了廣泛關注。

王德明在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門口。攝影:李秀芝

股价大跌、千亿市值缩水三分之二:华大基因遭遇了啥

王德明在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法院門口。攝影:李秀芝

無獨有偶,虎嗅的一篇《華大癌變》將華大基因推向了更大範圍的風口浪尖。該文章主要指責,華大基因提供的無創產前篩查業務誤導醫生對產婦作進一步判斷。在該項篩查結果顯示“低風險”的情況下,產婦仍生下了唐氏綜合症患兒。

儘管華大基因當天晚上就發了公告對該文章進行澄清,表示其嚴格遵守國家部門的法規要求,在相關知情同意書中明確告知了無創基因檢測的適用範圍和技術侷限性。但該文章對華大基因的影響仍可見一斑。文章發出後的兩個工作日內,華大基因均一字跌停。

自2017年7月A股上市以來,華大基因的股價一度達到261.99元,成為當時僅次於貴州茅臺的中國股市第二高價股,市值破了千億。如今一年過去,華大基因的股價已跌破百元大關,市值也相應縮水約三分之二。

華大基因終於走下了神壇。

這家近20年前因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而成立的企業,在業內有著“生物界騰訊”和“生物界富士康”之稱。但當度過野蠻生長期,從螞蟻變成了大象,華大基因也就不再是原來那個華大基因。

上市餘波

在建鄴區人民法院附近的一家咖啡館中,《中國企業家》記者見到了王德明夫婦。

今年31歲的王德明先後做過醫療獵頭、運營過醫療媒體和互聯網醫療服務網站。在頭胎降生後,因想保存孩子的細胞,他自告奮勇成為了華大基因在江蘇的合作商(當時華大基因的細胞業務還沒有覆蓋到江蘇地區),並創立了昌健譽嘉。王德明稱,其與華大基因還共建成立了國家基因庫細胞中心江蘇運營中心。

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包括昌健譽嘉在內的11家機構與華大研究院先後簽訂了《國家基因庫技術服務合同》。由這些合作商採集客戶的細胞樣本,華大研究院提供細胞存儲技術。2018年年初,華大研究院均給他們發送瞭解約通知,理由主要包括兩個:“多次違規使用國家基因庫、華大品牌,甚至冒名發表相關言論”和“未完成合同約定目標”。

華大基因在回覆《中國企業家》的採訪中表示,其與4家是協商解約,與另7家則是協商不成、“按照正常的法務流程”解約。

昌健譽嘉是“另7家”之一,王德明不同意華大說的第一個理由。他還稱,自華大基因單方面解約,客戶紛紛離去,公司陷入癱瘓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王德明發起了對華大基因的名譽侵權訴訟和舉報,王對華大基因的舉報內容包括“涉嫌不正當接待和以贈送基因檢測細胞儲存等(高價值)服務賄賂相關官員、套騙國家土地資源和政府財政補貼”等。

7月13日,華大研究院向南京建鄴區人民法院起訴昌健譽嘉不正當競爭。法院認為,雙方互相起訴存在關聯性,需要等待下一步的綜合審理情況。因此,前述名譽侵權案中止審理。

從合作、分手到反目,這場“羅生門”仍在繼續。但《中國企業家》溯源發現,它其實也是華大基因上市的一場餘波。

根據王德明的說法,多家合作商“在2017年沒有完成目標”,很大原因是“華大基因在籌備IPO上市時,沒有向證監會申報細胞業務,要求我們暫停推廣”。這一點,在記者對北京譽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譽馬生物”)總經理梁松的採訪中,也得到了類似的表述,譽馬生物同樣也是華大基因“協商不成解約”的合作商。

在王德明、梁松看來,細胞存儲儘管有助於未來的臨床疾病治療、抗衰老等,但到目前為止,沒有政策的明確支持,仍處於灰色地帶。尤其2016年4月發生了“魏則西事件”後,衛計委叫停所有細胞免疫治療在臨床中的應用。因此,為了順利上市,華大基因不得不暫停推廣細胞存儲業務。

華大基因這種極其謹慎的行為不難理解。在上市一事上,它已經歷了太多波折。

早在2014年7月,華大基因就有意讓旗下的華大科技和華大醫學分別在香港和深圳上市。當年底,或受盈利之困,華大科技和華大醫學謀求合併上市。

但華大基因仍未能在2014年上市。《理財週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華大科技在2013年收購美國基因測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簡稱“CG”)後,業績表現欠佳。且2014年年初,政府要求在相關的准入標準、管理規範出臺以前,任何醫療機構不得再開展基因測序臨床應用。這也影響了華大醫學的營收。

2015年,華大醫學與華大科技完成合並。同年12月,重組後的新華大基因向深交所遞交了創業板上市的申請。近一年後,該IPO申請被中止審查。華大基因當時的官方回覆稱,“因為部分中介機構簽字人產生了變動”。

2017年3月,華大基因重新遞交創業板上市申請。由於重組次數過於頻繁,此次申請依然受到了證監會提出的種種質疑。

現在,華大基因已經上市一年,但餘波猶存。至於這餘波何時能終結,短期內,主要取決於幾方的態度。“要想解除協議,必須賠償我們的損失,”梁松對《中國企業家》說。王德明也談道,“如果華大基因能展示出足夠的誠意,我們願意洽談和解。現在我一家老小都處在擔驚受怕的狀態,我很自責。”

從長期來看,解決問題的關鍵,或許在於華大自身如何彌補其在管理、公關等方面的短板。

“偏科生”華大

針對“舉報門”,華大基因曾分別在深交所網站和其官網上發了澄清公告和否認聲明,又在深圳國家基因庫召集數十家媒體開了溝通會。

在媒體溝通會現場,華大集團輪值首席執行官、國家基因庫執行主任、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徐訊稱,江蘇運營中心未曾真正建立,因為在籌備過程中遇到種種實際困難,包括技術條件和場地一直沒有落地。

股价大跌、千亿市值缩水三分之二:华大基因遭遇了啥

“技術合同簽完之後,他們(昌健譽嘉)做得非常熱情。我們就和他們討論籌建江蘇運營中心,發了新聞。但早期我們管理上沒有統一口徑,造成了一定誤解。”徐訊表示。

王德明對徐訊所說的“江蘇運營中心未曾真正建立”並不認同,這也是雙方訴訟中有待法院審判的一個關鍵點。他還告訴記者一件事,在不到兩年的合作期裡,在這個項目上,華大基因更換了四任領導和對接聯繫人。

2016年4月,昌健譽嘉與華大基因合作,簽約的主體是華大研究院(上市公司關聯方),但華大跟他們對接的人屬於上市公司。後來,這一合作又輾轉了知因盒子(上市公司關聯方的參股公司)、上市公司和華大細胞(上市公司的兄弟公司)。

與昌健譽嘉不同,譽馬生物在和華大合作之前就有自己的實驗室,從事幹細胞存儲和相關試劑研發業務,也有客戶。2014年,在一個行業學術會議上,梁松認識了國家基因庫當時的負責人。2015年底,雙方正式開展合作。

梁松告訴《中國企業家》,“魏則西事件”以後,北京細胞存儲市場受到嚴重影響,譽馬生物決定開拓外地市場。通過接觸,譽馬生物與一家四川的合作方達成合作。由譽馬生物作為擔保,向國家基因庫申請授權增加四川市場。四川方面的財務和北京譽馬結算,北京譽馬再連帶四川方面與國家基因庫結算。

“我們在接到國家基因庫的確認郵件後,收取了四川合作伙伴的保證金和細胞預付存儲費用,但後面由於華大方項目負責人的更替,一直沒簽合同。最後,四川方面報警,我和公司一位副總被刑事拘留37天。”梁松表示。

另外,華大基因究竟有沒有參與過房地產?目前看來,該公司的表態非常含混。在其澄清公告中稱,華大控股及華大研究院並未在江蘇參與任何房地產項目。但在媒體溝通會上,徐訊承認華大參與了蘇州生命健康小鎮整體規劃、產業部分項目運營管理及提供相關科研支撐,並未參與小鎮的產業載體建設或商業地塊開發。

徐訊坦陳,“舉報門”背後是華大集團及國家基因庫運營方華大研究院早期商業化運作沒有經驗、運營管理的不成熟,尤其早期參與國家基因庫運營的隊伍以科研和技術背景為主。

“華大基因無論對國家還是對行業,都功不可沒。但它就像一名典型的科研偏科生,我們應該給它多一點寬容。”一位華創系(華大基因離職員工創立的公司,也被稱為“華小系”)創業公司CEO對《中國企業家》說。

群狼鬥虎

對於華大基因來說,“舉報門”帶來的麻煩是暫時的,但是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正在給它造成持續的壓力。

根據火石創造發佈的報告,基因測序市場起步較晚,2007年時中國規模也就0.6億元,預計到2020年能達到100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20%。可以說,這個市場規模非常小。

然而,近年來在這個容量有限的市場中,湧進了大量測序公司。火石創造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已有超過230家。

“基因檢測這一行業競爭是良性的,不妨先把市場做大,然後通過長跑,再看未來大家的方向和趨勢會怎樣。”華大基因方面對《中國企業家》表示。

不可否認,這些新湧入的公司,正在和華大基因一起把基因測序的市場做大。同時,他們也在蠶食原本華大基因“一家獨大”的市場。

“隨著第二代測序技術的快速發展,市場環境逐漸成熟,國家政策逐步放開,基因測序行業,特別是國內成熟產品和服務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在華大基因招股書中,它將市場競爭加劇放在了21項風險因素的首位。

以業內最為知名、崛起最迅速的華創係為例,它們超過30家。而在華創系中,貝瑞和康、諾禾致源和碳雲智能這三家最具代表性。

在生育健康領域,華大基因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貝瑞和康。後者創立於2010年5月,2017年8月正式借殼*ST天儀登陸A股。其聯合創始人高揚、董事蔡大慶、股東任媛媛,均出自華大健康,曾分別任華大健康總經理、CFO和測序部門經理。業內對於NIPT(無創DNA產前檢測,一項重要的生育健康類產品和服務)的一個普遍說法是,華大基因和貝瑞和康共同佔有NIPT市場90%以上份額。

2011年初,原華大科技總裁李瑞強也另立門戶創立“諾禾致源”,這家公司如今成了華大基因在科研服務上最大的勁敵。李瑞強對媒體公佈,2015年諾禾致源在國內的科研服務收入達到3.5億元,超越華大基因,成為業內最大的科研服務提供商。當年,華大基因基礎科研類服務全球總收入為3.7億元。

與貝瑞和康、諾禾致源等在現有成熟市場與華大基因競爭相比,碳雲智能是在基因測序的未來市場上提前佈局。2015年下半年,時任華大基因CEO王俊、華大科技CEO李英睿等人離職創辦碳雲智能,致力於利用生命大數據、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引擎幫助人們管理健康。在基因大數據上,華大基因在2011年就承建及運營了國家基因庫,近年也跟華為、阿里雲等方達成了合作。

除中游測序服務外,華大基因在上游測序儀及配套試劑市場也有不少競爭對手,尤其是Illumina、Life Tech等國際巨頭。從財報來看,華大基因與它們存在較大差距。比如,2017年Illumina全年收入達到27.5億美元,同年華大基因的收入約21億人民幣。

“餓虎架不住群狼,華大基因沒有壓力顯然是不大對頭的。”一家知名投資機構的合夥人對《中國企業家》表示。

隱形帝國

需要指出的是,大眾熟知的上市公司華大基因,只是華大生態帝國的一隅。

招股書顯示,華大基因上市前有43名股東,包括華大控股、華大投資、華大三生園等。其中,華大控股是華大基因的控股股東,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華大基因42.42%的股份。

就華大控股而言,它控制的其他企業一共75家。除了13家“自設立之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未實際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之外,有17家在2016年全年度實現盈利,其餘企業的淨利潤皆為虧損。

這75家企業主要涵蓋10個板塊:華大基因研究院、華大基因學院、國家基因庫、GigaScience雜誌、科技服務和臨床醫學、智造、農業、司法、水產以及基因孵化器。前四者為非營利性機構,主要從事科研。科技服務和臨床醫學的公司主體,分別對應華大科技與華大醫學,它們合併後成為了如今的上市公司華大基因。

“上市公司表現出來的只是一部分,我們應該看它還有多少潛力”,在另一位華創系公司創始人看來,華大還有很多鮮少對外展示的實力。

華大智造(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便是華大繼上市主體華大基因之後,向資本市場展示的另一份實力。據財新報道,華大智造擬獨立融資和上市。此次融資按照5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計劃融資10億美元,或出讓20%的股權。

但華大智造只是華大的智造板塊業務之一,智造板塊還包括CG公司、華大設備等。

類似的,華大農業應用包括華大小米、新疆農業、華大優選、長垣小米、東營小米、洛陽農創、安陽種業、農業控股等;華大司法包括華大法醫、華大方瑞、司法鑑定所等;水產板塊則包括華大水產、廣州和河南華銳漁、鎮江水產和漁業、海南和香港水產等;孵化器包括深圳奇蹟之光、西藏奇蹟之光、北京藍色彩虹等。

華大其餘子公司還涉及商業、藥物、生物技術、互聯網、物流等,還有數個基金,以及澳洲、老撾、丹麥、西雅圖等海外子公司。2016年年中,華大營養和華大運動也先後註冊成立。華大細胞則是2017年9月從國家基因庫中剝離出來,負責細胞業務商業化運作的公司。

在汪建的構想中,華大要做“縱橫通吃”的全產業鏈。橫向上體現為:基礎研究、社會責任、科技服務、醫學檢測、個人健康、農業育種、基因工程、生物科技創投,甚至創新人才培養;縱向上體現為:儀器製造、試劑研發、測序生產、信息解讀、技術轉化、產品推廣等一系列環節。

接近華大基因人士認為,商業模式上,汪建擅長於B2B或B2G(廣義的Government,包括政府、研究機構、醫院等公務機構)模式,而並不重視to C模式。從某一程度上來說,華大最近的負面輿論與汪建的思維不無關係。

這位64歲的企業家近來顯得思維跳躍,經常語出驚人,例如公司員工不允許有出生缺陷,並要求員工活到100歲。

即使“舉報門”鬧得沸沸揚揚,7月9日上午,汪建一行人還到深圳蛇口招商局廣場拜訪了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商談可能的合作機會,包括招商的豪華郵輪旅遊、海外園區建設和資本運營。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