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87年歷史的老建築,每次勇敢「前行」都牽動人心

對於上海這樣一座百年間歷經滄桑變幻的國際大都會來說,許多來而往之的事物都隨著城市面貌的日新月異而逐漸消散沉澱,唯有從一座座矗立數十載的老建築上,才能尋覓到都會記憶的線索。

今天的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歷史上曾是滬上第一座具有國際水準的豪華影劇院,公映著幾乎與好萊塢同步的光影鉅製;後來又成為中國第一座專業音樂廳,不僅是中外名家大師登臺獻演的首選場合,更是無數普通民眾對於高雅音樂的啟蒙之地。值得一提的是,這座音樂殿堂在本世紀初經歷過一場舉世矚目的整體平移工程,在原貌保護和功能升級之餘,為其深厚的人文積澱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關於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有著太多太多的風範故事值得道來。

這座87年曆史的老建築,每次勇敢「前行」都牽動人心

早在1896年8月11日,時年被稱為「西洋影戲」的電影在上海徐園又一村(今天潼路)上映,成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電影放映活動。此時,距離盧米埃兄弟在巴黎放映人類歷史上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僅僅過去了7個半月,足見作為遠東第一大都市的上海,新事物的興起是何等迅猛。

儘管觀摩一場「西洋影戲」的票價不菲,但看電影很快成為風靡滬上的時尚休閒方式。在此後的十數年裡,拍攝和放映電影逐漸成為方興未艾的朝陽產業,但上海卻始終缺少一座專業豪華影院。直至社會名流何挺然名下的聯怡公司,斥資建造一座國際標準的影劇院才得以改變。1930年3月26日,坐落於八仙橋愛多亞路523號(今延安東路)的南京大戲院正式落成迎客。第一部在此上映的影片,是《百老匯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這部歌舞題材的影片是第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有聲電影。在當時看來,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同步上映。

這座87年曆史的老建築,每次勇敢「前行」都牽動人心

就建築本身而言,南京大戲院是上海第一座由中國建築設計師設計建造的西方古典風格建築。主持設計南京大戲院的范文照先生,早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後遠赴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立大學主修建築設計,學成歸國後在滬設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建築師事務所,當時名噪上海的上海、麗都、南京、滬光和美琪五家劇院均出自其手筆,其它知名作品還包括毗鄰南京大戲院的青年會賓館。

這座87年曆史的老建築,每次勇敢「前行」都牽動人心

范文照先生在簡化古典主義構圖的立面之上,構建出三開間壁龕和三扇圓拱形窗,並以源自希臘古建築的愛奧尼柱強化建築的西方古典主義風格。楣樑上方簷口下的壁畫,由留學法國的新詩人、雕塑家李金髮先生創作,人物造型取材自西歐神話故事,演繹出音樂、舞蹈、戲劇的情節,為大戲院營造出濃郁的藝術氛圍。廳內,建築裝飾富有層次和變化,色調淡雅莊重。廊柱、大理石大旋梯、大型圓形屋頂同樣是典型的西方古典風格。

這座87年曆史的老建築,每次勇敢「前行」都牽動人心

南京大戲院在建設時,適逢有聲電影開始興起,因此這座建築格外注重音效設計,為此特邀美國西電公司(Western Electric)構建出渾厚圓潤的迴響效果。由於其優異的聲場環境,加上實質上更適合於音樂廳的窄靴型廳堂設計,這一切都為南京大戲院後來變身為專業音樂廳埋下伏筆。

事實上,南京大戲院落成之初除了放映電影之外,各種門類的藝術演出也熱衷於選址於此。早在1932年,本埠唯一的西洋音樂專業團體——工部局交響樂團就在「南京」演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陸續有外國著名音樂家造訪過「南京」,如1933年6月世界著名鋼琴家莫什維支、1937年6月著名鋼琴家米羅維支、大提琴家皮亞斯特羅、低音提琴家約瑟蘇斯特聯袂登臺、1942年10月小提琴家阿德勒等。1946年,京劇大師梅蘭芳的連續13天公演,更是盛況空前。

這座87年曆史的老建築,每次勇敢「前行」都牽動人心

新中國成立後,南京大戲院曾更名為北京電影院。那個年代,以上海交響樂團為代表的滬上各大演出團體陸續成立,迫切需要一個專業演出場所。經歷多方查勘之後,聲場效果最佳的北京電影院成為改造為專業音樂廳的不二之選。1959年9月20日,這座建築經過修葺後正式更名為上海音樂廳,成為上海音樂演出的中心。

這座87年曆史的老建築,每次勇敢「前行」都牽動人心

在此之後,歷經近半個世紀的風雨,上海音樂廳開始顯現出疲態,在日益提升的觀賞、演出標準面前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進入21世紀,上海已經擁有以上海大劇院為代表的,規模更大、更富麗堂皇、設施更先進的藝術殿堂。而此時此刻,上海音樂廳的地理位置正處在地鐵、道路建設的關鍵節點上……

幸好,與許多無奈寫進「生死簿」的老建築相比,擁有深厚人文底蘊和藝術價值的上海音樂廳是幸運的。建設者們創造了一種極具膽識,同時對歷史和未來負責的方式,兼顧了老建築保護和城市建設的需求——將建築整體向東南方向平移66.46米,並抬高3.38米。

這座87年曆史的老建築,每次勇敢「前行」都牽動人心

2002年12月16日,這項轟動業內外的平移工程正式動工。工程技術人員們需要克服老建築磚木混合結構較為鬆散的難題,從建築底部進行切割,用58臺千斤頂將其整體頂升,用新建混凝土基座對其承託和固定,然後開始緩慢地移動,每一步都在嚴密的監控之下。與此同時,新址的基礎和地下室已經準備就緒。歷經近200天的日夜兼程,上海音樂廳終於抵達現在的位置。

這座87年曆史的老建築,每次勇敢「前行」都牽動人心

經過修繕擴建後的音樂廳,擁有了更寬廣的舞臺,更完善的配套設施,同時建築裝飾也極盡可能地整舊如舊,恢復到建廳時的歷史風貌。邁出勇敢一步的上海音樂廳,吸引著更多演出團體和愛樂人士,繼續擔當著上海文化的地標。

這座87年曆史的老建築,每次勇敢「前行」都牽動人心

2017年8月28日,隨著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的榮譽冠名,這座具有87年曆史的藝術殿堂又開啟了新的風範篇章。音樂,為上海這座國際大都會注入了活力,體現著城市的格調與品位。同樣,音樂也是凱迪拉克115年發展歷程中,創造新美式格調的靈感之源。因音樂而結緣,凱迪拉克品牌將與上海音樂廳攜手,以創新都會格調築造城市藝術新地標,共譜城市風範新樂章。

通源凱迪拉克貴陽店

地址: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沙衝南路259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