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博士買股心得:堅守第二階段的大牛股,讓利潤奔跑

自2006年3月賣飛了隨後又漲了十倍的蘇寧電器之後,我一直時刻在反思自己如何能夠守住當時的蘇寧,十年以上的時間過去了,我終於有了自2017年9月之後不考慮指數風險的堅定持股,我真的不容易啊。

原來秘訣TMD只有一個:堅守第二階段的大牛股,讓利潤奔跑。

盈虧同源。規避了指數的下跌風險,可能規避了個股的下跌風險。與此同時,也有可能規避了股票的上漲。今年這樣的指數環境,如果優先考慮指數風險,最佳的策略是不是應該空倉啊?可是,如果規避指數風險而空倉,那麼老虎、普利和牛2這樣大漲的股票,就也有可能錯過了啊。當然,問題是持倉組合中,老虎、普利和牛2這樣上漲的股票,今年是少之又少。與此同時,最關鍵的問題是,這確確實實是我實盤中的股票組合的品種啊。

另外一個方面,指數的判斷也是有風險的。歷史上,當我判斷指數可能有風險時,我空倉了,但我卻錯過了大幅上漲的股票。例如2013年一季度末,我因為忌憚指數的可能風險,賣出了手中的重倉股富瑞*特裝和省廣*股份。我賣出之後,這兩隻股票後來又上漲了一倍。

自2017年9月之後,我採用“選對股買對時機”的全新操作模式,不考慮指數風險的堅定持股,我真的不容易啊。不容易包括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方面,組合中,已經有翻倍的個股,有的股票我吃到了整整一倍的利潤,如老虎。這樣的成功案例,是我現在堅定持有股票的信心源泉之一。

第二方面,組合中,已經有翻倍的個股,有的股票我只吃到了50%的利潤,早早被我賣飛了。這樣的案例,也是我現在堅定持有股票的信心源泉之二。對於賣飛的股票,我選擇的處理方法是,罰自己抄寫下面這句話十遍。

原來秘訣TMD只有一個:堅守第二階段的大牛股,讓利潤奔跑。

原來秘訣TMD只有一個:堅守第二階段的大牛股,讓利潤奔跑。

原來秘訣TMD只有一個:堅守第二階段的大牛股,讓利潤奔跑。

原來秘訣TMD只有一個:堅守第二階段的大牛股,讓利潤奔跑。

原來秘訣TMD只有一個:堅守第二階段的大牛股,讓利潤奔跑。

原來秘訣TMD只有一個:堅守第二階段的大牛股,讓利潤奔跑。

原來秘訣TMD只有一個:堅守第二階段的大牛股,讓利潤奔跑。

原來秘訣TMD只有一個:堅守第二階段的大牛股,讓利潤奔跑。

原來秘訣TMD只有一個:堅守第二階段的大牛股,讓利潤奔跑。

原來秘訣TMD只有一個:堅守第二階段的大牛股,讓利潤奔跑。

第三方面,組合中,有在正確的買點買入的股票,很快獲得了30%+的帳面利潤,如2018年3月5日買入的尚。不過,我一直沒有賣出。最近經歷了一波最大調整幅度達-29.67%的下跌,於是,帳面曾經短暫變綠了。但是,我還是選擇了持有股票,相信公司業績的持續提升一定會帶來公司股價的上漲。因為相對我最初的買入價,似乎並沒有止損的必要,當然也沒有觸及止損價格。

第四方面,組合中,有在正確的買點買入的股票,後來最高曾經獲得了62%+的帳面利潤,但沒有及時鎖定利潤,62%的利潤幾乎化成了水,獲得了慘痛的教訓。如2017年11月初110元買入的金牌,後來最高到達179元,在2018年4月26日一季度報告不及預期之前,我一股未曾賣出過。2018年4月26日一季度報告不及預期,股價打至跌停。這是一種反向的淨利潤斷層,這是趨勢投機的最後賣出點。我的慘痛教訓是,這種沒有基金鎖倉的股票,以後打死我也不會重倉長線持有了。業績超預期,股價高開大漲甚至漲停,這是一種淨利潤斷層,這可能是一個好的買入機會。反過來,業績不及預期,股價大跌甚至跌停,這是一類反向的淨利潤斷層,這是一個標準的賣點,這是趨勢投機的最後賣出點、止贏止損點。這個股票,我還有底倉,當然倉位不多了,短期內也沒有賣出的打算。這個股票給我的投資經歷已經抹上了濃重的一筆,烏合之眾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這個股票不屬於第二階段的股票,我還持有少量倉位,其實也是想嘗試一下股價腰嶄之後繼續持股的感覺,說實話,這是我主動嘗試的結果。倉位不高,無論結果如何,不會影響總體收益,但會對我未來數十年的投資經歷會提供非常重要的經驗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