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最大的懸案:歷時6年耗資7.5億《阿修羅》的投資方,到底是怎麼想的?

暑期檔最大的懸案,不是《我不是藥神》為什麼能爆發;也不是《邪不壓正》姜文到底講個啥;而是《阿修羅》的投資方,到底是怎麼想的?這部神奇的電影究竟是怎麼誕生的?

暑期档最大的悬案:历时6年耗资7.5亿《阿修罗》的投资方,到底是怎么想的?

號稱“歷時6年耗資7.5億”,這部暑期檔投資最大的電影,首日僅收穫2671萬票房,目測票房最終落點難過億。不止如此,該片還憑藉一己之力將暑期檔的平均分大幅度拉低。

當然,對於豆瓣、貓眼等平臺打出一致的低分,《阿修羅》的片方自然是很不服氣的。《阿修羅》片方迅速發文質疑貓眼評分,認為這是一場有預謀的“黑水行動”,是“整個行業的恥辱”。

暑期档最大的悬案:历时6年耗资7.5亿《阿修罗》的投资方,到底是怎么想的?

口碑不佳就在第一時間質疑評分網站,對於片方來說已不算新鮮操作。畢竟,《逐夢演藝圈》的畢志飛導演,至今還在執著於為其大作討個說法。咱們就看看沒有被質疑“做手腳”的豆瓣影迷是怎麼說的:

暑期档最大的悬案:历时6年耗资7.5亿《阿修罗》的投资方,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邪不壓正》首日陷入舌戰之時,《阿修羅》悄然上映。論成本,《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翻2倍都未必比得過《阿修羅》;論口碑,2個《阿修羅》都不敵姜文口碑最差的《邪不壓正》。

想不通,想不通這電影為什麼投資7.5億;想不通為何如此高的成本,卻使用目前的主創班底;想不通不到2小時就成為最大投資機構的三十六計文化,究竟打得什麼算盤。

是自身實力不夠,被電影圈的浪頭給淹到了?還是本來就另有謀算,甚至是網上有些說法質疑的 “洗錢”行為呢?

就如同對於這部電影無數個想不通一樣,一切都難以找到實錘,但一切都十分可疑。

神秘投資方,2小時敲定入局?

目前的電影圈,凡是票房破10億的國產片,必然有多家一線資本方集體護航。這也是內地電影市場頭部資源集中化最為鮮明的一個表現。一線資本方,無論是資金、資源的充足程度,還是對市場的準確拿捏,都要好於其他公司,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讓人想不通的是,投資7.5億的《阿修羅》雖然也有26家資本方,卻沒有一個是電影圈的一線陣容。而且其中不少都並非電影投資的“熟客”,甚至出現了中科粒子醫院管理技術公司這樣完全的門外漢。

暑期档最大的悬案:历时6年耗资7.5亿《阿修罗》的投资方,到底是怎么想的?

資料顯示,《阿修羅》的出品方為寧夏電影集團和真鑑影業。寧夏電影集團的前身是寧夏電影製片廠,這家老牌製片廠曾經憑藉著《畫皮》起死回生,順利完成轉企改制。

而真鑑影業的掌門人,正是曾經參與《畫皮》系列的楊真鑑。但雙方並沒有聯手打造《畫皮3》,而是耗費6年拍攝了《阿修羅》。

不過,這部電影最大的投資方則是三十六計文化。這家成立於2012年的新公司,背後是神秘投資人張家豪。

相關資料顯示,張家豪做手機起家,2005年開始以投資人身份涉足地產、文化、金融等領域,2009年和央視共同運作“同一首歌”品牌,2011年成立香港新長江國際投資集團,重點投資文化娛樂項目。

暑期档最大的悬案:历时6年耗资7.5亿《阿修罗》的投资方,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過,硬糖君比較孤陋寡聞,這位在大量文章裡被表述為“資本少帥”的張家豪,此前我從未聽聞。能搜到的相關報道,也很少有來自一線財經媒體的,想透過通稿看本質的拼湊其履歷並不容易。

2014年1月《深圳商報》的一篇報道,有和硬糖君一樣的疑惑。這篇報道也是硬糖君按圖索驥找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件,就是2014年張家豪以投資人身份進入深圳紅鑽足球隊。(後續內容似指張家豪才是球隊真正幕後大佬)

暑期档最大的悬案:历时6年耗资7.5亿《阿修罗》的投资方,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這筆投資中,張家豪表示自己以前連個“偽球迷”都不算,但現在要通過紅鑽隊佈局足球產業鏈、吸引投資人、“整合高端人脈資源”、“構建開放投資平臺”、“通過金融整合促進深足崛起”。

這個“開放投資平臺”究竟應該如何理解,並沒有確切說明,不知是否可以理解為今天的“互聯網金融”概念。能夠確認的新聞只有,僅僅半年之後的2014年7月, 深圳紅鑽隊員賽場討薪,表達對俱樂部的不滿,輿論一片譁然。

不過,告別足球,還有炙手可熱的影視。張家豪此前投資的影視項目,僅有2014年投資《賜愛》和《愛在當下》,兩部十八線作品完全沒有在市場引起任何反響。投資7.5億的《阿修羅》,算是三十六計文化的大片首戰。根據此前的媒體報道,張家豪決定投資只用了不到2個小時。

張家豪曾在公開場合,喊出電影票房最少30億的豪言。但如今,能否破億成為了《阿修羅》更為現實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三十六計文化藉著參投《阿修羅》,與大地電影院線成立了50億元的影院投資併購基金。這隻基金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院線,二是影視作品。但如今,《阿修羅》大跌眼鏡的表現,讓這支50億基金變得更加神秘。

不過,張家豪可能更看重的是進軍影視產業的契機。按照其說法,就是“資本+渠道+內容”的閉環,構建“全要素自然流通的無國界投資平臺”。《阿修羅》大概只是三十六計文化“影產融”的一個試驗品。本身的盈虧,對於三十六文化的影響可能並不大,畢竟它的意義是能夠引起影視圈的注意,以便未來的佈局。因此才大張旗鼓宣傳7.5億投資,絲毫無懼市場“洗錢”質疑。

這樣的娛樂+金融故事,倒是和他此前建立足球開放投資平臺的概念十分類似。而在這影視+金融的熟悉概念裡,人們也難免要聞到熟悉的快鹿集團的味道。

7.5億的鉅額投資,是不是物盡其奢?

不過,種種信息表明,《阿修羅》7.5億的投資基本上是有據可查的。

電影拍攝時間長,多國別“部隊”同時上陣。從實際效果來看,觀眾不認“裡子”,但外面的“金棉襖”咱還真不能視而不見。

暑期档最大的悬案:历时6年耗资7.5亿《阿修罗》的投资方,到底是怎么想的?

電影的特效製作,的確完成度較高。雖然觀眾的衡量標準是特效服務於故事,但從電影的角度來說,並不能說起7.5億成本不實。

只是如此巨大的投資成本,還是有諸多可疑之處。

一般來說,電影的拍攝是能儉則儉。即便願意在視效上多下功夫,也是儘可能嚴格把控支出。基本上,所有電影的苦惱都是“超支”,但《阿修羅》完全沒有這個苦惱,從一連串誇張的數字裡,我們看到的是拼了命在花錢。其浪費程度,完全不像是為了拍好電影,倒像是完成花錢KPI。

例如電影在美術方面,聘請了在全球概念設計師網站排名前40位的20位。對於一部電影來說,這樣的成本支出是否具有必要性呢?

電影使用了56公里的藍布系統,8000萬的光設備,再加上不會在成片裡有任何顯示的CG預覽,電影的拍攝過程可謂是“不挑最好,但求最貴”。

暑期档最大的悬案:历时6年耗资7.5亿《阿修罗》的投资方,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如此重工業的配置,電影的主創陣容卻極為“大膽創新”。

電影的導演,選擇的是在多部好萊塢大片裡擔當過武指的張鵬,這也是他首次獨立執導電影。一上來就是7.5億大製作,片方的挑選標準顯然不同凡響。

演員選擇同樣如此。吳磊在95後鮮肉裡還算紅,過往演技也不算差,但畢竟資歷尚淺。梁家輝和劉嘉玲則屬於典型的老牌香港明星,好片有,這兩年走穴賺錢式的爛片更多。三個人其實完全撐不起一個7.5億投資的大製作。

暑期档最大的悬案:历时6年耗资7.5亿《阿修罗》的投资方,到底是怎么想的?

近年的國產片,只有《長城》的投資成本或許可以和《阿修羅》有一拼。但前者裡,鹿晗、林更新、鄭愷只能在裡面跑腿,馬特·達蒙、威廉·達福、佩德羅·帕斯卡則是歐美最頂級的明星。

而實際拍攝成本為《阿修羅》三分之一的《妖貓傳》,幾乎把中日兩國明星一鍋燴了。倒不是說,明星多投資就多,明星貴投資就貴。而是一部超級大片,必然有與之相匹配的陣容。

《阿修羅》的投資邏輯,完全是反常的。它似乎完全沒有考慮任何成本的風險,市場的風險,一股腦兒全部把錢花了出去。而如此花錢的,卻又不是影視圈的一線資本方,而是過往履歷都難以查探的投資者。市場經驗不足、缺乏參考模板,如此投資讓人感到疑惑又震驚。

香港電影的“泡沫”,是否正在入侵內地?

曾經的香港電影無上繁榮,但背後的原因很多人並不太清楚。

其實香港電影繁榮的另一面是香港黑社會“洗錢”的入侵。其中,不少香港電影明星都和黑社會牽扯上了關係,儘管大多並非自己所願。黑社會以投資的方式,通過電影洗錢,除了有可能獲得高額票房回報外,還將自己的收入合法化、正規化。

暑期档最大的悬案:历时6年耗资7.5亿《阿修罗》的投资方,到底是怎么想的?

也正因如此,隨著本土和歐美黑幫熱錢的湧入,讓香港電影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獲得了充分的資本土壤。

前不久,崔永元扯出的明星涉稅案,無論是真是假。且不論真相與否,和明星涉稅一起的還有電影的“洗錢”。在內地電影市場,電影淪為“洗錢”工具也並非沒有發生過。

導演李克龍就曾提到:“我多次碰到過這樣的投資人,他們說,我投1000萬給你拍電影,其中200萬是給你拍片用的,你要給我走出1000萬的賬目。剩下的幾百萬你要以票房或利潤的名義返還給我。這就是電影洗錢的一種形式,是在和法律玩貓膩,我當然不敢做。”

此外,廣電總局官員陸紅實稱:“近兩年,我國每年都有百多部濫片不能上院線,我總覺得這些濫片子的資金來源很怪,始終認為這跟洗錢有關係。”

電影的許多開銷指出是單向的,這就為“洗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

當然,並不能憑藉7.5億投資以及口碑不佳就一口咬定《阿修羅》是“洗錢電影”。只是從投資邏輯和行業參考來說,這部電影身上的諸多疑點看上去完全不理性。

電影是金融工具,但更有藝術本性。至於是否涉及“洗錢“,恐怕誰也不敢貿然給哪部電影扣上這個帽子。只是我們希望,一切的資本投入都是基於電影內容本身,無論是高投入還是高回報,都是內容本身應得的,而非人工把控的。

【銀幕穿越者注】截止在發稿前,該片已宣佈撤檔停映。

暑期档最大的悬案:历时6年耗资7.5亿《阿修罗》的投资方,到底是怎么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