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洛陽豫劇「十八蘭」

上世紀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洛陽豫劇老藝人周海水兼戲曲教育家和賈鎖等人,在洛陽招了一批窮苦人家的孩子,組成了一個戲班子。規定學員起藝名時中間那個字必須用一個“蘭”字,於是便有了毛蘭花、崔蘭田、李蘭菊等等。這一批學員畢業後,許多人成了名演員,後來被譽為洛陽“十八蘭”。

因時間久遠,讓我們翻閱史料,來看個終究。首先了解掌班周海水是何須人也?周海水(1884——1965)河南滎陽人,初攻旦角,後攻鬚生。曾與張福祿、張同慶、張小乾被譽為豫西鬚生“一週三張”。他從二、三十年代三次到開封“探班”,與祥符調張子林等多位名家同臺演出,相互學習,切磋記憶,開創了豫西與祥符調的交流的先河。1956年調到開封地區豫劇團,62年參加河南名老藝人匯演,演出了《清風亭》。此外,他一生痴迷於戲劇教育,從1928年創辦“太乙班”起,到40年代初共先後培養出好幾批學生,為豫劇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另一位教師是賈鎖(1881——1961),司鼓兼演員,演紅臉戲著稱,兼演鬚生、小旦,老旦,早年在中牟一帶享有盛名。30年代從事教戲,建國後參加了學生崔蘭田領銜的安陽市豫劇團。

他們的“太乙班”戲班子,經常教戲的地方是洛陽市靠北城角的世界舞臺(現已不復存在)。所培養的“十八蘭”學員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毛蘭花、崔蘭田、羅蘭梅、車蘭玉,李蘭菊、王蘭琴、劉蘭玉、汪蘭巧、周蘭鳳、張蘭寶、陳蘭榮、張蘭香、劉蘭鮮、郭蘭玉、祁蘭芳、馬蘭鳳、劉蘭英、張蘭秋。另一說法是與上一種說法有較大出入:其中沒有爭議的有毛蘭花、崔蘭田、羅蘭梅、車蘭玉、李蘭菊、汪蘭巧、張蘭寶、郭蘭玉 馬蘭鳳等九名學員外,餘下九位換成了王蘭琴、馬蘭真、秦蘭花、司蘭榮、馮蘭青、劉蘭葉、馬蘭枝、周蘭學(男)、黃蘭祥(男)。還有第三說法是:多了趙蘭美、張蘭花,少了張蘭秋、王蘭琴。因為時間久遠,全班有30餘名學員,出出進進,出現排序差異在所難免,又他們過去招收的學員也多是“蘭”字輩的(如湯蘭香等),所以連掌班周海水也回憶不清楚。

“十八蘭”究竟是哪十八位?其實這並不重要,因為其中九位是毫無爭議的,她們中聲名最大者當屬崔蘭田、毛蘭花、李蘭菊,而蜚聲中原者首推崔蘭田了。豫劇六大名旦之一的崔蘭田已為廣大戲迷所熟悉,我已專門寫了一篇題為“印象崔蘭田”的文章,對她做了比較詳盡的回憶,對戲迷不熟悉的另外兩位名家簡單介紹如下。毛蘭花(1924——1981)河南長葛人,自幼雙親下世,八歲隨舅父討飯到鄭州,拜周海水、張同慶為師,習青衣、花旦,演《抱琵琶》、《五鳳嶺》、《孝婦淚》、《豹頭山》、《女貞花》等劇,她天資聰慧,性格剛毅,唱功與做派比她小兩歲的崔蘭田要稍高一籌,曾被列為“十八蘭”之首,與她的師姐湯蘭香並列豫西頭牌。在抗戰末期,她從豫西來到豫東、皖北一帶搭班演出,很快聲名大振,與馬金鳳、閻立品、徐豔琴被譽為安徽界首“四大名旦”。1948年隨夫離開大陸到臺灣高雄,輾轉檯灣各地演出,與“臺灣豫劇皇后”齊名她的表演藝術曾得到京劇藝術大家齊如山的極高評價。1953年加入臺灣空軍大鵬豫劇團任總教官,並於1958年招收第一批學員,為普及豫劇在臺灣的發展做出貢獻。說到李蘭菊(1929——)有一句順口溜,“提起豫劇十八蘭,就數小菊和大田(指崔蘭田)”。她10歲入班,初習文武小生,後專攻青衣、閨門旦,兼演刀馬旦。1944年加入西安獅吼,經常在西安、寶雞一帶演出。49年加入“香玉劇社”,後轉入省豫劇一團,62年調新鄉地區豫劇團任副團長兼主演,經常演出的劇目有《白蛇傳》、《遊龜山》、《老羊山》、《杜十娘》等,82年調戲校任副校長。

70多年前,洛陽豫劇關於“十八蘭”的梨園佳話,勾起了我們對往事的無限遐想。如今“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杜甫詩句),昔日煙雲已不復存,不過它仍記錄著那一頁菊壇歷史,那一個戲劇年華。

昔日洛陽豫劇“十八蘭”

昔日洛陽豫劇“十八蘭”

昔日洛陽豫劇“十八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