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後宮中的女人,爲了能獲得皇帝恩寵,都耍過什麼花招?

後宮中的女人為了獲得寵愛,可謂是花樣百出……

民間流行一句說法: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三千佳麗。這種說法只是想表達皇帝后宮中的女人實在太多了,但並不一定準確,其實有的皇帝后宮中的人數,早已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人數一多,問題就來了。每個女人都想得到皇帝的寵幸,但是皇帝終究是血肉之軀,壓根沒有能力雨露均霑,有時候甚至某一個女人是誰,皇帝都記不太清。所以為了能夠獲得皇帝的恩寵,這些女人們花樣百出,不禁令人感嘆:竟然還有這種操作!

古代後宮中的女人,為了能獲得皇帝恩寵,都耍過什麼花招?

晉武帝司馬炎就是統一了三國的那位皇帝,他早年間還算是勵精圖治,建立晉國以後,他曾發憤圖強,開創出了“太康之治”。然而後來他吞併了吳國,終於完成了一統後,就開始懈怠政事、荒淫無度。司馬炎有著一個人數龐大的後宮,共有妃嬪粉黛近萬人。他是一個很“博愛”的皇帝,並沒有說特別專寵於某一個人。他也想雨露均霑,但是身體受不了,於是每天晚上臨幸誰就成為了一個頭疼的問題。後來他想出了一個辦法:他乘坐一輛羊車,任由羊拉著他在宮苑內遊走,當羊停在誰的門口時,他今天就寵幸這個人。

《晉書·后妃傳》:“帝莫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便宴寢

每個人都希望司馬炎的羊車能停在自己的門口,所以由此誕生了一個成語,叫做“羊車望幸”。聰明的人動起了腦筋,她們在自己的門前栽上羊喜歡吃的綠植,在地上撒上鹽水。羊喜歡鹽,所以就會舔著地上的鹽水,來到門前吃草。不得不說,這種小心思著實令人佩服。


古代後宮中的女人,為了能獲得皇帝恩寵,都耍過什麼花招?

晉武帝羊車遊後宮圖

宋朝的顯仁皇后韋氏,她的上位卻是靠著自己的閨蜜。當初韋氏和喬氏都是鄭皇后身邊的兩個侍女。但是喬氏膚白貌美,韋氏與她一比便相形見絀。後來韋氏跑去與喬氏結拜為姐妹,約定要“苟富貴、勿相忘”。一次宋徽宗在鄭皇后處見到了美貌的喬氏,便馬上寵幸了她,並加封她為貴妃。喬氏得了寵,韋氏就跑來要求提攜提攜自己。現代總說“防火防盜防閨蜜”,但是當時的閨蜜之間可不講究這個。喬氏想起兩人當初的誓言,於是就極力在宋徽宗面前推薦韋氏。但是人家宋徽宗是個文藝天子,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是要講究情調的,所以對韋氏也沒有多大興趣。後來喬氏就把宋徽宗灌醉,然後讓韋氏替代了自己,將生米煮成了熟飯,宋徽宗這才不情不願得給了韋氏一個名分。不過宋徽宗並不喜歡韋氏,因此韋氏的地位非常低。但韋氏的肚子十分爭氣,她生下了趙構,即宋高宗。韋氏後來憑藉兒子的關係,一路扶搖直上。

古代後宮中的女人,為了能獲得皇帝恩寵,都耍過什麼花招?

影視劇中韋氏形象

古代後宮中的女子,為了能夠獲得恩寵,她們還有很多花招,這些招數或巧妙,令人拍案叫絕;或愚蠢,令人啼笑皆非。但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因為古代女人沒有地位,特別是後宮中的女人。雖然皇帝是全國第一的男人,但是作為他的女人,競爭也特別大。自古以來,數不清的女人困頓後宮、哀愁致死,猶如一朵開得正豔的鮮花,卻始終無人問津,最終逐漸凋零。這群可憐的女人們,只好用盡渾身解數,只求能博得皇帝的一個青睞。她們求寵的招數越多,就越讓人們覺得她們的不易。這些操作的背後,實則是一群不幸之人的辛酸史。

關於後宮女人求寵的招數,你還知道哪些?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歡迎關注“嘉道文流”,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