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之城」爲城市升級提供多種可能,新一線將增添新的功能

 前不久,某個機構出了一個城市排行榜,“北上廣深”依然是勁牌一線城市,杭州、武漢、南京等十五個城市躋身為“新一線城市”,網友爭論喧囂不休。經濟學者馬光遠撰文指出這份榜單排名更多依據城市經濟指標,城市排名更多應該綜合考慮城市可持續發展、宜居能力、創新能力、旅遊資源等實力,這樣的排名才更有說服力。

巧合的是,阿里巴巴宣佈打造“新零售之城”,4月28日同時在西安、武漢、南京、廣州、北京、上海、杭州、蘇州、成都、深圳等10座城市同時開出10家店,這些開店的城市基本都在“新一線城市”榜單之列。

“新零售之城”為城市升級提供多種可能,新一線將增添新的功能

  姑且不論這份城市榜單的合理、公正性,僅僅分析這些“新一線城市”名單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這些城市都藉助互聯網科技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吸引高科技人才迴流,經濟增長動力十足,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與之相匹配,就是消費需求的提升,於是“盒馬”為代表的“新零售”隨之進入這些城市,為城市消費提供更好的服務場景。

  早些年大家熱衷於城市“三公里理想生活區”,一個便利、舒適、快捷的城市需要有大型的賣場來滿足市民日常生活所需。隨著電商與賣場的緊密結合,消費的需求和主體慢慢發生變化,“三公里理想生活區”被“盒房區”取代。大家足不出戶,24小時之內30分鐘就可以獲得生活必需品。

“新零售之城”為城市升級提供多種可能,新一線將增添新的功能

 2016年,阿里提出“新零售”這一概念,佈局傳統的賣場,整合線下品牌商家,通過大數據建立更完善的用戶標籤和匹配機制,強大的數據收集和分析能力能夠精準的分析到用戶的的各種購買習慣,讓商品和用戶更加匹配,讓用戶的購買更貼近自身習性和需求,“新零售”重構了“人,貨,場”,提升消費體驗。“新零售”在老牌一線城市取得成功,進化中的電商讓傳統的賣場煥發新的生機,帶動更高效的快遞,物流,倉儲等行業升級,孕育孵化更多新興行業,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這些都給一個城市帶來向上跳躍的活力。

  阿里的舉動引發騰訊、京東、永輝、萬達跟隨,他們不斷為“新零售”注入動能。2017年為“新零售”元年,這一年“新零售”突發猛進。例如辦公室貨架,為白領足不出戶提供休閒食品,車載便利店“魔急便”豐富乘客坐車體驗,24小時無人店滿足顧客更人性化需求,他們都藉助互聯網科技平臺把商品送到消費者身邊,變著法子打開消費慾望。“新零售”對於經濟的助推,猶如李雲龍攻打平安縣城,牽一髮而動全身,調動各方力量參戰,“晉西北打成一鍋粥”了。以阿里為代表倡導的“新零售”發動這一場消費升級戰役,更多體現在科技驅動力,利用龐大的用戶群體的消費習慣形成大數據,挖掘用戶的消費需求,為用戶定製更加個性化的服務,滿足不同受眾的服務需求,不斷優化消費購物體驗,從而給更多行業帶來升級空間,“新零售”貫穿整個消費需求,推動商業環境需求變革突破。

“新零售之城”為城市升級提供多種可能,新一線將增添新的功能

 最重要的一點,“新零售”忠實擁躉群體是18歲——35歲城市的中堅層,他們有著龐大的消費能力,他們也是未來十年,二十年城市建設主力軍。“新零售”對接的真是城市的未來,激活了一個城市生命軍,這些不正是一線城市該有的消費實力體現麼?

  有些質疑者對“新零售”還缺乏足夠認識。有些城市看到“新零售”帶來的改變先行一步,主動擁抱“新零售”,福州和武漢都把建立新零售之都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這些城市佈局城市發展後十年,城市的未來可以期待。

  比爾·蓋茨曾經的所言:“人們常常將未來兩年可能出現的改變看得過高,但同時又把未來十年可能出現的改變看得過低。”,“新零售”不卑不亢,這兩年帶來的輻射能力可以看的更高,對於未來十年的助推可以更加樂觀。

  城市的主題是讓生活更加美好,城市的發展就是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有消費能力的市民還在糾結“三公里賣場”稀缺,購物環境不佳的時候,“新零售”為城市服務提供更多可能,更多驚喜。每一個正在積極打造“新零售之城”的城市都應該明白,支撐城市繁榮的基礎還是服務消費,城市向上發展,消費隨之升級,利用科技來助推整個行業的升級,這種效果事半功倍。

  未來,城市排行考核因素肯定會更加多元,作為城市的主題,他們對於生活的舒適度,滿意度等等關鍵性生活指標才是考核的關鍵。“新零售”就是這樣一塊試金石,檢驗未來城市新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