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同古鎮,教你挖掘一顆竹子的潛力

大同古鎮,位於貴州省赤水市赤水河畔,瀕臨大同河,故名。這裡,明末、清初時曾經是水路貨運樞紐,往來客商不斷,商市繁華。從碼頭建設、古鎮街道與古建築都可以領略她昔日的風采。

也許是地處偏僻的緣故,古鎮遺蹟保存完好,住家百姓安居樂業,一派安寧祥和景象。徜徉在這古色古香的古鎮街道上,濃郁的耕讀文化,淳厚的鄉民性情,彷彿回到了古老的歷史中,好不讓人懷古追思……

貴州大同古鎮,教你挖掘一顆竹子的潛力

大同古鎮——這是一個寧靜而安詳的小鎮,幾千年來,就這麼安靜駐守在大同河畔,古鎮建於明末清初,但卻是有著2000年曆史的鹽茶運輸碼頭。

據史料記載,大同有人類居住歷史可追溯到近兩千年前的西漢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離大同2公里的馬鞍山發掘出的21座西漢末至東漢初古巖墓群佐證了這一記述。同時,崖墓中清理出的銅器、鐵器、陶器、瓷器、鹽罐、碗、碟、動物俑、人物俑、錢幣等物品,述說著遠古大同農事商賈的繁盛景象。

貴州大同古鎮,教你挖掘一顆竹子的潛力

此外,在古鎮老街上半場,大同河邊的一快巨石上,至今尚存完好,一個用鈍器修硺(石塊碰撞)而成的洞穴,據說該洞穴是古人為存儲糧食而修硺,加上不遠處的古井,足以證明其人類居住歷史。“大同以前叫大洞場,就是因為這個石洞而取的名。”古街的老人都這樣說。又有人說,大同河上激流飛瀑很多,當地人稱激流飛瀑為“洞”,所以鎮名為大洞場,民國期間才改名為大同鎮。

據瞭解,大同古鎮現存建築大多建於明末、清初,由古街、古碼頭、古井、古街房、古民居、古廟宇、古會館、古碑、古牌坊等組成,大多依山而建。前殿、正殿、後殿、吊腳樓、巖穴等建築錯落有致,雕樑畫棟;古墓、古碑、古牌坊則結構嚴謹,繪畫雕刻、書法文字一應俱全,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被考古學家稱為“石頭寫成的歷史”。

貴州大同古鎮,教你挖掘一顆竹子的潛力

古鎮房屋以街道為建築的縱軸線和橫軸線串架接廬緊連延續,相向一字排開。建築材料採用木材、杉皮、小青瓦、丹霞石,竹子等多種自然和人力加工的材料,沿大同河邊修築的吊腳樓由形體、質地、色彩、不規則對稱等構成古鎮建築藝術的形式美,在黃金分割、體的尺度、透視的誇張、色彩的協調與互補的序列組合中的敞閉、韻律、穿插等,都存在著傳統建築的一定的客觀法則,充分發揮出古代建築藝術的表現力和藝術綜合能力。

而真正讓大同凸顯出聚居價值的,是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大同臨大同河而建,下溯幾公里即連接赤水河,沿赤水河下行數十公里,便是古時西南地區的生命水道長江。

正因為此,宋元以來,大同就成了川鹽入黔和黔茶出山的重鎮,黔邊一帶的食鹽絕大多數由這裡吞吐,舶來文化和黔地文化在這裡融合、交換,然後流向貴州腹地和長江沿岸。

貴州大同古鎮,教你挖掘一顆竹子的潛力

大同古鎮“三宮一廟”古蹟裡清晰的記載著這種繁盛。《光緒增修仁懷廳志》記載:“天后宮在場中,閩省人修建;萬壽宮在下場依山,豫省人修建;禹王宮在下場,楚省人修建……足壯觀瞻。”

可以想見,當年的大同,身著不同衣衫,操著各種口音的商旅南來北往,或奔波在用丹霞石鋪成的街面上,或羈住在臨河的鴿籠式吊腳樓中。

而這些他們曾經踩踏過的條石和舊居,至今仍原樣保留著。就在大同的古街上,用於川鹽貨物吐納的“大同運輸社”也景物依然。

貴州大同古鎮,教你挖掘一顆竹子的潛力

商業的博興也以文化的形式被固定傳承了下來。今天的大同還在日常生計中沿襲著這些文化符號,碼頭、茶館、木門面,楹聯、古語、江號子,都還實實在在的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

據介紹,目前大同鎮送財神、請年酒等古民俗尚有5個,至今還流行在大同人口裡的古語用法高達數百條,獨有的民間謎語、諺語、歇後語、報路號子、風情山歌就超過800條,而12副趣聯楹聯至今還鐫刻在山門古廟前。

而就在古鎮上,貴州第一個黨支部“赤合支部”的舊址歷歷在目,貴州第一次紅色暴動的山麓站在鎮子上就能看見。站在古碼頭,用於拴船的巨大石塊上的勒痕與沿河兩岸縴夫們用赤腳磨出的坑道,會讓人瞬間穿透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