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之星」“黑眼睛”:为病残吸毒人员家庭带来光明

「禁毒之星」“黑眼睛”:为病残吸毒人员家庭带来光明

「禁毒之星」“黑眼睛”:为病残吸毒人员家庭带来光明

10岁的小齐(化名)和8岁的小强(化名)是兄弟俩,父亲吸毒,母亲出走,兄弟俩只能跟着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困苦。2016年7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金积镇社区戒毒康复中心“黑眼睛”工作室成立,小齐和小强作为病残吸毒人员子女,受到了来自“黑眼睛”志愿者的关爱和帮助,生活有人关心,功课有人指导,两个孩子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一天天活泼开朗起来了。

因毒致贫、缺少关爱、受人歧视、容易受毒品诱惑,这是大部分涉毒家庭儿童所面临的困境。在吴忠市,当地禁毒部门联合禁毒志愿者启动了病残吸毒人员子女关爱行动项目,创建了“黑眼睛”工作室作为该项目的载体,组建了“黑眼睛”爱心志愿服务队,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结对帮扶涉毒家庭儿童,用呵护与关爱帮助他们远离毒品阴影。

“黑眼睛”关爱涉毒家庭成员

「禁毒之星」“黑眼睛”:为病残吸毒人员家庭带来光明

因毒致贫是毒品问题结出的恶果。吴忠市目前共有在册吸毒人员近9000人,占全宁夏吸毒人数的30%多,其中患结核病、艾滋病等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病残吸毒人员多达500余人,这些人因长期吸毒导致身体极度虚弱,丧失劳动能力,不仅无力赡养、抚养家庭成员,自身还成为社会的弃儿。而他们的子女、尤其是未成年子女往往会被社会遗忘,长期生活在阴暗角落,缺乏监管和关爱,极易重蹈父辈们的覆辙,步入吸毒贩毒的后尘。

吴忠市禁毒志愿服务支队成立于2014年2月,下辖五个县市区大队,目前共发展禁毒志愿者3000余人。2016年10月,为启动病残吸毒人员子女关爱行动,吴忠市禁毒志愿服务支队专门成立了“黑眼睛”工作室,致力于帮助病残吸毒人员子女树立远大志向,建立人生自信,通过“黑眼睛”寻找光明,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黑眼睛”工作室针对病残吸毒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及家庭生活堪忧的现状,组织开展了关爱行动,主要对病残吸毒人员的家庭及父母、子女给予临时资金救助,积极落实医保政策,实施医疗救助;同时,开展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等,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脱离贫困;对因家庭困难辍学、退学的孩子实施跟踪帮扶,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引导他们走出心理阴影。为使关爱行动实现全覆盖,吴忠市禁毒委从市本级禁毒专项经费中列支20万元,五个县市区分别列支10万元,并申请中国禁毒基金会项目支持50万元,在全市建成6个“黑眼睛”工作室。“黑眼睛”工作室依托全市28个涉毒重点整治乡镇已建立的社区戒毒康复中心,按照在册吸毒人员20:1的比例配备了317名禁毒专干,并发展禁毒志愿者3000余人。工作室从每个乡镇遴选10名符合条件的病残吸毒人员子女作为帮扶对象,共计帮扶服务对象280名。

「禁毒之星」“黑眼睛”:为病残吸毒人员家庭带来光明

探索“1+3+4”精准帮扶模式

「禁毒之星」“黑眼睛”:为病残吸毒人员家庭带来光明

55岁的金积镇田桥村村民吕某(化名)刚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时,精神颓废,口中不停念叨着:“出来还不如在里面呆着”。“黑眼睛”志愿者经询问得知,因吕某长期吸毒,身患多种疾病,妻子已经与其离婚,房子也被判给了妻子,如今他已无家可归,眼看又要走上重新吸毒的老路。

“黑眼睛”工作室专门为吕某制定了帮扶计划,志愿者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申请公租房,添置了生活用品,与其前妻沟通对其进行心理抚慰,并安排其在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基地接受温棚种植技术和相关培训。不久后,吕某通过就业安置基地承包了两座温棚,彻底解决了就业问题,这个有着十多年吸毒史的汉子紧紧地握着金积镇禁毒办主任武克的双手,潸然泪下:“感谢党和政府,今后我绝不会再沾毒品,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金积镇是首批试点建立“黑眼睛”工作室开展关爱行动的乡镇,全镇在册吸毒人员169人。该镇在实践中探索创建的“1+3+4”精准帮扶模式,不仅关爱困境涉毒人员子女,还把关爱行动延伸到涉毒人员的整个家庭,消除了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障碍。

“1”即依托戒毒康复中心建设的“黑眼睛”工作室,开展涉毒人员“回家行动”,针对本人、父母、妻子、儿女、亲友等五类群体,建立帮扶档案,确定帮扶措施和级别,分别施以不同形式的帮助。如对涉毒人员主要开展心理疏导、就业培训、就业安置等服务;对病残吸毒人员子女,重点开展一日一午餐,一周一访谈,一月一辅导,一季一换装,一年一体检等“五个一”活动。通过对涉毒人员家庭帮助关怀,使涉毒人员家庭对其进行接纳、关怀,坚定其戒断回归的决心,感受回归社会的快乐。象小齐、小强这样受到帮助的涉毒家庭的孩子,在金积镇共有60多名。截至目前,“黑眼睛”工作室已为14户无房居住的涉毒家庭申请了公租房,帮助26名涉毒人员父母和子女经申请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

“3”即建设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就业技能实训基地、“阳光工程”分散就业安置基地和阳光劳务派遣公司,重点对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开展旨在促进涉毒回归人员就业的“筑梦行动”,由劳动保障部门对考核达标的戒毒康复人员颁发职业技能证书。与爱心企业合作,开通“就业直通车”,接纳表现较好的戒毒康复人员进行实训实操。同时通过向企业推荐、派遣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解决吸毒人员就业难题。到目前为止共开展就业培训23期,培训戒毒康复人员435人次,实训150人次,有65名戒毒康复人员通过“筑梦行动”实现了再就业。

4”即探索创新涉毒人员就业帮扶“四色网格化”管理模式。将所有涉毒人员的就业状况以无业、打工、自主创业、企业上班为标准划分四类,以红、黄、蓝、绿四色进行区分,因人而宜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对涉毒人员就业情况实行动态管控和动态帮扶,做到“图随人动、人随事动”,把涉毒人员就业安置落到实处。例如,吴某曾是一名黄色(打工)帮扶人员,因患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无法承受重体力劳动而失业在家,变成了红色(失业)重点帮扶对象。了解到吴某有烧烤技能,“黑眼睛”为其申请了3万元无息贷款,开了一家烧烤店,吴某由红色变成了绿色(自主创业)。在“黑眼睛”工作室的努力下,共有22名无业人员转化为打工人员,15名打工人员转化为自主创业人员,16名打工人员和8名自主创业人员转化为企业上班人员。

“1+3+4”精准帮扶体系拓宽了涉毒人员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让涉毒人员从生理、心理、就业得到了“一条龙”式的帮扶,为涉毒人员共同筑起爱心家园。如今,这一帮扶模式正在向吴忠全市各个工作室推广延伸。

「禁毒之星」“黑眼睛”:为病残吸毒人员家庭带来光明

志愿者的爱心托起明天的希望

「禁毒之星」“黑眼睛”:为病残吸毒人员家庭带来光明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帮助了孩子,就会感化他们涉毒的父母,拯救一个危机中的家庭。多年前,买某因吸毒被强戒,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对志愿者的帮助十分抗拒。“黑眼睛”志愿者们了解到他的女儿刚考上大学,急需学费,就为她捐款2000余元,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为她申请了贫困大学生社会捐助。2017年,买某的儿子考上中学,“黑眼睛”持续开展帮扶,不仅帮忙解决了孩子三年的学习、生活费用,还为孩子争取到了去上海学习的机会。看着孩子健康成长,买某深受感动,立誓不再沾染毒品。如今,因生意成功而富裕起来的买某已经成为关爱行动项目的捐助人和志愿者。每当有集中宣传活动,买某就站出来现身说法,把亲身经历讲出来,教育他人远离毒品,并尽己所能帮助涉毒贫困家庭。

“黑眼睛”爱心服务队共有禁毒志愿者3000余人,为加强管理,“黑眼睛”建立了“爱心微信群”,随时发布志愿服务内容,由志愿者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所在位置,决定是否承接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队根据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服务时间,以 “积分制”的形式进行累计。吴忠市通过开展黑眼睛工作室关爱行动项目,有效解决了病残吸毒人员家庭存在的实际困难,让病残吸毒人员的子女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远离犯罪等各种不良因素,健康成长,促使病残吸毒人员安心戒毒、回归社会,为治理毒品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禁毒志愿者们积极开展戒毒帮教和贫困戒毒人员家庭及子女关爱行动,成为禁毒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力量。2016年12月,在中央文明办等5部委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青春志愿行、共筑中国梦”主题大赛活动中,吴忠市“黑眼睛”工作室关爱涉毒人员子女行动项目获得全国金奖。

吴忠市禁毒办:张建明 郝振

「禁毒之星」“黑眼睛”:为病残吸毒人员家庭带来光明

宁夏禁毒—往期要闻回顾

「禁毒之星」“黑眼睛”:为病残吸毒人员家庭带来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