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过最长的路,都长不过“夺命低价团”的套路

每年暑假,不少人都会挪出少得可怜的几天年假,邀上三五好友或携家带口,尤其是带娃组团,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看!这是妈为你买下的江山!今天的游记晚上9点前给我看!”

你走过最长的路,都长不过“夺命低价团”的套路

跟着旅游团,买票订房不用操心,去哪玩啥全程包票,吃喝不愁,经济实惠,还能“把你的景,我的景串一串”,几天时间看个遍,何乐而不为啊!但真相是,旅行团易报,快乐游难行,小区门口总有那么几家旅行社,正提溜着“低价团”的棒槌,等你入坑。上周,外交部领事司官方公众号“领事直通车”就发布了一条警示。

你走过最长的路,都长不过“夺命低价团”的套路

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馆表示,大多数到符市旅游的中国游客,都会在中方旅行社和导游的安排下,到中餐馆吃一顿海鲜大餐。这是“低价团”强制的自费项目,人均需交500多块钱到导游那,实际上导游交给餐厅就只有人均五六十元,净赚10倍啊!吃的当然不是什么好货,不少是变质海鲜。去年开始就陆续出现好几起中国游客吃问题海鲜集体中毒的事件。

旅游团成“丧命团”,银发族易入坑

开开心心出国游,感受战斗民族风情,结果在异国他乡吐了一地……不只是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国内低价团把购物店开进五湖四海,把各种五迷三道、牛鬼蛇神的传说讲在你进景区前……

2016年,《法制晚报》记者曾暗访参加北京景区附近私人吆喝的“百元一日游”,故宫、圆明园、八达岭、十三陵、看升旗……导游声称一天能玩8个景区,结果到了天安门,女导游:天安门戒严了,不让看。快到十三陵,导游开始在车上讲述十三陵灵异事件,说这里不适合下车,只能坐车上边走边看……

你走过最长的路,都长不过“夺命低价团”的套路

说好的8个景区,当天只去了八达岭长城的一小段和某个野鸡景区购买玉石、梳子,剩下的形成全是到特产店购物、到某个小院购买某“知名”书法家300块钱一幅的名作,不买?每人交10块钱罚款。

除了北京,“低价宰客团”几乎无孔不入,在张家界被拐进玉器店听店家讲生肖配对,到泰国被逼买乳胶枕,到香港被关在购物店里不让出去……甚至到了天高地远的欧洲,6999元的13日欧洲游,都有大量自费景区等着游客交钱,不参加还不让坐大巴。

有些低价团要钱,有些低价团要命,旅游团成了“丧命团”。2015年6月,“东方之星”游船倾覆事件导致442人遇难,其中上百位都是旅行社组织的“夕阳红”老年旅游团成员,年龄在50到80岁之间。旅行团从上海到重庆游玩11天的最高价格是2298元,最低仅998元。有参团老人给女儿发短信,称自己在船上吃的是“减肥餐”。

你走过最长的路,都长不过“夺命低价团”的套路

2015年10月,内地一位苗姓54岁的男子,花300元参加赴港游旅行团,在红磡一家珠宝店时劝解游客与领队因强制购物引发的冲突时,被突然出现的数名男子殴打,不治身亡。

你走过最长的路,都长不过“夺命低价团”的套路

就在本月10日,《现代快报》报道,常州一位74岁的老人在参加低价团旅游中猝死。交998元,就能玩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桂林等8个城市?结果是旅游成购物,购物行程的安排远远超过景区游览。据家属称,老人向导游明确表示了身体不适,但仍被导游强逼下车购物。老人最终在广州去桂林的火车上猝死。

中国老人大部分省吃俭用一辈子,也由此成为“低价团”的主坑对象。买保健品、买保险送旅游,在小区发传单、摆地摊,喊爷爷叫奶奶,扑通下跪喊爸妈,有钱有闲、心软缺爱的大爷大妈们很容易心动入坑,而且常常呼朋唤友,组团成行。

全国老龄委一项调查显示,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已占到全国旅游总人数20%以上,仅在2017年上半年,老年游客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达2.4倍。日益壮大的“银发”旅游群体,也给了无良旅行社下手的“良机”。

低价团“阴魂不散”,矛盾愈演愈烈

在报团旅游的过程中,负责组织旅行团的旅行社叫做组团社,旅游目的地接待游客的旅行社叫做地接社。

正常情况下,游客要向组团社支付团费,包括吃住行、景区以及接待等费用,组团社组织好旅行团后,就会将接待工作委托给地接社,支付一定的费用。低价团的存在就破坏了这一大家都受益的商业模式。

你走过最长的路,都长不过“夺命低价团”的套路

与低价团类似的还有 “零元团”、“零负团”,其特征都是组团旅行社以成本价甚至是低于成本的价格把旅游产品卖给消费者,且不收取接待费用,而是通过自费项目、购物回扣等收入来收回成本,再从中赚取利润。一些地接社甚至要向组团社支付人头佣金,再把人头卖给导游。

你走过最长的路,都长不过“夺命低价团”的套路

简单来说,在零负团费的情况下,组团社就像“人贩子”,纠集了一团一团游客后,把“人口”加价卖给“养父母”——地接社,有些地接社甚至再把“人口”转手卖给“二手养父母”——导游。导游就得“把屎把尿”带游客购物、去山寨景区,宰客以“防穷”。

事实上,低价团的发源地在台湾,上世纪90年代初,低价团在台湾地区的泰国游市场极其盛行。几年后,这种模式传进大陆,并从泰国游波及到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出境游目的地。2003年“非典”之后,旅游市场一片冷寂,低价团大肆崛起,向国内海南、云南等热门旅游地扩散。

一方面,低价团的确让更多经济水平中下的消费者得以一饱眼福,刺激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低价团所带来的低质旅游体验不仅伤害旅游者的身心,损害旅游者的利益,也让潜在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印象大打折扣。

你走过最长的路,都长不过“夺命低价团”的套路

在游客和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产品质量和旅游地信息的分布本来就不对称,旅游者通常是根据旅游市场所呈现的整体产品质量,即二阶信息,来形成对具体旅游产品质量(一阶信息)的判断,从而形成“柠檬市场”。对二阶信息没有好印象,一阶信息又不完全,旅游者的旅行意愿就会降低。香港曾经就饱受低价团困扰,香港旅游业议会还因此花大价钱做宣传,以重塑形象。

当“柠檬市场”形成,市场就会出现“黑吃黑”的逆向选择——反正大家都在买低端产品,我还背着高端产品的偶像包袱干嘛?你家便宜,我比你家更便宜;你带10个购物点,我带20个购物点……于是,劣币驱逐良币,国内旅游市场的整体质量也由此下降。

低价团治理难,根源深,周期长

低价团一直像那只“打不死的小强”,“边犯边治,治完再犯”, 一边治理,一边野蛮生长。

2013年出台的《旅游法》已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也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一些无良旅行社会捡“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的漏子,在合同里动手脚,让低价团合法化。

而目前,旅游者市场的主体特征还是“讲求经历不求体验,讲求低价不求质量”,就是“下车拍照,上车睡觉”,捡便宜不嫌事儿大。一是“勤俭节约”的老观念在骚动,二也是现实所迫。有调查显示,喜欢报低价团的游客群体通常是低收入群体,家里没有太多余粮,低价团依然大有市场。一些旅游者明知报的是低价团,还抱着“死活不买”的侥幸心理,把导游逼急,谩骂、殴打、扣押……极端行为也由此频频出现。

你走过最长的路,都长不过“夺命低价团”的套路

另一方面,导游的薪酬福利制度一度非常不合理。正规、大型旅行社聘用的专职导游收入相对稳定,但小型旅行社聘用的导游日子就不太好过了。2015年有调查显示,71.9%导游员的基本工资仅为200~500元,7.5%的导游员基本工资不足200元。一些旅行社还会聘请兼职人员,补贴少得可怜。回扣就占导游收入的大头。

目前,中国旅游市场仍存在严重恶性低价竞争的现象,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难推陈出新,就只能靠低价团的回扣盈利,“反正中国人口多,韭菜割完一茬又会再长一茬”。部分没有经营资质的“黑旅行社”、“野导”,也盯准了一些人贪便宜的心理,趁机下手。这对有关部门的监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泰国等地曾推出价格标准,要求旅行社团费不得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价”,但此举依然“治标不治本”,低价团卷土重来。

今年1月1日,修订的《导游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办法》规定,导游和旅行社若强制游客购物、参加自费项目,主管部门可对其处以罚金甚至吊销导游证。《旅游法》也规定,若遇上强买强卖,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旅游高峰期,在报团旅游时还是要注意:

1.警惕低价团,羊毛出在羊身上,得了便宜卖不了乖。

2.选择有资质、口碑好的旅行社,在签订合同时仔细阅读各项条款。

3.关爱老人,在为家中老幼选择旅行团时要注意价格、行程、保险等。

4.遇上强买强卖,向旅游主管部门举报,依法维权。

参考文献:

[1]夏丽丽,苏勤,俞传俊,葛凌亚.国内外零团费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4,6(01):26-33.

[2]周海燕.个人可支配收入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实证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04):84-87.

[3]林龙飞,胡坤.导游灰色收入问题研究——以购物回扣为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02):21-25.

[4]贾跃千.零团费现象剖析及治理措施[J].社会科学家,2004(06):111-114.

[5]贾跃千.零团费演化机制分析[J].旅游科学,2006(01):56-62.

[6]贾跃千,何佳梅,崔凤军.零团费与我国出境游发展阶段的互动关系分析[J].旅游学刊,2006(01):69-7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