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癡」!

文山有這樣一位文武雙修的名人,年輕時,因為常年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圍著他習練武藝,以為他是江湖武林人。後來見他以文山州文化局副局長的身份指揮各種文化活動,見到新華書店裡陳列著他的20多部音樂著述,聽過節慶期間大街小巷播放他的歌曲,知道他在文山學院以客座音樂教授身份上課,知道他兩次獲國家文化部表彰、創作的500餘首音樂作品中居然有90餘件獲國家及省、州獎,方知原來是武林中的文化人,一個會武術並有音樂天賦的人。

看完這個介紹小編對此人也是充滿了好奇和興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文化中的武林人

他用民族文化工作積累的豐富閱歷拓展武術,宣傳武術、運作武術,把彩雲之南的邊地武術打造得風生水起,2008年,國家體育總局將“全國群眾喜愛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稱號授予了他,2012年後,先後被總局武術中心、中國武術協會、中國健身氣功管理中心表彰為“全國武術段位制工作先進個人”、“武術段位制百名先進個人”、“全國健身氣功推廣先進個人”。2014年,體育總局武術中心指定他作為推廣武術段位制的個人先進典型出席全國段位制工作會議,並在會議上進行交流發言。於是人們又稱他為文化中的武林人,一個懂文化並做出成績的武術工作者。這個人就是梁宇明.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傳承武術的柴房徒弟

上個世紀70年代,梁宇明上昆學藝,晚上都歇在師父的柴房裡,被師尊戲稱為“柴房徒弟”。梁宇明的師父沙國政被中國武林界稱之為“武術活字典”、“武術老倉庫”,享譽國內外。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1974年與恩師合影

1975年秋天的一個早晨,師父帶他到圓通山晨練。走到長臂猿區,師指著靈巧迅捷、騰挪自若的長臂猿說:“武術招式很多是從動物行為中悟出的道道。你的雙臂那天能練到像它們那樣,你的通臂掌就大成了。” 梁宇明說“難啊!”師教訓道:“不吃苦就難,吃透苦就不難。”出得圓通山,一路到翠湖。進北門,遠遠就見竹林島中一班武林名宿玩得正歡。見沙師微笑而來,忙收手相迎。閒聊中,沙師不覺起興,叫梁宇明用通背掌的葉底藏花打他。梁宇明一時不解,動作慢了些。師不耐,劈頭就是摔拍中三招,梁宇明的腦門、胸膛和腹部招招落實,打得他眼冒金花。許水章老師笑著說:小夥子,練武人反應要快,吃點苦頭有好處啊!確實,捱打方知拳招妙,以身試招得真經。此後練習通背掌,葉底藏花梁宇明是練得最多的。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1992年與恩師合影

武術大師的傳奇愛情故事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梁宇明的武術生涯,有一個最忠實、也最貼心的伴侶,這就是他的髮妻鄭惠萍。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2011年在香港國際武術比賽中獲兩枚金牌

遠古有牛郎織女的傳說,東漢有舉案齊眉的美談。說起梁宇明與夫人鄭惠萍的因緣,卻是八個字:樂為媒妁 武牽一生。

他們是因音樂相識的。1972年,連續一週的大雨使文山州九拐十八彎的盤龍河水大漲,洪水漫過堤壩,東風路成了洩洪道,沖垮了民族劇場。洪水退後,修復劇場的工程由縣建築隊承擔。那時梁宇明是文山京劇團的小提琴演奏員,每天清晨,戶外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緊挨著工地的樂隊宿舍裡,卻飄出陣陣音樂聲,彷彿是為修建工作伴奏。攪拌砂灰的工人中,有位年輕的姑娘被悠揚的琴聲吸引,經常拄著鋤頭把忘神地聽著。她後來就是梁宇明的賢妻——鄭惠萍。多年以後她說,就是那把小提琴和拉琴的人把她迷住了!

捨命推廣武術段位制

中國武術段位制是全面評價習武者武術水平等級的制度,是武術文化提高到國家戰略的具體體現。梁宇明始終把武術段位制建設放在協會工作的首位,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梁宇明:中國武術八段、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武術)、一級武術裁判、中國武術段位制八段指導員、考評員;省武術協會副主席,曾任文山州文化局副局長、州老年人體育協會專職副主席、州健身氣功協會常務副主席。

做群眾社團的工作是沒有報酬的。2012年初的一天,在領著大家練拳時,梁宇明突然感到氣不夠用,送到醫院方知得了冠心病,立即做了手術,安了兩個支架。即便如此,任然堅持武術段位的推廣工作。不過,常常是一回到家,便要躺下吸氧。女兒說:“我爸在外是英雄,回家是狗熊。”

有一次在進行段位考核前的武術理論講課時,已安了支架的心臟突感不適,梁宇明轉過身去,連服兩次硝酸甘油,照常進行講課。課講完了,聽課的人們湧上前來,有的端水,有的替他抹胸捶背,你一句我一句地安慰他:段位拳我們學,段位制我們和你一起做,你不要太操心了了。“我有些難為情,但也很高興,因為這是群眾發動起來的結果啊。”梁宇明在事後這樣告訴採訪的記者。

有人問他:你全然不顧自身的推廣武術,到底圖的什麼?梁宇明回答:倘若說此前與武術的結緣是一種樸素單純的個人愛好的話,那麼與段位制的結緣則把個人愛好提高到弘揚與繼承中華優秀武術文化的國家戰略層面。武術段位制的推廣不再是單門獨戶的門派小圈子裡的武功傳授,而是融入於國家大業之中。我們武術人能不感到自豪嗎!能不為實現這個武術夢竭盡心力嗎?

看到這裡,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武術大師的一些招式吧!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八卦-1971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八卦-1994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八卦掌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八卦之寒鴉飛空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八卦之紫燕拋剪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八仙劍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太極劍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太極劍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虛步持劍禮

看完這些小編已經深深的被梁老折服了,武術文化博大精深,梁老一生的事業都在不斷的推崇武術文化,始終把武術段位制建設放在協會工作的首位,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全民健身運動的帶頭人物

在文山提起全民健身運動的“帶頭人物”,人們會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梁宇明身上。這個身高1.62米的小個子身上迸發出來的活力與能量,給所有接觸過他的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公認他在基層全民健身運動中做出了出色的成績,是優秀的組織者,又是一個富有成果的踐行者。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說他是組織者,是因為他擁有一系列社會體育領頭人的職務:文山州健身氣功協會常務副主席、文山州老年人體育協會副主席、文山文武學校等武校的名譽校長、文山盤龍武術俱樂部總教頭——他坐在這些位子上,腳踏實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說他是踐行者,是因為他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健身運動。如今73歲的他依然身體硬朗,頭腦精明,才華橫溢。人們從他的身上,切實體會到“天天健身,天天快樂”的真諦。作為文山州唯一的中國武術八段武術大師。梁宇明在當地全民健身活動中十分活躍。經過數十年的歷煉,他把所學武藝打造的爐火純青。他的演練力量純厚,功夫獨到,手眼身法步配合極佳。大家都說“梁老師講起來是理論,練起來是樣板,看他打拳更是力和美的享受。”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在文山傳承武術的40多年中,梁宇明帶著武友在攀枝花小學、古木中心校辦過武術班,傳授過少林拳;在文山老運動場傳授過通背拳,在平壩中學教過八卦掌,在盤龍公園的過道上教過散打;租用游泳池旁邊的場地,帶著王大倫、溫衛民等徒弟辦過少林硬氣功培訓;在硯山、在廣南、在富寧、在丘北,在馬關、在西疇都留有梁宇明傳習武術的腳印。2005年,梁宇明與徒弟們開辦文山州第一家武術館——盤龍武術健身俱樂部,加大弘揚武術國萃的力度。先後到俱樂部學武的,有機關幹部,有農民兄弟,更多的是中小學生。十多年來,先後有千餘人來這裡與武術結緣。

……

對武術大師的認可和嘉獎

梁宇明祖籍廣東,1945年生於雲南昆明,1970年畢業於雲南大學。自幼酷愛武術,師從中國一代武術宗師沙國政,系統習練通背拳、形意拳、八卦掌和太極拳。得師尊細心調教,盡得其傳。現任雲南省武術協會副主席、文山州武術協會主席、文山州健身氣功協會常務副主席。他還具有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武術段位制指導員、考評員,武術一級裁判資質。先後以中國武術八段身份進入《中國當代武林人物誌》和《雲南武術精英百強譜》,以雲南沙氏武術二代傳人身份收錄於《中華民間武師名錄》。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2014年12月,全國武術段位制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梁宇明被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和中國武術協會點將出席,並作為唯一一個全國先進個人代表在會上作典型發言。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入選《這個當代武林雜誌人物誌》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與武術九段曾乃良合影

彩雲之南的武術大家:沒錯,就是文山的這個“武痴”!

與武術九段康戈武合影

關於梁老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看了這些故事,我們不僅瞭解了文山的這個“武痴”,更是從他的身上看到很多優秀的品質,下期,小編為你揭秘文山州武術協會的發展歷史,走進武術文化,瞭解中國功夫!

文字:王立輝 龍符

映象文山客服電話:1575876464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