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十万大军围困洛阳,问九鼎多重?王孙满一句话迫使楚国退兵!

周王室东迁后,实力大损,直领范围仅洛阳王畿方周几百里,真实实力仅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

尽管周王室已衰落了,但是天下共主的名义还是有的。春秋第一位霸主齐桓公姜小白同志就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驱逐四夷,在葵丘会盟上得到周天子及天下诸侯的承认而当上了霸主。

楚国十万大军围困洛阳,问九鼎多重?王孙满一句话迫使楚国退兵!

春秋诸侯国

几十年过去后,南方的楚国强盛起来了。当时的楚王是楚庄王熊旅,此王三年不理政事,一朝临朝,却三下五除二剪除了朝中奸臣,平叛了不臣之属国,击败了来犯之大敌。楚庄王的一系列动作,创造了一个新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后的楚庄王内修德政,外行王道,楚国一时之间国富兵强,军威强盛,数年间攻灭了十多个小国,成为了南方的一霸。

楚国十万大军围困洛阳,问九鼎多重?王孙满一句话迫使楚国退兵!

一鸣惊人

楚庄王异于常人的地方在于,思维跳跃性大。他之前的三位霸主齐恒公、晋文公、秦穆公都是打着尊王的旗帜讨伐诸侯,驱逐蛮夷,最终得到周王室的肯定,得到天下诸侯的承认,才成为霸主的。楚庄王想通过另一种方式成为霸主,不,要比霸主还要高一级的功业,成为天下共主;对,唯有消灭周王室,代取周天子成为楚天子,才能展现他楚庄王的赫赫功业。

楚国十万大军围困洛阳,问九鼎多重?王孙满一句话迫使楚国退兵!

春秋五霸

公元前606年春,楚庄王集结精锐大军十万,北上讨伐陆浑之戎。楚庄王与大将叔孙敖商议以北伐陆浑的名义,进军洛阳,然后趁机消灭周王室,楚国代周而自立为天子,以此成就楚国的煌煌功业!十万伐戎楚军达到洛阳后,快速把洛阳围得水泄不通,誓将一战灭周。

周王室就算再懵懂无知,也明白了楚国这是要灭周簒权啊。于是一翻紧急商议后,周王室一方面派出两路天子特使向秦国、晋国求救并加强城防守备;另一方面派王室公子王孙满出城稳定楚军,避免楚军立马攻城。王满孙是周王室众公子中才气最佳的一个,少有才学及长益甚。

楚国十万大军围困洛阳,问九鼎多重?王孙满一句话迫使楚国退兵!

楚庄王

王孙满以天子特使的身份前往楚军大营劳军,楚庄王以最高规格接待了天子特使王孙满。

楚庄王说:天下苦戎久矣!熊旅不才,自带楚国十万精兵北上伐戎,以解天子之困境。岂敢劳动天子特使前来犒赏?

王孙满对曰:楚王心忧天下,天子甚感心慰!楚军伐戎凯旋之时,天子当另有嘉奖!

楚庄王说:区区戎狄, 何堪我大楚雷霆一击。听闻天子有九鼎,象征天下王权,不知重曰几何?我十万楚军可否搬回楚国国都郢都妥善保管,以免天下神器落入蛮夷之手?

周室九鼎本是夏朝大禹收天下青铜,铸造的九鼎, 象征九州,并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为夏、商、周三代国家政权统一的重要象征,谁得九鼎,谁便是天下共主。楚庄王此语一出,四座皆惊,这不意味着楚国要取代周王室成为天下共主吗?如此大逆不道之言,何人敢讲?

王孙满霍然站起,激荡出一股浩然正气,厉声对楚王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国十万大军围困洛阳,问九鼎多重?王孙满一句话迫使楚国退兵!

王权九鼎

楚庄王一时被王孙满的正气压住,心中惴惴不安。这时大将叔孙敖又急忙向楚庄王汇报到,周天子有两路特使出城,一东一西,显然是向晋国与秦国求救去了,而洛阳城防突然增兵设防,急切之下恐难以攻下;而秦晋两军旬日可达洛阳,届时我楚国非旦不能代周自立,恐被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白白被灭国啊!


楚庄王心思敏捷,一点即通。心知一个晋国已难以完全打败,再加一个秦国,那么楚国必败无疑。届时秦军东出攻楚,晋军南下征楚、齐军南下讨楚,其它小诸侯国再兴兵来犯,楚国休矣!

庄王连忙对王孙满说:熊旅唐突,还望特使见谅。熊旅本心替周天子解忧而已,九鼎重器自当留存洛阳。若有不臣之人来夺,熊旅自当尊王命领兵征之!时日不早了,请特使回城休息,并明告天子,熊旅三日后北上伐戎。凯旋之时,再来参拜天子,以尽臣礼!

于是楚国大军三日后全军退回楚国。之后楚庄王还是遵循前面三位霸主的法子,在邲之战中打败晋军,称霸中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楚国十万大军围困洛阳,问九鼎多重?王孙满一句话迫使楚国退兵!

楚庄王称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