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後存款高90後近3倍,又販賣90後焦慮?

2018年是00後成年元年,也是90後被“埋汰”的最慘一年。

80後說:90後浮誇自私自利,公交車不讓座,菜市場討價還價。

00後說:90後應該有三十多歲了吧,還跟小孩一樣,幼稚!

即便是60、70後的父母也不常待見,風華正茂的90後為何頻遭嫌棄?佛系、土味、高冷風通通試遍,就沒一份滿意的答卷麼?

高頓小編帶各位來看一份《騰訊00後研究報告》是否能給出答案(數據源於騰訊)。

00後存款高90後近3倍,又販賣90後焦慮?

騰訊今年的操作也是令人窒息,一邊送90後c位出道,一邊研究00後的錢包,但數據一出讓人大跌眼鏡,00後平均存款接近90後3倍。

要說前段時間智聯出品的“最受歡迎工作”“最受青睞專業”“賺錢最多崗位”等數據引起市場一陣波動,那也並未讓人如此難受,至少工種專業等也都是年輕時犯下的“錯”。如果這些存款裡不包括壓歲錢,那麼事實該有多悲哀···

圖表顯示,無存款的90後高出同層次00後接近20%,事實上超過7成的00後都有自己的存款,且他們去過的國家也不是你一隻手數的過來的。

00後存款高90後近3倍,又販賣90後焦慮?

同齡人沒有拋棄你,同齡人與你同在,只是比你小的正在超越你。

好了,再說又要焦慮了,玻璃心的90後傷不起。

00後存款高90後近3倍,又販賣90後焦慮?

00後存款高90後近3倍,又販賣90後焦慮?

00後存款高90後近3倍,又販賣90後焦慮?

00後存款高90後近3倍,又販賣90後焦慮?

00後存款高90後近3倍,又販賣90後焦慮?

仔細想一想,捋一捋思路,這錢去哪了?90後最大的28,最小的18,意味著已經全員上陣,用以往的話說算得上家裡的“勞動力”能掙一份工了!北上廣均月薪7k,二三線城市也有3k,不管在哪上班經濟來源是有了,但這錢都去哪了呢?

無存款、無貸款甚至負債前行,90後到底做了些什麼?

成天喊窮,但碰見517、618、雙11、雙十二剁的比誰都勤快;

成天學(tang)習(shi),最後成了遊戲界扛把子;

成天認(wei)真(bo)工(dou)作(yin),KPI完成度不到80%。

高頓部落曾做過一項針對“月收入過萬90後”的問題徵集。目前90後最熱門工作無外乎金融、財經;最賺錢工種無外乎投行證券;最受青睞專業無外乎互聯網、財經等,而在金融財經等領域月入過萬實屬常見,來聽聽他們的“價值觀”。

從事一年金融產品銷售工作的小王:試用期5k,轉正12000,工資漲了單消費也高了,金融這行花錢如流水,當錢不是錢。

從事6個月交易分析員的小林:還在實習,今年能轉正,每個月房租、衣食住行基本剩不了多少,還好單身暫時養不起女朋友啊。

從事三年投行工作的小白:城市大,收入就高,消費也高,這是社會的規律。

以前能吃5塊錢一碗的炸醬麵,現在外賣不少於50,以前覺得4千就是高薪,現在拿40萬年薪都覺得不夠。90後是見證時代更迭的一代,他們很多行為都被社會放大甚至放在顯微鏡下看,80後保守穩重,00後意氣風發,輪到90後偏偏沒了詞。

大家都開始說90後不懂事,自私自利,是最為敗壞的一代,卻從沒人見過他們努力奮發進取的時候。

90後見證舊社會的老四件換花樣,生活水平斷崖式暴漲。90後改變了自己的婚姻觀,沒把利益與感情融在一起。90後努力上進,無數人投入到考研考證大軍裡,拿上文3年投行經驗的小白來說,她最大的夢想是帶奶奶去看北極光。

27歲的小白,是00後嘴裡的“阿姨”,是80後嘴裡的“愣頭青”,金融本科畢業後進入券商公司實習。儘管大學瞭解到CFA考試對在校生有限制,仍堅持學習CFA知識,誰說女子沒有金融夢?

時代變了,講究全球化這個詞了,90後觀念從“父輩的存錢再花”到如今的“先消費再還賬”一直在變,國際思維是小白認識世界新視角,金融人應該把視線放遠,把目標放大,今天的投行可能是明天的國際銀行,而特許金融分析師是跨越這道坎的最好身份。

90後有個最大的“壞脾氣”就是倔。

00後存款高90後近3倍,又販賣90後焦慮?

小白帶著倔帶著這份韌性,參加CFA一級考試。金融行業對專業度要求較高,選擇CFA證書一方面是其含金量官方被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所認可,另也是因為投行的系統性框架知識CFA課程均有囊括。

很少看到新聞裡將“進取”這個詞語90後掛鉤,今天就為90後正名。

90後不是不懂事,他們更願意用更真實的態度去觀察、評價事,他們情感真摯、心思篤定,對待目標有自己進步與完成的方式,不喜歡外界的干涉,他們享受生活更享受生命,他們過得每一天、每一秒都是屬於他們自己。

到底賺多少錢,才能稱之為生活,這句話只有在努力足夠了,才能去想。

願每位90後,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小世界,喜歡購物也好,熱愛遊戲也罷,北極光只有去了北極才能看到。

不要小看自己,但也不要放棄努力,只有努力了,才能不用管別人的閒言閒語,不努力被唾棄、嫌棄,那是活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