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海:合浦三月三 古俗遺風存

中國網東盟4月12日訊(陳仕優 範翔宇)古時候,每年農曆的三月三,是官府及民間例定的歲時祭祀禮儀之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又稱上巳節。而三月三又與清明、穀雨節令相近,因此三月三除了既定的祭祀活動之外,還有踏青春遊,舉行民間歌會(山歌),用植物沐浴消災除病等民俗內容,三月三節令活動也就更顯得豐富多彩。清代詩人鄭大樞曾經這樣描述三月三的盛況:“宜雨宜晴三月三,糖漿草粿祀先龕。鳳頭龍尾衣衫擺,踏遍郊垧酒已酣。”詩中記述了人們在三月三的節慶活動中縱情歡樂而得意忘形的狀態“鳳頭龍尾衣衫擺”,這是說人們在狂歡中,衣衫帶落,褲頭都露了出來,連鞋襪也脫了。還記述了古代三月三祭祀中“糖漿草粿祀先龕”的習俗。

詩中提到的草粿,又稱仙草蜜,主要產於廣東一帶。據明朝藥物學家李時珍所撰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草粿草全身可藥用;性甘涼,內服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尿,有助治療跌打腫痛、感冒、糖尿病等症。民間用草粿製成這種具有食療作用的地方特色的傳統小食,在宋元時期就已經有記載了,由此可見三月三食療應用的歷史悠久,傳播範圍之廣泛。而合浦的三月三煮雞屎藤(米乙)的習俗,就與古代這種具有食療作用的“糖漿草粿”小食,就與一脈相承。

每年的農曆三月三,合浦人不論城鄉,都會採摘一種帶有特殊有臭味藤本植物葉絞汁之後,和米粉做成條狀煮糖水,這就是雞屎藤(米乙)。北海人吃雞屎藤(米乙)有兩種傳統寓意:一是據稱雞屎藤有除溼滯驅蟲害的功能。而在三月三之前,北海人連續度過了春節、元宵、二月二、二月十九等民間節俗,這段時間吃的肉食多了,難免腸胃積滯,而雞屎藤藥性歸心,肝,脾,腎經,具有具有祛風除溼,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的功效與作用,此時吃一些雞屎藤(米乙)的確是有助於清除腸胃積滯,由此可見前輩的食療智慧;二是三月三時令正逢開春時節,萬物生長,此時的雞屎藤正是人們在開春後最早採食的野生植物之一,這是最直接的品嚐春天,謂之嘗春。因此,每年三月三前夕,北海城鄉到處都飄散著的雞屎藤和三杈苦的芬芳氣味,成為一道獨具特色民俗風景線。

廣西北海:合浦三月三 古俗遺風存

街上賣雞屎藤的大媽。範翔宇/攝

廣西北海:合浦三月三 古俗遺風存

街上到處可見賣三叉苦的攤點。範翔宇/攝

在舊志記載中,合浦還有“三月上己拔禊”的習俗。拔禊,是古人在春秋二季在水邊所舉行的祓除不祥的祭事。拔禊最早的記載是在周朝,每逢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日,初三日),人們就要到水邊去祭祀,並用香薰的草藥沐浴除災,後來人們稱之為禊。《周禮春官》說:“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由此可知,在周朝的時候,每年三月三的祓除儀式都是由女巫職掌的。這種三月三的祓除儀式,至今還可以在合浦民間見到蹤跡,不過形式上有了改變,不再是沿襲在水邊用香薰的草藥沐浴,舉行祓除不祥的祭事,而是直接把採來的雞屎藤或加上三叉苦藤一起掛到門頭上,以作驅穢辟邪,具有異曲同工之功用。

廣西北海:合浦三月三 古俗遺風存

固定的雞屎藤(米乙)攤點。範翔宇/攝

三月三是壯族的歌圩節。壯族多在三月三舉辦“歌圩”,青年男女趕歌圩,以歌傳情,由此發展成為國際性的中國民歌節。

而合浦的三月三歌圩古已有之,青年男女在歌圩上以歌傳情,互定婚配早成習俗。由於歌圩上的以歌傳情是赤裸裸的情感表達,因此有許多優美的民歌流傳下來成為經典,特別是作為合浦山歌中“守本戲”,至今傳唱不已。以歌傳情,以歌為媒,這種毫無遮欄的情感表達,難免引起官府的反對和禁止。因此,雍正十年(1732年)二月,官府衙門提前下了一道禁令,嚴禁合浦歌圩上進行“互歌婚配”,違禁者將以“傷風化”處理,重者甚至被處以充軍流放及至處死。

當年合浦歌圩上“互歌婚配”是什麼樣的情形呢?讓我們來聽一聽這些“以歌傳情”者的心聲表白吧!

“新買紙扇白又紅,一邊畫鳳一邊龍。畫龍畫鳳哥無想,單單想妹好姿容”。歌圩上的青年男子買了一把描鳳畫龍的紙扇。他在歌圩上尋尋覓覓,就是為了見到日思夜想的情人妹妹,要與情人妹妹“龍鳳配”。而情人妹妹“互歌對答”更有意思:“鴨嘴無比雞嘴尖。妹嘴無比哥嘴甜。妹想同哥親只嘴,三年無用買油鹽”。一邊是“單單想妹好姿容”的急切心情,一邊是“妹嘴無比哥嘴甜”的考慮猶豫。靈活靈現地表現出歌圩上相戀男女的心態。很明顯,這種自由婚戀方式與封建禮教是格格不入的。官府下令禁止也就在所必然的了。

歌圩上的情感表達又是熱烈的,也許是這種情感表達最容易點燃青年男女心中的激情火花。因此,歌圩上的“互歌婚配”成功率也不會低。“蜘蛛牽網半邊絲,無掛壁根無掛籬。掛籬掛壁有人見,掛在哥心無人知”。這是女主角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相思訴說。她對歌圩上結識的情郎的萬般思念,就像蜘蛛網上的絲(思),千絲萬縷纏繞心頭,卻又怕人知曉。而男主角的表述則是毫無遮攔的了:“妹阿姨,阿哥想思你無知。月大思妹三十日,月小思妹了無期。”他直截了當呼喚著與情人相見:“妹又回,三朝七日你要來。三朝七日來一趟,莫讓大路上青苔”。這是多麼急切的期待啊,三天七日的圩期,對這些熱戀中的情人來說就是“了無期”的漫長。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下,敢於衝破傳統的肓婚啞嫁,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事實上,這種歌圩上的“互配婚姻”是難以被當時的社會環境所接受的,官府的嚴禁措施就是有了廣泛的家庭基礎。

合浦歌圩上的“互歌婚配”現象並不是偶然或孤立的現象,也不是“外來”文化元素的影響,而是本生本土的“土著”文化根源。在當今的人們看來,“歌圩”是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合浦是漢族地區,且又是從沒有聽說過歌圩婚配在當地流傳。其實,這是對合浦社會人口狀態的缺乏瞭解的誤識。

合浦古屬百越族群,烏滸族群的聚居地就是在合浦,而後來形成的壯族群體也就在合浦聚住。合浦“俗有四民”中的俚人,柴蛋即是壯族。據《壯族通史》記述,至元明清時期,合浦依然是壯族人口的重要分佈地區(如唐代廉州壯族人口為13029人)。元明以後大量中原移民(客家人)遷徙定居嶺南,進入合浦,才改變了合浦人口的民族結構。到了清代,合浦境內還有大量的壯瑤族居民並有固定的壯、瑤田。乾隆十九(1754年)二月,兩廣總督班第就為解決合浦境內的壯瑤問題向朝廷提出了建議:“廣東合浦且永平司巡檢地方,為瑤,壯出沒之所。明成化年間,曾設有分守要隘之俍(壯)兵、瑤兵及供其耕食之田地。至本朝初年,尚存俍(壯)、瑤田14418畝”。由於這些專供壯。瑤人耕食之田地“多被誘騙典當”,這位兩廣總督建議朝廷訂定章程,“如確貧不能守業者,只准本族,本地之壯、瑤承買,不得外售於民人”。由此可見當時合浦是漢壯、瑤雜處而居。壯、瑤都有歌圩“互歌婚配”的民俗習慣,即使官府明文嚴禁也無法禁絕。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官府在合浦嚴禁歌圩“互歌婚配”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了。同時,也反映出北海合浦民俗風情的絢麗多彩。

作為古代歌圩的遺俗,合浦至今還有山歌聚會,以歌會友,以歌傳情的民間活動,而西場鎮的民間山歌手們,每年還自發舉辦山歌節,成為當地約定俗成的一個節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