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有個村12個人開了個會,結果每人背上債務150萬!

“村民的搬遷安置費要400多萬元,土地劃撥需1000多萬元,還有出讓金、佔地補償費……至少準備2000萬元,才能啟動城中村改造工作。”在召集村民簽訂拆遷、騰空協議之前,永康市西城街道周塘經濟合作社周塘分社的社長徐根偉,每天都在為“錢”的事發愁,“集體經濟薄弱,幾十萬元存款簡直是杯水車薪。像其他村一樣鼓勵村民貸款,再以支付利息的方式借用?恐怕很多人不願承擔這風險”。

永康有个村12个人开了个会,结果每人背上债务150万!
永康有个村12个人开了个会,结果每人背上债务150万!
永康有个村12个人开了个会,结果每人背上债务150万!

周塘村城中村改造拆除現場

要想順利推進周塘分社的城中村改造,找銀行貸款是必須的了,只是這錢要怎麼借?徐根偉思慮再三,作了個決定:“發動黨員幹部以個人信用貸款,所有責任、風險由我們村幹部來擔。

一次例會讓他們背上百萬元債務

今年6月7日,周塘分社召集所有黨員幹部、城中村改造有限公司代表召開工作例會,介紹了工作進展、明確了相關事宜後,徐根偉最後跟大家談起了“錢”的事。“先找銀行貸款,等改造完成了,村裡有了固定資產,這點錢我們還得起。如果因為沒有錢,城中村改造工程擱淺,那麼這屆班子將在村民中徹底失信。”他對大夥說。

這種“錢”之外的風險和壓力,與會的黨員幹部都想到了。“城中村改造,對於周塘來說是大事、好事,需要錢,能貸款,那就貸。黨員幹部帶頭貸,不要把顧慮和風險分攤給村民。”黨員徐立成說。“通過貸款這件事,我們向全體村民表個決心,這個事一定要做,而且一定會做好。”公司代表徐琦信心滿滿。

對於黨員幹部們的積極回應,徐根偉很感動。他翻開自己的工作筆記給記者看,說:“我將有可能參與貸款的黨員幹部名字列了一遍,結果15個人中有14個人同意了。”

永康有个村12个人开了个会,结果每人背上债务150万!

當天,周塘分社全體黨員幹部第一次以舉手表決的形式通過了“以個人信用貸款籌措城中村改造啟動資金”的事項。會後,分社班子一行積極與銀行對接,除了村民代表徐金友和黨員杜宜棣因超齡問題無法辦理貸款外,其餘12人共爭取到了2135.38萬元的貸款,每人負債150萬-193萬元。

對此,為周塘分社黨員幹部辦理貸款業務的永康農商銀行古麗支行行長夏起勇坦言十分感動。他說,當時考慮到風險和受眾面,是希望村民參與貸款的。但是,這些黨員幹部告訴他,不想讓村民承擔利息和相關風險。“我也是一名黨員,他們的這種擔當精神讓我血脈賁張。”深受觸動的夏起勇馬上向分管領導作了彙報,永康農商銀行當即決定,在制度允許的範圍內,提高了授信額度。

永康有个村12个人开了个会,结果每人背上债务150万!

12個人背後有12個家庭的支持

辦理貸款需要結婚證,要配偶共同到場簽字。村民代表徐鵬德在舉手表示同意後,有些擔心無法過妻子這一關。“姐姐家因為幫別人擔保貸款,背上了鉅額債務,房子都沒了。家裡人心裡難免有陰影。”不出徐鵬德所料,回家說起貸款的事後,妻子葉美青立馬錶示反對。

徐鵬德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分析利弊:“周塘有史以來第一次遇到這麼大的事,如果不做、做不好,對不起街坊鄰里。我是黨員,不能只想著過好自己的日子,要大家都好,子孫後代也好。至於風險肯定是有,但是隻要把事做成了,風險就小了。”幾天後,葉美青跟著徐鵬德在貸款綜合表上籤下了名字。

陳巧茹是周塘媳婦,也是這次參與個信貸款的唯一一名女幹部。在前期的走訪工作中,她看到了村民對於城中村改造的渴望。“聽到根偉提出黨員幹部貸款的提議時,我就覺得‘成’,但也覺得該先跟家人商量一下。”沒想到回家一說,陳巧茹的丈夫和婆婆十分贊成這一做法。

“我婆婆說,她也曾在村裡工作過,知道村裡要辦成點事不容易,一定要支持。”當天晚上,陳巧茹就打電話給徐根偉,表明了確定參與貸款的態度。

由於城中村改造工作紛繁複雜,為了加強力量,周塘分社成立了城中村改造有限公司,並推選出幾名公司代表,徐潮江就是其中一位。對於兒子的工作,徐潮江78歲的老父親徐哲龍從一開始就十分支持。

永康有个村12个人开了个会,结果每人背上债务150万!

“我們家是一幢佔地120平方米的三層樓,樓上自己住,一樓用於出租,一年的房租有1萬多元。最初聽到‘立改套’時,我的第一個想法當然是喜歡有天有地的排屋。但聽了兒子的分析後,我覺得我們不能為了眼前利益耽誤子孫後代的發展。”徐哲龍說,“不管是‘立改套’還是貸款,這些年輕人在做的是利於周塘子孫後代的大好事,我們不能拖後腿,不能在思想上給他們造成負擔。”

永康有个村12个人开了个会,结果每人背上债务150万!

東南向鳥瞰圖

永康有个村12个人开了个会,结果每人背上债务150万!

沿解放北路透視效果圖

永康有个村12个人开了个会,结果每人背上债务150万!

南側主入口透視效果圖

永康有个村12个人开了个会,结果每人背上债务150万!

小區中心景觀透視效果圖

永康有个村12个人开了个会,结果每人背上债务150万!

沿北側規劃支路透視效果圖

這是一支為百姓謀幸福的隊伍

“雖然我的眼睛看不見,但這屆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我們真的沒看錯。”得知此事後,村民徐建新——一位視覺障礙人士真誠地說。

上世紀90年代,城市化進程之初,周塘就有意拆遷,卻始終未能如願。“2016年,有關部門到周塘開展紫微北路延伸工程的徵地工作,我們只提了一個要求——城中村改造。”徐根偉說,周塘地理位置優越,但是村內房屋破敗,村民對於“安居”的訴求強烈。更重要的是,只有通過城中村改造,盤活資產,村集體經濟才能快速壯大。

這筆賬,作為會計的徐文正算得更清楚:“現在,村集體用房出租1年的收入是五六十萬元,最好的年景有70萬元,分到每名村民手裡大約是2000元。”他預算,城中村改造一旦完成,村集體預留資產將是現在的5倍,村民每年的分紅將有10000元。

“我們向村民承諾,從簽署拆遷騰空協議那天起,3年半內完成回遷。”徐根偉說,這些天,周塘分社的老房拆除工作正火熱進行。為了保證現場工作安全、有序,周塘分社黨員幹部日以繼夜堅守在現場。

在巡查中,徐根偉不慎從樓梯上摔下來,摔斷了左腳腳踝處的骨頭。在醫院打了石膏後,他仍堅持蹺著腳坐在辦公室。“在這裡坐著,村民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找我當面解決,不能讓他們有任何疑慮。”

除了帶頭參與貸款的12人外,周塘分社還有許許多多為了給村民謀幸福而不懈奮鬥、無私付出的黨員幹部。徐根偉說,城中村改造工作對周塘分社全體黨員幹部而言,是一場“大考”,全方位考量他們為老百姓排憂解難的真心、幹事創業的決心和為周塘人民謀取幸福生活的信心。“城中村改造密切了周塘的黨群關係,增強了黨員幹部勇擔當、敢作為的戰鬥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