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幸福:做喜欢并擅长的事

第三种幸福:做喜欢并擅长的事

文 | 《不完美,才美》 · 主播 | 白琳

- 亲爱的, 今天的你,还过得好吗 -

我有一个朋友,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律师,之所以当律师,只因为律师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同时收入也非常高。

他做了许多年,感觉越做越累,身心疲惫,就想辞职不干了,但他们住的大房子房贷还没还清,家里还有要上大学的孩子,于是有很多犹豫和纠结。

因为不干的代价,意味着全家要从一座高档舒适的别墅中搬出来,从此要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还意味着家庭收入的不稳定,意味着孩子要自己打工赚学费,意味着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第三种幸福:做喜欢并擅长的事

对他自己来说,辞职让未来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但他真是干够了,干烦了,想离开了。

当他把想法告诉太太后,她非常恐慌,坚决反对;孩子听了也很不高兴,问他:“你难道就不能再坚持几年吗?”

他对太太说:“我可以不辞职,但你可能会失去丈夫。”

又对儿子说:“我可以忍几年,但很有可能你很早就会没有爸爸。不仅如此,你们每天会跟一个疲惫不堪、很不开心的人在一起。”

爱人和孩子在无奈中接受了他的选择。

他最终选择离职去当作家。房子比以前小了很多,收入比以前少了很多,生活比以前也简单了很多;

但是,他去医院的次数少了很多,脾气好了很多,内心比以前充实、快乐了很多。

他失去的都是别人看得到的,但得到的都是别人看不到的。

自己的日子,自己的内心,自己知道,对他而言,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开始了,不再人云亦云。

第三种幸福:做喜欢并擅长的事

又比如我,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和许多中国式父母一样,

我的父母亲对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的定义是:考个好大学,然后读硕士、读博士,做博士后;

有一份不论世态怎样炎凉,都不会影响到收入的工作,医生是他们眼中的最好选择。

17岁的我,不知如何为自己选择未来,就遂了父母的愿做了医学生。在医学领域的求学、行医和研究,一待就是20多年。

一路走来,一直有逆水行舟之感,除了辛苦,就是疲惫。

从小,老师和家长教育我的是“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可我心底常常有个声音:不能就这样过一辈子。能不能把业余时间喜欢做的事情变成一种职业?

什么是我喜欢做的事?就是不给钱、倒贴钱、倒贴时间、倒贴精力都愿意做的事儿。

第三种幸福:做喜欢并擅长的事

我业余时间最爱干的事儿就是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帮人家解决各种关系和情绪问题。

于是,我不顾父母和公婆的强烈反对和抗议,顶着朋友们的嘲笑和各种不看好,冒着日后找不到工作的危险,借了一大笔钱,38岁从零开始进入心理学领域。

一进学校开始学习心理学,我就感到无比快乐,如鱼得水,我发现:

“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说法误人子弟,太坑人了。

苦是因为你学着你不想学的东西。当你学你想学的东西,你的感觉是如饥似渴!

还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说法也根本不靠谱。如果你把既定的目标当作人生的全部,特别是当目标是功名利禄时,自然会苦,因为有太多的不甘不愿,太多的违背初心,甚至良心。

苦,从来不是因为身体累,而是违背了心愿。做自己不喜欢又不擅长的,不苦才怪呢!

从开始转行做传播幸福的工作,至今已近16年,我感受到的是从心而发的充实,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喜悦。

当一个人做一件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时,就会做好,做好了就会成为优秀人才、甚至稀缺人才,收入也一定会比其他人高。

最关键的是:每天都会感到

充实和快乐。

生命就不再是拼命赶到一个山顶,又匆匆忙忙攀登下一个山顶;生命会变成一路都是风景,只是每段路的风景都有各自的美妙。

鱼儿不需要刻苦,自会游来游去;

雄鹰也不需要努力,就会展翅飞翔!

如果你感到“学海无涯苦作舟”,如果你认为“吃得苦中苦,才为人上人”,说明你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每天都有忘我的快乐,自然会有发自心底的充实。

我从幸福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所得到的幸福有两大特点:

(1)会长久地沉浸在忘我的喜悦之中;

(2)会有发自内心的踏实和充实。

亲爱的,请闭上眼睛,思考三个问题:

第三种幸福:做喜欢并擅长的事

自我探索/分享晚安

( 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体验)

✓ 你最喜欢并擅长的事是什么呢?

✓ 做这件事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 是什么在阻碍你前行?

欢迎订阅学习 情绪视频课第二节

《价值驱动法|探索你喜欢并擅长的工作》

第三种幸福:做喜欢并擅长的事

扫描二维码,即可购买课程

每日践行,成为越来越喜欢的自己

自我探索,自我负责

670位静修生

4000+同伴与你一起践行

第三种幸福:做喜欢并擅长的事第三种幸福:做喜欢并擅长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