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电影《我不是药神》,我不是药神,我做自己的药神

正在热播的《我不是药神》讲述的是普通中年男子程勇(徐峥 饰)经营着一家保健品店,失意又失婚。不速之客吕受益(王传君 饰)的到来,让他开辟了一条去印度买药做“代购”的新事业,虽然困难重重,但他在这条“买药之路”上发现了商机,一发不可收拾地做起了治疗慢粒白血病的印度仿制药独家代理商。

热播电影《我不是药神》,我不是药神,我做自己的药神

赚钱的同时,他也认识了几个病患及家属,为救女儿被迫做舞女的思慧(谭卓 饰)、说一口流利“神父腔”英语的刘牧师(杨新鸣 饰),以及脾气暴烈的“黄毛”(章杰 饰),几个人合伙做起了生意,利润倍增的同时也危机四伏。程勇昔日的小舅子曹警官(周一围 饰)奉命调查仿制药的源头,假药贩子张长林(王砚辉 饰)和瑞士正牌医药代表(李乃文 饰)也对其虎视眈眈,生意逐渐变成了一场关于救赎的拉锯战。

热播电影《我不是药神》,我不是药神,我做自己的药神

故事在博得大家的泪水同时,也让癌症患者及家庭成为关注焦点。近年来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医药费用令人咋舌,患者及家庭想尽一切办法筹钱看病,最费钱的一笔支出当属抗癌药品。这些抗癌药品动辄几千上万元一盒,一年几十万元的买药费用,一般人家都难以承受。这也是影片男主角之所以被患者称为药神的重要原因——药便宜了,买得起,命也就“续”上了。

热播电影《我不是药神》,我不是药神,我做自己的药神

我们很多同事一边看电影一边擦眼泪,估计还会一边骂这药怎么就那么贵,谋财害命啊!医药界人士听到这个话,估计多半会摇头,并感叹“真是两难”啊。如果药价下降,对患者利好,但是对制药公司来说,没有利润就意味着再也没有动力去研发药品,将来或将无药可用;

热播电影《我不是药神》,我不是药神,我做自己的药神

如果药价不降,医保来埋单,国家财力有限,降了这个药,其他疾病群体利益就被“挤出”,究竟给谁埋单好?如何降价、怎么降、降幅多少,这需要政府、制药公司、医保、医生、患者多方面的博弈。同时,各国对全球创新专利药的政策差异,也影响着价格高低。

热播电影《我不是药神》,我不是药神,我做自己的药神

但故事或许另有生机,在即成事实前我们或许只能按部就班的受制于经济实力受制于药物治疗,就像电影中所言,再强的经济实力也会被吃垮,再美满的幸福家庭也会分崩离析....但我们是否想过,“预防大于治疗”,今天不注重健康养生,终有一天我们会被病痛击垮。

热播电影《我不是药神》,我不是药神,我做自己的药神

多么俗的一句话,但也是最现实的一句话;我们谁的不想意外发生,那么我们需要保护;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

热播电影《我不是药神》,我不是药神,我做自己的药神

”病从口入“我们说了多少年,电影让我们明白我们应该怎么活:生命可贵,健康重要,“预防大于治疗”,即便是现在再健全的中国医疗体系,也不能挽救这个群体,等待他们的只能是病痛与死亡,其实你应该想想;“求健康”与“保健康”,到底谁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